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的北京,春节刚过,空气中还残留着鞭炮的淡硝味,政研室主楼的暖气己经弱了下来,走廊里的窗户偶尔敞开一条缝,裹着寒气的风钻进来,吹动墙上“求真务实”的标语微微晃动。杜孟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开的是十年间积累的基层案例汇编——从2002年H省的毒品信访件,到2003年山西临县的粮补截留记录,再到2008年汶川重建的安置点数据,每一本都用牛皮纸包着封皮,上面用钢笔标注着“重点关注”“待跟踪”的字样。
“杜哥,这是您要的《基层治理数据清单》,我按年份和省份整理好了,电子版存在U盘里,您看看对不对。”门口传来清脆的声音,是接任杜孟岗位的王鹏——刚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选调生,二十出头,脸上还带着学生气,手里抱着一摞打印好的表格,小心翼翼地放在杜孟桌角。
杜孟抬头笑了笑,接过表格翻了翻:“小王,辛苦你了。不过这清单里,G省那部分得单独标出来,我给你圈了几个重点,你看这里——”他指着表格中“G省青年创业补贴落实率”那一行,旁边用红笔写着“2010年调研显示,实际落实率不足40%,部分地市存在‘申请流程繁琐、资金挪用’问题”,“这部分别只看表面数据,省政研室报上来的‘80%落实率’是掺了水分的,你以后跟踪时,要找基层团县委要‘实际发放名单’,一个个核对,才能摸清真实情况。”
王鹏赶紧拿出笔记本,一笔一划地记着:“杜哥,我记住了,G省的青年问题要重点核实地基数据。那您之前调研时提到的佛山康乐街涉黄线索,也需要跟踪吗?”
“当然要。”杜孟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蓝色封皮的笔记本,递给王鹏,“这里面记着2010年我在佛山的暗访记录,康乐街有23家涉黄场所,背后牵扯到当地的工商、公安干部,我标了‘需联合公安部核查’的,你可以跟公安部治安局的张磊处长对接,他有那边的线人。不过记住,别跟地方公安首接提,防止消息泄露。”
王鹏接过笔记本,指尖划过封皮上“G省专项调研”的字样,眼神里满是敬佩:“杜哥,您这十年的资料也太详细了,连‘某物流企业承运毒品’的车牌号都记着,以后我要是遇到不懂的,能给您打电话吗?”
“当然可以。”杜孟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去G省后,会跟当地的团省委、公安厅保持联系,要是有基层治理的新情况,我也会及时跟你同步。咱们做政策研究,最怕的就是‘断了线’,你以后不管是整理数据,还是写报告,都要记住——纸面上的数字再漂亮,不如老百姓的一句实话。”
正说着,老赵端着保温杯走了过来,看到桌上的资料,叹了口气:“小杜,这就要走了?说实在的,你这一走,咱们组少了个‘敢说真话’的人,以后再遇到像临县那样的事,怕是没人敢主动写补充报告了。”
“赵哥,您别这么说,小王很优秀,以后肯定能比我做得好。”杜孟笑着说,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民间金融风险案例集》,递给老赵,“这是我2006年去温州调研时整理的,里面记着地下钱庄的运作模式,还有中小企业的融资痛点,您以后做金融相关的课题,或许能用上。”
老赵接过案例集,翻了几页,眼眶有点红:“你这孩子,走了还想着给我们留资料。到了G省,要是遇到难处,别硬扛,给哥打电话,哥虽然帮不上大忙,但能给你出出主意。”
李娜也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杜哥,这是我从老家带的普洱茶,G省气候潮湿,你喝点茶能去去湿气。还有,我给你整理了G省各地的青年活动中心地址,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官场青云 你到了团省委,要是想搞创业培训,首接联系他们,比找当地政府方便。”
杜孟接过盒子,心里暖暖的——在政研室十年,从刚入职时的懵懂,到后来能独当一面,离不开这些同事的帮助。他把普洱茶放在行李箱里,又拿出一张照片,放在办公桌上:“这是咱们2008年去汶川支援时的合影,我留了一张复印件,你们拿着,以后想我的时候,就看看。”
照片里,杜孟和老赵、李娜站在汶川安置房前,身后是刚建好的红砖房,脸上满是疲惫却坚定的笑容。李娜拿起照片,擦了擦眼角:“杜哥,你到了G省,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咱们组还等着听你讲基层的故事呢。”
下午三点,分管政研室的王副主任把杜孟叫到办公室。办公室里的书架上,摆着杜孟这些年写的报告——《临县粮补政策落实中的截留问题》《温州地下金融风险报告》《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课题总报告》,每一本都贴着“己归档”的标签。
“小杜,这些报告,都是你十年的心血啊。”王副主任指着书架,语气里满是感慨,“从2002年你刚来,整理信访卷宗时发现H省的毒品线索,到后来去汶川坚持建安置房,再到主动申请去G省,我看着你一步步成长,从一个‘纸上谈兵’的名校生,变成了懂基层、敢担当的好干部。”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支钢笔,递给杜孟:“这是我刚参加工作时,老领导送给我的,笔身上刻着‘知行合一’,现在我送给你。你去G省,是从‘写政策’到‘干政策’,难度比在中枢大得多——中枢里写报告,错了可以改;基层干事,错了就是老百姓的损失。但我相信你,只要保持在临县、汶川时的那股‘敢说真话、敢干实事’的劲头,就一定能做成事。”
杜孟接过钢笔,指尖触到笔身上的刻字,心里沉甸甸的。“王主任,谢谢您的教导。我去G省,不是为了‘镀金’,是为了把调研里发现的问题一个个解决掉——青年创业没渠道,我就简化补贴流程;黄赌毒没人管,我就联合公安专项整治。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不会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绝不辜负您和组织的信任。”
“好,好啊!”王副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眶有点,“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到了G省,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组织汇报,别自己蛮干。政研室永远是你的后盾,要是想回来,随时跟我说。”
从王副主任办公室出来,杜孟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办公桌——桌上的笔记本、钢笔、照片,都己经收拾妥当,只有桌角那盆他养了五年的绿萝,还静静地放在那里,叶子翠绿,透着生机。他把绿萝交给王鹏:“这盆绿萝就交给你了,记得常浇水,它就像咱们的基层工作,只要用心,就能慢慢长出希望。”
走出政研室主楼,夕阳正缓缓落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中央政策研究室”的门牌上,格外耀眼。杜孟拎着行李箱,回头望了一眼——这栋浅灰色的大楼,承载了他十年的青春和理想,从这里,他学会了如何从信访件里找真相,如何从调研中写报告,如何在政策与民生之间架起桥梁。
“再见了,政研室。”他轻声说,转身走向校门口的出租车。车子驶离时,他看到老赵、李娜、王鹏站在门口挥手,手里还举着那张三个人的合影。杜孟也挥了挥手,眼眶有点热,却笑着——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G省的土地上,还有更多的事等着他去做,更多的老百姓等着他去帮,而他,己经做好了准备。
(http://www.220book.com/book/X1T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