A | A | A

第4章 宝钗雅言谈经济 宝玉冷语避金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红楼梦之逆天改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WZRS/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这日午后,宝玉正在怡红院翻阅《齐民要术》,忽见袭人引着薛宝钗进来。但见宝钗穿着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却更显雍容端庄。手中捧着个剔红漆盒,笑吟吟道:"前日妈妈得了几两上等燕窝,我惦着林妹妹咳疾未愈,特送来与她。顺路也给你带了些新制的茯苓霜。"

宝玉忙起身让座,心下却是一凛。他记得原著中宝钗送燕窝后,黛玉曾感慨"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如今自己既知后事,断不能让黛玉再承这份情。

"宝姐姐费心了。"宝玉示意麝月接过漆盒,"只是林妹妹这两日用了冰糖炖梨,咳疾见好,太医说燕窝性温,眼下倒不宜多用。"

宝钗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原来如此。倒是我想得不周了。"她目光扫过案上摊开的农书,"宝兄弟近日怎么读起这个来了?"

袭人在旁插嘴:"我们二爷自从病愈,常看这些杂书,前日还问庄上的收成呢。"

宝钗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温言道:"这倒是正理。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理家业原是该学的。我们薛家虽不比府上清贵,但这些年经营当铺、药材,也深知'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

宝玉听她语带机锋,知道这是"停机德"的劝诫来了。他故意拿起书册随意翻动:"姐姐说得是。只是我愚见,治家之道贵在因地制宜。譬如这书里说江南宜种稻,北地宜种黍,若强行更易,反倒劳民伤财。"

宝钗何等聪慧,立即听出弦外之音,却仍从容道:"宝兄弟见识不凡。不过治家与务农不同,总要通晓世务。就说如今京中物价,米价较去岁涨了三成,绸缎却跌了两成。若不知这些,如何持家?"

这时黛玉带着紫鹃恰巧进来,见宝钗在座,脚步微顿。宝玉忙起身相迎:"妹妹来得正好,宝姐姐送了些茯苓霜来,你带些回去。"

黛玉看了眼漆盒,淡淡道:"宝姐姐总这般周到。"说着在窗边绣墩坐下,目光落在宝玉案头的农书上。

宝钗笑道:"正说起治家之道呢。林妹妹觉得,持家是该重节流还是重开源?"

黛玉本不喜这些俗务,但见宝玉在场,便勉强应道:"古语云'俭以养德',自然是节流要紧。"

"我却觉得二者不可偏废。"宝钗从容不迫,"节流固然要紧,但若只知俭省,不知开拓,便如坐吃山空。譬如我们薛家在金陵的当铺,去年将三分本金投入药材生意,今年获利反比当铺多三成。"

宝玉见她又暗示范畴,索性把话挑明:"宝姐姐高见。不过我以为,人生在世,各有所志。有人爱经营算计,有人喜诗酒风流,强求反失其真。便如这园中花卉,牡丹有牡丹的华贵,芙蓉有芙蓉的清雅,何必都长成一个模样?"

这话说得宝钗神色微凝。袭人忙打圆场:"二爷又说起痴话了!宝姑娘别介意。"

不料黛玉忽然开口:"我倒觉得宝玉说得在理。"她纤指轻抚书页,"譬如这《齐民要术》,若让陶渊明来读,必取其'采菊东篱下'的意趣;若让商贾来读,只怕满眼都是牟利之法。可见同一事物,人心不同,所见亦异。"

宝钗深深望了黛玉一眼,笑容依旧得体:"林妹妹果然慧心。"她起身整理衣襟,"妈妈还等我回去看账本,先告辞了。"

待宝钗去远,黛玉才轻声道:"你今日倒会说话。"

宝玉将茯苓霜推到她面前:"这些你带去。我记得医书上说茯苓安神,对你失眠有益。"忽见漆盒底下压着个金锁片,正是那个"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璎珞圈。

袭人"哎呀"一声:"必是宝姑娘不小心落下的,我这就送去。"

"且慢。"宝玉拿起金锁,指尖着冰凉的纹路,"明日再还不迟。"

黛玉瞥见他的动作,唇角微抿:"人家随身戴的物件,自然急着要回去。"

宝玉却将金锁递给紫鹃:"你跑一趟,就说我拾着了,劳烦宝姐姐以后仔细收好——这般贵重东西,若真丢了反倒不好。"

紫鹃去后,黛玉方露出浅笑:"你倒小心。"

"不是小心。"宝玉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只是不该收的,半分也不能沾。"

袭人在旁听得云里雾里,只见二人相视一笑,竟有种说不出的默契。晚风拂过,带来梨花的清甜气息,案上油灯噼啪作响,映得少年眉眼间有种超乎年龄的清明。

正是:

金玉良缘暗中推,

慧心早避是非堆。

莫道少年不解事,

胸中自有明月辉。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雪雨新枫”推荐阅读《穿越红楼梦之逆天改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WZR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红楼梦之逆天改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WZR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