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的水声在异常宁静的广场上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这个疯狂世界中唯一的秩序之音。林默靠坐在喷泉边缘,日志摊开在膝头,紫外手电的光束在纸面上来回扫动。六十八天——倒计时又减少了一天,这个数字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预知能力不是万能的。”林默轻声自语,指尖抚过荧光流转的地图线条。地图显示,距离下一次全局重组——午夜重置,还有不到三小时。
张伟走过来,递给他半块压缩饼干:“吃点东西吧。自从发现那个预知功能后,你就没休息过。”
林默接过饼干,却没有食欲。他的目光无法从日志上移开,那里正显示着即将到来的重置的预测模型。与之前的小型折叠不同,全局重置的模型复杂了数倍,整个区域的建筑如同被投入万花筒般碎片化、重组。
“这次重置会比以往更加剧烈。”林默指向地图上几处特别明亮的荧光区域,“这些是重置过程中的高能释放点,任何物体靠近都会被瞬间分解。”
林小雨凑过来看,眉头紧锁:“我们所在的广场呢?”
“相对安全,但并非绝对。”林默放大广场区域的预测,“重置开始时,广场边缘会出现短暂的空间裂隙。如果我们站位不当,可能会被随机抛射到其他区域。”
王磊闻言紧张地环顾西周:“那我们该怎么做?离开这里寻找更安全的地方?”
林默摇头,指向地图上一处微小的绿色光点:“不,广场仍然是最佳选择。但我们需要精确计算站位和移动时机。”
作为前天体物理学家,他对空间动力学的理解此刻派上了用场。林默开始在地上用碎石画出简化的数学模型,计算重置过程中空间曲率的变化趋势。
“重置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像波浪一样推进。”他解释道,线条和箭头在尘土中延伸,“如果我们能抓住波浪之间的间隙,甚至可以利用重置的能量场。”
阿雅疑惑地问:“利用重置?这怎么可能?”
林默眼中闪过一丝科学家的兴奋:“任何能量流动都有规律可循。如果我的计算正确,重置波前会短暂打开平行时空的通道。理论上,我们可以借此获取其他时空的资源或信息。”
张伟立即摇头:“太危险了!我们连生存都困难,你还想搞科研实验?”
“这不是实验,是生存策略。”林默坚持道,“如果系统真的在崩溃,常规方法最终都会失效。我们必须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才可能找到生路。”
团队分成了两派:以林默和林小雨为代表的支持探索派,以及以张伟和王磊为代表的保守求稳派。争论在夕阳西下时达到高潮,最终,现实迫使他们达成妥协:首要目标是安全度过重置,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有限度的探索。
随着夜幕降临,天空中的几何纹路开始加速旋转,散发出诡异的光芒。空气中的静电越来越强,每个人的皮肤都感到刺麻感。
“开始了。”林默紧盯着日志,上面的荧光地图正在实时更新重置进程。
第一批空间波动在晚上11点47分到达广场边缘。建筑物如同海市蜃楼般摇曳、变形,远处传来结构崩塌的轰鸣。但与以往盲目躲避不同,这次林默团队有了预知指导。
“向东移动十米!现在!”林默根据预测发出指令。
团队迅速移动。几乎在他们到达新位置的瞬间,原站位处的地面裂开一道散发着蓝光的缝隙,透过缝隙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星空。
“保持阵型!下一波在90秒后从西北方向来!”林默继续指挥,声音冷静得如同在进行常规实验。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团队在林默的指挥下完成了一系列精确的移动和躲避。预知能力让他们得以在重置的狂潮中穿梭,有时甚至与空间裂缝擦肩而过,却总能化险为夷。
午夜钟声响起——或者说,是某种类似钟声的空间共振波扫过整个区域。这一刻,重置达到高潮。
“就是现在!”林默大喊,“跟我来!”
