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严旨惩逆党,温情暖深宫
“逆贼该杀!所有参与刺杀太子者,统统灭九族!” 崇祯怒火中烧,右手重重拍在御案上,震得案上的茶杯、奏书都跳了起来,语气中满是不容置疑的狠厉。
此前,他虽对朝中勋贵多有包容,即便他们贪赃枉法、消极避战,也多是从轻处置,只为维护朝堂稳定。可这次刺杀太子之事,彻底触碰了他的底线 —— 经历建奴多次入关劫掠后,他早已看清,朝中绝大多数武将皆是贪生怕死的无能之辈,唯有太子朱慈烺等少数人,有能力、有决心扛起抗敌重任。太子若有闪失,大明便真的没救了,他这个皇帝,也只能坐以待毙,成为亡国之君。
此次被牵连灭族的,除了成国公朱纯臣一族,还有抚宁侯朱国弼一族。朱国弼虽远在南京任职,看似与刺杀案无关,但其子朱志洲却暗中与朱纯臣勾结,不仅参与了刺杀皇太子的阴谋,还在德胜门外偷袭率军作战的黄德功,致使黄德功麾下伤亡惨重。最终,朱志洲被孙应元斩断右臂,生擒活捉,罪证确凿,无可赦免。朱国弼身为父亲,教子无方,纵容儿子为非作歹,自然也难逃罪责。
崇祯哪里知晓,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京师城破时,正是朱纯臣负责看守齐化门。他见大明大势已去,竟故意紧闭城门,将想要出城逃亡的崇祯堵在城内,妄图将崇祯献给李自成,换取高官厚禄。李自成进京后,朱纯臣更是主动献城,还极力劝谏李自成称帝,十足的卖主求荣之辈。如今,崇祯提前下旨灭他九族,也算是间接报了当年的 “闭门之仇”,避免了历史上的悲剧重演。
“我靠,够狠!” 朱慈烺在一旁暗自咋舌,心中不由得对崇祯刮目相看。他此前处置贪官污吏时,最多也就灭三族,从未想过要牵连如此之广。没想到刚才还在极力维护成国公的皇帝老子,一旦被触及底线,动怒起来竟如此决绝,连一丝情面都不留。
李若链领旨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即刻转身快步出宫,前去执行抄家灭族的命令。乾清宫内,瞬间只剩下崇祯与朱慈烺父子二人,刚才剑拔弩张的气氛,也渐渐缓和下来。
崇祯的怒火很快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担忧。他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拉住朱慈烺的小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递过来,带着一丝颤抖。他急切地问道:“皇儿,刚才那些贼人有没有伤到你?快让父皇看看,身上有没有伤口?”
朱慈烺心中一暖,感受到父皇掌心的温度与关切,忍不住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道:“谢父皇关心,儿臣乃是紫微帝星转世,有上天庇佑,寻常贼人岂能伤我?您看,儿臣这不是好好的吗?若无其他事,儿臣想去坤宁宫探望母后,再去懿安皇后宫中看望皇伯母,她们定是担心坏了。”
崇祯见儿子确实毫发无损,脸上的担忧渐渐散去,欣慰地点点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你先去看望母后吧,好好陪她们说说话。明日早朝后,朕会下旨加封此次德胜门之战的有功将士,还会在宫中设宴,庆祝这次大胜,也为你接风洗尘。”
“谢父皇!” 朱慈烺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锦盒,打开后,里面赫然是一块块金灿灿的黄金,足有一万两。他将锦盒轻轻放在崇祯的龙书案上,语气诚恳地说道:“这是儿臣在昌平、德胜门两战中,从建奴和贪官污吏手中缴获的,今日特意拿来孝敬父皇,一点心意,不成敬意。日后儿臣定会立下更多军功,收复失地,报答父皇的信任与栽培!”
