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五章:赴任G省

小说: 官场青云   作者:别看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官场青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X1TC/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别看了”推荐阅读《官场青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2012年3月的G省,春风早早就裹着湿热的气息漫过珠江,高铁驶进广州南站时,车窗外的木棉花正开得热烈,猩红的花瓣缀在光秃秃的枝桠上,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杜孟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着公文包内侧——那里贴着林薇绣的小“林”字,还有一张叠得整齐的汶川大娘的“谢谢”纸条。他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象:成片的工厂厂房、挂满集装箱的港口、鳞次栉比的城中村,心里突然泛起一阵熟悉的陌生感——这是他第三次来G省,前两次是调研,这次却是赴任,身份从“观察者”变成“参与者”,肩上的担子也重了几分。

高铁缓缓停靠站台,杜孟拎着那个半旧的帆布包——里面装着十年的调研笔记、H省毒品线索清单、温州金融案例集,还有林薇织的灰色毛衣——跟着人流走出车厢。刚到出站口,就看到一个穿着藏青色西装的男人举着“中央政研室杜孟同志”的牌子,西十岁左右,头发梳得整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眼神里却藏着几分疲惫。

“是杜孟同志吧?我是G省团省委书记周明,特意来接你。”男人快步走过来,主动接过杜孟的帆布包,手指触到包底的硬壳笔记本时,愣了一下,“看来杜同志是个爱做笔记的人,这包沉甸甸的,装的都是‘宝贝’吧?”

“周书记客气了,都是之前调研时的一些资料,想着到了团省委或许能用上。”杜孟笑着握手,周明的手很暖,却带着薄茧,不像是常年坐办公室的干部——后来他才知道,周明之前在粤北的乡镇待了八年,是从基层一步步上来的。

两人走到停车场,周明开的是一辆半旧的黑色轿车,车身上还留着几处细小的划痕。“团省委经费紧张,这车还是前几年淘汰下来的,委屈杜同志了。”周明一边开车门,一边解释,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嘲,“咱们团系统在G省算是‘弱势部门’,比不得发改委、财政厅,要资源没资源,要话语权没话语权,有时候想给青年办点实事,还得看其他部门的脸色。”

杜孟坐进副驾驶,车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中控台上放着一本翻旧的《G省青年发展报告》,书页上用铅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批注。“周书记,您在团省委待了多久?目前青年工作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他没绕圈子,首接切入正题——来之前陈明就提醒过他,团省委情况复杂,得尽快摸清底数,不然容易被“架空”。

车子驶出广州南站,沿着环城高速往团省委办公楼方向开。窗外的景色渐渐从工业区变成了商业区,高楼林立的CBD里,“珠江新城”的巨型广告牌格外醒目,可远处的城中村却挤着低矮的握手楼,晾衣绳上的衣服像五颜六色的旗帜。周明看着窗外的景象,叹了口气:“我来团省委两年了,最棘手的就是‘青年就业难’和‘服务脱节’。你看——”他指着远处的一栋写字楼,“那里面有个‘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是去年建的,省财政拨了500万,可现在里面空荡荡的,没几家企业入驻。为啥?因为申请流程太繁琐,要盖八个章,等批下来,创业的窗口期早就过了。”

杜孟拿出笔记本,快速记下“创业孵化基地:流程繁琐,入驻率低”,又追问:“是基层团县委执行的问题,还是政策本身的漏洞?”

“都有。”周明转动方向盘,避开前方的货车,“政策上没明确‘谁来审核、多久批完’,基层团县委人手少,一个干事要管十几个乡镇的创业申请,根本忙不过来;更麻烦的是,有些企业想借‘青年创业’的名义搞利益输送——去年有个地产商,想给孵化基地捐200万,条件是把基地冠名成‘某地产青年创业园’,还要求优先入驻他们的商户,之前的领导没顶住,差点就答应了,最后被省纪委叫停,这事到现在还没理顺。”

杜孟心里一沉,没想到团省委还牵扯到利益输送。他想起2010年调研时,信宜市的青年陈阳说“申请创业补贴三个月没消息”,原来不是简单的效率问题,还有更深的利益纠葛。“那现在这种‘利益输送’的情况多吗?有没有具体的案例?”他追问,笔尖停在笔记本上,等着记录。

“不算多,但也不少。”周明压低声音,“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的地市,比如深圳、东莞,有些企业想借‘青年活动’的名义打广告,给团市委捐点钱,就要求冠名‘青年歌手大赛’‘青年相亲会’,有的还想把自己的产品塞进‘青年福利包’,之前有个饮料企业,想让我们给大学生免费发他们的饮料,结果饮料快过期了,最后被学生举报,闹得挺大。”

车子驶过一座桥,桥下是宽阔的珠江,江面上的货轮缓缓驶过,鸣笛声隐约传来。周明指着江对岸的一片村落:“那是番禺的一个城中村,里面住着近十万外来青年,大多在附近的电子厂打工。他们最需要的是‘维权服务’——欠薪、工伤、租房纠纷,可咱们团省委在那边的服务站,就两个兼职的干事,连个固定的办公地点都没有,学生来维权,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帮他们解决问题了。”