他带领团队冲向广场中央的喷泉。根据预测,重置高峰时,喷泉上方会短暂开启一个稳定的空间窗口。
水珠在空中凝固,然后如同电影暂停般静止。喷泉上方,一个旋转的光门缓缓打开,透过它,他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景象:一个未受折叠影响的城市,灯火通明,行人如织,仿佛是折叠日从未发生的平行世界。
“老天...”张伟目瞪口呆,“那是...我们的世界吗?”
林默迅速记录着观察结果:“不,是某个未被折叠的平行时空。看那些建筑风格,有些类似但又有明显差异。”
更令人震惊的是,光门中突然掉落出几个物体——一箱未开封的矿泉水,几包密封食品,甚至还有一本看起来崭新的笔记本。
“快捡起来!”林小雨率先反应过来。
就在他们收集这些意外之财时,光门中突然伸出一只手——一个穿着实验室白大褂的男子的手,急切地向他们挥舞。
“帮帮我!”一个微弱的声音从光门另一端传来,“系统即将...”
话未说完,光门开始不稳定地闪烁。林默毫不犹豫地伸手想拉住那只手,但在接触的瞬间,一股强大的能量将他弹开。
光门闭合了,喷泉的水珠重新落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有地上的物资证明刚才的一切不是幻觉。
“刚才那是...”阿雅惊魂未定。
林默揉着发麻的手臂,眼神复杂:“我认为那是陈远。或者说,某个平行时空的陈远。”
重置的狂潮逐渐平息,世界在新的形态下稳定下来。当黎明的第一缕光线照亮广场时,他们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己经彻底改变:广场面积缩小了一半,周围建筑变成了他们从未见过的结构,但喷泉依然存在,如同这个混乱世界中的恒定点。
林默立即检查日志,发现预知地图己经更新,显示了新环境下的空间结构。更重要的是,在描述刚才事件的页面上,出现了一行新的荧光小字:“跨时空交互尝试#37,部分成功。物资获取确认,信息传递失败。警告:交互加速系统崩溃。”
王磊清点着获得的物资:“至少我们有了足够几天用的水和食物。”
但林默的注意力全在那本从光门中掉落的笔记本上。笔记本的封面与他的日志惊人地相似,只是更加崭新。翻开第一页,上面有一行熟悉的笔迹:
“如果你读到这个,说明跨时空通信通道己经建立。时间紧迫,以下是关键信息:数据塔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寻找‘零号样本’的踪迹,那是系统的原始缺陷,也是我们唯一的希望。——陈远(时空标记:Gamma-7)”
林默感到脊背发凉。陈远不仅预见了他们的行动,还主动尝试与他们联系。更令人不安的是,“零号样本”这个术语在日志的实验记录部分多次出现,总是与系统早期的不稳定事件相关联。
“我们一首被引导着。”林默对围过来的队友们说,“从发现日志,到预知能力,再到这次重置中的交互——这一切可能都在陈远的计算之中。”
林小雨担忧地问:“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确定。”林默诚实回答,“但至少我们有了新的方向。在前往数据塔的同时,我们需要留意与‘零号样本’相关的线索。”
天空中的几何纹路在新一天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但也更加混乱,如同一个逐渐失控的系统界面。林默将新获得的笔记本小心收好,与日志放在一起。
生死试炼夜让他们损失了两位队友(在重置过程中未能及时跟上队伍),但也获得了宝贵的资源和信息。更重要的是,林默的信心得到了极大提升——通过科学分析和预知能力,人类确实有可能在这个疯狂的世界中找到一线生机。
“收拾东西,向数据塔出发。”林默下达指令,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无论陈远设下了怎样的棋局,我们都要走下去。”
喷泉依然在流淌,水声轻柔而持续。林默最后一次回头看了一眼这个短暂的避难所,然后毅然踏入新重组的世界。
六十八天。时间在流逝,但希望也在积累。而下一站——数据塔,或许将揭示这个折叠宇宙的更多秘密。
(http://www.220book.com/book/X1D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