说完,朱慈烺躬身行了一礼,转身退出乾清宫,带着等候在殿外的胡宝,快步前往坤宁宫。
崇祯看着案上金灿灿的黄金,心中百感交集,眼眶竟有些。身为大明天子,他本该富有天下,享尽荣华富贵,可如今的大明国库空虚,连军饷都凑不齐,他这个皇帝,早已穷得叮当响,甚至要靠皇后织布、朝臣募捐来维持开支。这一万两黄金,对他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不仅能缓解国库的燃眉之急,更让他愈发坚信,太子定能带领大明走出困境,重现往日辉煌。
另一边,朱慈烺此刻的心情,堪称他穿越到明末以来最畅快的一天。他从未想过,崇祯竟会如此信任他 —— 不仅加封他为威武大将军,让他统领全国兵马,还赋予他便宜行事之权,无需事事向朝廷禀报。
朱慈烺心中清楚,在大明三百多年的历史上,唯一获封 “威武大将军” 的,只有正德皇帝朱厚照。当年,正德皇帝为了独揽兵权,亲自率军出征,自封 “威武大将军”,却因独断专行惹怒了文官集团,最终离奇意外落水而亡,成为大明历史上的一段争议往事。如今,崇祯将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头衔授予他,足见对他的期许之高,也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一路来到坤宁宫门口,守在宫门外的宫女、太监们见皇太子到来,纷纷面露喜色,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声音恭敬又带着几分亲切:“参见小爷!小爷平安归来,真是太好了!”
“免礼,免礼。” 朱慈烺笑着摆摆手,语气轻松地说道:“无需通报,本宫要给母后一个惊喜,让她也高兴高兴。”
说完,朱慈烺将胡宝留在宫门外等候,自己则轻手轻脚地走进周皇后的寝宫。寝宫的门虚掩着,透过门缝,他能看到周皇后正坐在窗边的织机前,专注地织布。
周皇后身为后宫之主、一国之母,却从未贪图享乐,反而以身作则,厉行节俭,是大明历史上第一个亲自劳作的皇后。为了减轻崇祯的负担,缓解国库的压力,她不仅亲手缝制朱慈烺兄妹的衣物,连崇祯除了龙袍之外的常服,作者“酸酸的橙子”推荐阅读《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乃至龙袍上的补丁,都出自她的手中。宫中的宫女、太监们见皇后如此节俭,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坤宁宫竟成了宫中最 “清贫” 却也最温馨的地方。
这些日子,夫君崇祯忙于朝政,为了应对建奴入侵、筹集军饷,常常夜不能寐;年幼的太子朱慈烺又率兵出城,与凶悍的建奴作战,生死未卜。周皇后日夜提心吊胆,坐立难安,唯有靠织布来排解心中的焦虑与担忧,将对亲人的牵挂,都融入到一根根丝线之中。
前几日,只要有太子的消息传来,崇祯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坤宁宫,向她告知太子的情况,两人也能借此温存片刻,相互慰藉。可这次,为了给周皇后一个惊喜,崇祯竟强忍着没透露半句太子凯旋的消息,只盼着太子亲自归来,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朱慈烺站在寝宫门口,静静地看着母后低头织布的身影 —— 她的头发上已隐约有了几缕银丝,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时不时轻轻叹气,指尖在丝线间熟练地穿梭,动作娴熟却难掩疲惫。这哪里像一位高高在上的一国之母?分明是一位为家庭操劳、为亲人担忧的普通妇人。
朱慈烺鼻头一酸,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愧疚,暗暗发誓:定要尽快平定流寇与建奴,让大明恢复太平,让母后不再如此辛苦,能安安稳稳地享受晚年。若连自己的母亲都无法守护,无法让她过上好日子,又何谈拯救大明、庇佑天下黎民百姓?
他悄悄走到周皇后身后,伸出小巧的双手,轻轻捂住了她的眼睛,声音故意压低,带着几分俏皮:“母后,您猜猜我是谁?”