杜孟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城中村的握手楼密密麻麻,电线像蜘蛛网一样缠绕在楼与楼之间,偶尔能看到几个穿着厂服的年轻人,背着双肩包匆匆走过。他想起自己在清华时的同学,有的进了互联网大厂,有的出国深造,而这些外来青年,却在为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个安全的住处奔波,心里突然有点发酸。“那为什么不给服务站加人手、拨经费?”他问。

“申请过,可财政厅说‘团省委的优先级低’,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周明无奈地笑了笑,“咱们G省财政虽然有钱,但大多投到了产业、基建上,给民生和青年工作的预算少得可怜。去年我去省财政厅申请‘青年维权经费’,跑了三趟,最后只批了50万,还不够给服务站租一年的办公室。”

杜孟默默记下“番禺城中村服务站:人手不足,经费短缺”,又翻到笔记本里“G省涉毒重点区域清单”那一页——湛江徐闻、茂名信宜,这些地方不仅是毒品走私通道,也是青年外流大市,青年工作和禁毒工作或许可以结合起来。“周书记,粤西的茂名、湛江,青年工作的情况怎么样?那边的青年外流严重,有没有针对性的服务?”他问,想把青年工作和之前关注的禁毒问题联系起来。

“粤西比珠三角更难。”周明摇了摇头,“茂名、湛江的青年,80%都去珠三角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团县委的干事没事可做,有的甚至兼职卖保险、开网店。去年我去茂名信宜调研,团县委的办公室就一个人,还锁着门,说是‘下乡了’,结果我在旁边的茶馆看到他,正跟人打麻将。”

杜孟皱起眉头,这和他之前调研的情况完全吻合。他拿出那张H省毒品线索清单,心里想着:粤西的青年外流严重,留守的青年容易被毒贩引诱,团省委或许可以联合公安,在青年中开展禁毒宣传,既解决了青年的安全问题,也能打开青年工作的突破口。“周书记,以后咱们或许可以和省公安厅合作,在青年中搞禁毒宣传,尤其是粤西的留守青年,您觉得怎么样?”他试探着提出想法。

周明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之前省公安厅的禁毒总队找过我们,想合作搞‘青年禁毒志愿者’,可之前的领导怕麻烦,没答应。你要是能推动这事,既能帮青年远离毒品,又能争取公安的资源,一举两得!”

车子终于抵达G省团省委办公楼——一栋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旧楼,外墙的瓷砖有些己经脱落,门口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G省委员会”牌子,油漆都有些褪色。和周围的高楼大厦比起来,显得格外朴素。周明停下车,笑着说:“这楼虽然旧,但位置好,离省委近,有事找领导汇报也方便。走,我带你去办公室,你的办公室在三楼,之前是副书记的办公室,刚收拾出来。”

杜孟拎着帆布包,跟着周明走进办公楼。楼道里铺着红色的地毯,有些地方己经磨得露出了底色,墙上挂着“青年创业先进单位”“青年维权示范岗”的锦旗,却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路过会议室时,里面传来争吵声,隐约能听到“经费”“活动”的字眼。“是宣传部和权益部在吵,宣传部想搞‘青年文化节’,权益部想把经费挪去做‘维权服务’,吵了一周了还没定下来。”周明压低声音解释,语气里满是无奈。

走到三楼办公室门口,周明拿出钥匙打开门:“这就是你的办公室,虽然不大,但采光好,窗外能看到省委的院子。”杜孟走进办公室,里面摆着一张老式办公桌,一个铁皮文件柜,还有一张旧沙发,茶几上放着一盆绿萝,叶子有点发黄,显然很久没浇水了。

“谢谢周书记,办公室很好。”杜孟放下帆布包,走到窗边——窗外是省委的院子,里面种着高大的榕树,郁郁葱葱。他摸了摸公文包里的调研笔记,里面的H省毒品线索、温州金融案例、G省青年问题清单,都在提醒他:这里的工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更艰难。但他心里没有退缩,只有期待——他想起林薇说的“把政策落地,帮老百姓做事”,想起汶川大娘的“谢谢”,想起信宜青年陈阳的期待,这些都成了他的动力。

“周书记,明天咱们开个班子会吧,我想听听各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尤其是青年创业和维权的情况。”杜孟转过身,语气坚定,“另外,您帮我联系下省公安厅的禁毒总队,我想跟他们聊聊‘青年禁毒志愿者’的事,越快越好。”

周明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好!我明天一早就安排,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进入状态了。杜同志,说实话,之前我还担心你从中央来,不适应地方的复杂情况,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杜孟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适应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比他想象的更多、更难。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带着十年的调研积累,带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G省的土地上,一步步把青年的事、老百姓的事,做实、做好。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办公桌上,也落在他坚定的眼神里——新的征程,正式开始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1T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官场青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X1T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