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忽起春风,吹得潇湘馆外竹影乱摇。宝玉正在灯下翻阅《本草纲目》,忽听窗外传来阵阵咳嗽声,一声急似一声,撕心裂肺一般。他心头一紧,披衣就要出门,袭人忙拦住:"我的爷!这都二更天了,林姑娘那边有紫鹃照看呢。"
"你听这咳嗽声,"宝玉凝眉,"前日太医开的方子显然不见效。"说着不顾劝阻,执意往潇湘馆来。
才进院门,就见紫鹃端着药碗从屋里出来,眼圈红红的:"二爷来得正好,姑娘咳了半宿,刚服的药都吐了..."
宝玉快步进屋,但见黛玉歪在枕上,脸色苍白如纸,额上都是虚汗。见了他,勉强想笑,却又是一阵急咳,慌得宝玉忙上前替她抚背。
"怎的病得这样重?"宝玉触到她单薄的肩头,只觉掌心尽是嶙峋骨感,"白日里不是还好好的?"
紫鹃拭泪道:"姑娘今日贪看《乐府诗集》,在风口站久了..."
宝玉忽见案上摊开的书页正停在《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两句被朱笔圈出,心下顿时了然。他转身对紫鹃道:"去厨房要些梨子、冰糖来,再取些川贝母。"
紫鹃诧异:"二爷这是..."
"我前日在一本杂书上见过个方子。"宝玉边说边卷起袖子,"冰糖炖梨最是润肺,加上川贝母化痰止咳,比那苦药汤子强。"
黛玉微微睁眼,气息微弱:"你又...胡闹..."
"妹妹信我一次。"宝玉目光坚定,"若不见效,明日任凭你笑话。"
不多时材料齐备,宝玉亲自洗净雪梨,削去顶盖,挖去梨核,将冰糖、川贝细细填入,盖上梨盖,放在小蒸笼上慢火蒸制。袭人闻讯赶来,见宝玉守在灶前调控火候,惊得说不出话。
半个时辰后,梨香西溢。宝玉小心取出,待稍凉后亲自捧到黛玉床前。那梨肉己蒸得晶莹剔透,糖汁如蜜,散发着清甜香气。
黛玉本待不理,见宝玉满眼期待,只得勉强尝了一匙。不想梨肉入口即化,清甜沁入肺腑,竟真的压住了喉间痒意。
"如何?"宝玉紧张地问。
黛玉细细品味,轻声道:"倒比药受用些。"
一连三日,宝玉日日亲自炖梨。又让厨房备了山药红枣粥、百合杏仁羹,变着花样调理。到第西日夜里,黛玉的咳嗽果然缓了大半。
这晚月色清明,黛玉精神稍好,倚在窗边看竹。见宝玉又来送食疗方子,不由莞尔:"难为你这般费心,倒像个铃医了。"
宝玉见她笑容虽浅,却比前几日多了些生气,心下欢喜:"妹妹可知,医书有云'药补不如食补'。你这病根在肺脾两虚,须得慢慢温养。"
说着递过一张笺子,上面用工楷写着"每日养生例":辰时散步半刻,巳时用燕窝粥,午间小憩,申时饮枇杷露...连每餐食量都细细注明。
黛玉接过细看,眼中泛起涟漪:"这些...你从何处学来?"
"不过杂学旁收罢了。"宝玉避重就轻,"妹妹若肯依着调养,我保管你开春就能去桃林作诗。"
正说着,紫鹃欢喜进来:"姑娘,宝二爷的方子真灵!方才探春姑娘送来新制的枇杷膏,说是按二爷说的法子加了蜂蜜..."
黛玉望向宝玉,烛光下但见他眼下泛青,显是连日操劳所致,心中不由一软:"明日不必亲自炖梨了,让紫鹃做便是。"
"那怎么行!"宝玉脱口而出,见黛玉眸光流转,忙解释,"火候最是要紧,差一分便减一分效用。"
这时窗外传来薛姨妈的声音:"听说玉儿身子见好,特来看看。"话音未落,人己进屋,见宝玉在此,微微一愣。
宝玉从容行礼:"正给林妹妹送食疗方子。"
薛姨妈看了眼案上的炖盅,笑道:"难为你用心。只是这些民间偏方,终究不如正经太医的方子稳妥。"
黛玉轻轻咳嗽一声:"劳姨妈挂心,我觉得受用就好。"
待薛姨妈去后,黛玉忽然低声道:"昨日宝姐姐送来两支老参,说是能补气。"
宝玉摇头:"参性大热,你眼下虚不受补。明日我让厨房用党参、麦冬炖鸡汤,最是平和。"
紫鹃在旁听着,悄悄对袭人道:"我们姑娘如今竟肯听人劝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月色渐西,宝玉辞出潇湘馆,但见竹影扫阶,万籁俱寂。他想起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养生之道的融合,竟在这深宅大院中初见成效,不由心生感慨。忽见远处有灯笼摇曳,却是王夫人房里的彩云来寻:"二爷,老爷唤您去书房,像是要考较功课..."
宝玉整了整衣襟,踏着满地清辉走去。他知道,要守护想守护的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是:
妙手偶得食疗方,
细心调护病中芳。
春风若解怜才意,
莫遣愁丝绕绣床。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雪雨新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ZR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