前几日,崇祯处理完朝政后,也曾这般偷偷溜进寝宫,捉弄周皇后,周皇后心中已有防备,并未受惊,只是忍不住笑着说:“放手吧,母后还在织布呢,仔细把线弄乱了。”
她以为是崇祯来了,可刚开口,便觉得不对 —— 捂住眼睛的双手小巧温暖,掌心还带着一丝孩子气的柔软,分明是孩子的手,想来是二皇子朱慈炯,或是小公主朱微娖又来调皮捣蛋了。
朱慈烺见母后没认出自己,心中暗自得意,立刻松开手,欢快地喊道:“母后,您猜错啦!是孩儿回来了!”
周皇后身体猛地一震,手中的织梭 “啪嗒” 一声掉在地上,滚到了脚边。她迅速转过身,原本平静的脸上瞬间布满泪水,两行晶莹的泪珠顺着脸颊滚落,滴落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不等朱慈烺反应过来,周皇后便一把将他紧紧抱在怀里,手臂用力,仿佛生怕一松手,儿子就会再次离开。她哽咽着说:“皇儿,你终于回来了!母后天天都在担心你,担心你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担心你…… 担心你被建奴所伤,再也回不来了……”
朱慈烺的眼眶也了,心中暖暖的,又带着几分酸涩。他伸出小手,轻轻捂住母后的嘴唇,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皇儿不孝,让母后担忧了这么久。您看,孩儿这不是好好的吗?不仅回来了,还打了大胜仗,把建奴打得落花流水!”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周皇后慢慢松开朱慈烺,拉着他的小手,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着,目光从他的头发一直扫到鞋子,生怕错过任何一处细节。见儿子除了皮肤晒黑了些,脸上多了几分英气,身上没有丝毫伤口,她才彻底放下心来,慈爱地笑道:“傻孩子,都晒黑了,瞧着哪还有半点皇太子的样子?倒像个在田间劳作的农家小子,不过这样也好,看着更结实了。”
“晒黑才健康呢!” 朱慈烺顽皮地眨了眨眼睛,语气认真地说道:“母后放心,孩儿已经长大了,以后要帮父皇分忧,帮大明平定战乱,再也不让您和父皇担心了。好男儿志在千里,不能总做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住风吹雨打。”
“什么温室?什么花朵?” 周皇后被儿子口中的新词问住,疑惑地皱了皱眉,伸手轻轻拍拍他的小脸蛋,笑着说:“尽说些母后听不懂的话。走了这么久的路,饿了吧?母后这就让御膳房给你送点心来,都是你爱吃的桂花糕、杏仁酥。”
朱慈烺用力点点头:“嗯,确实饿了,打了胜仗,胃口都变好了。不过孩儿想先去看望皇伯母,她一个人在宫中,定也很担心孩儿。”
提到懿安皇后张嫣,周皇后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几分同情:“去吧,这段时间你皇伯母也天天念叨你,时不时就派人来坤宁宫打探你的消息。她这辈子苦,早年丧夫,身边又没个亲人,孤零零的,你以后多来陪陪她,孝敬她些,也让她能开心些。母后身边还有慈炯和微娖陪着,不孤单。”
“孩儿知道。” 朱慈烺应着,从怀中又取出一个锦盒,里面同样是一万两黄金。他将锦盒放在织机旁的桌子上,语气带着几分撒娇又坚定地说道:“母后,这是给您的。以后您别再这么节俭了,也别天天织布了,累坏了身体可怎么办?大明以后不会缺银子的,您和父皇的生活费,还有宫中的开支,孩儿都包了!”
周皇后看着桌上金灿灿的黄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刚想追问黄金的来历,担心儿子是不是做了什么冒险的事,朱慈烺却已转身跑出寝宫,只留下一句远远传来的话:“母后,孩儿去看望皇伯母啦,晚点再陪您吃点心!”
周皇后望着儿子欢快的背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的泪水再次涌了上来,她轻轻呢喃:“臭小子,真是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 说着,她弯腰捡起地上的织梭,却没有再继续织布,而是坐在椅子上,看着桌上的锦盒,嘴角一直带着笑意 —— 儿子平安归来,还如此孝顺,这比任何珍宝都让她开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X1K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