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八章:基金落地

小说: 官场青云   作者:别看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官场青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X1TC/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官场青云

2012年8月的广州,台风“启德”刚过境,天空被洗得格外透亮,团省委办公楼前的木棉树虽落了些枝叶,却依旧挺拔。杜孟站在办公室窗前,手里攥着一份刚打印好的《G省青年创业基金批复文件》,省财政厅鲜红的公章盖在文件末尾,“同意拨付2亿元青年创业基金”的字样格外醒目——这两个月的协调,终于有了结果。

想起6月常委会后对接财政厅的日子,杜孟至今觉得像一场硬仗。第一次去财政厅开会,预算处处长就抛出了“资金监管”的难题:“2亿元不是小数,要是被挪用、被骗取,谁来负责?团省委有没有具体的监管措施?”杜孟当时就拿出早己准备好的《基金监管细则》,逐条解释:“我们会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每季度核查资金流向;跟银行签订协议,创业资金只能用于原材料采购、设备租赁等指定用途,不能取现;还会建立‘黑名单’制度,骗补者终身不能申请政府补贴。”

可财政厅的顾虑没完全打消,又提出“基金收益如何保障”。杜孟没急着反驳,而是带他们去了茂名信宜——之前走访时遇到的刘伟,己经整理好了砂糖橘种植的详细计划书,5亩地的树苗、肥料成本,跟东莞水果店的包销协议,甚至连未来三年的预期收益都算得清清楚楚。财政厅的同志看着刘伟黝黑的脸和手里厚厚的计划书,终于松了口:“这些青年是真干事的,这钱投给他们,放心。”

7月底,财政厅正式批复基金,杜孟立刻召集地市团委开会,敲定首批10个孵化基地的选址: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东莞各2个,侧重电子、电商;粤西的茂名、湛江各2个,主打农业、农产品加工;粤北的韶关、清远各1个,聚焦旅游、手工艺。每个基地都跟当地的产业园、合作社合作,比如东莞的孵化基地就建在长安电子产业园里,共享园区的生产线和物流渠道;茂名的基地首接设在砂糖橘种植核心区,农技站的专家每周都会去坐班。

8月10日,G省青年创业基金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省财政厅副厅长陈明来了,各地市团委书记来了,还有不少闻讯赶来的青年创业者——刘伟穿着新买的格子衬衫,手里紧紧攥着创业计划书;盘志远特意从韶关赶来,想跟杜孟再聊聊民宿的装修细节。仪式很简单,没有鲜花红毯,只在团省委的会议室里摆了几排椅子,墙上挂着“G省青年创业基金启动暨孵化基地授牌仪式”的红色横幅。

陈明在仪式上讲话时,特意提到了刘伟的项目:“之前有人担心基金的风险,可看到像刘伟这样的青年,带着具体的种植计划、明确的销路来申请,我相信这2亿元不会白花,会变成青年创业的‘种子钱’,长出更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的‘果树’。”台下的刘伟听到自己的名字,激动得脸都红了,悄悄跟身边的盘志远说:“没想到省领导都知道我的项目,这下更有信心了!”

启动仪式结束后,最关键的“青创项目评审会”紧接着召开。杜孟牵头组建了评审团,15个成员里有7个是企业家(电子、农业、旅游领域各2-3人)、3个会计师、2个行业专家,剩下的3个是团省委的干事,只负责核实项目材料的真实性,没有投票权。评审会设在团省委的大会议室,桌上堆着217份创业申请材料,都是各地市团委筛选后报上来的,每一份都标注着申请人姓名、项目方向和所需资金。

评审会第一天,就遇到了“关系项目”。一份来自广州的“互联网+青年社交平台”项目,申请人是某地产商的儿子,材料里只写了“打造年轻人喜欢的社交APP”,没有具体的功能设计、用户定位,更没有市场调研数据,却要求申请50万元基金。提交材料的工作人员还悄悄跟团省委的干事说:“这是李总的儿子,麻烦多关照。”

轮到评审这个项目时,地产商还特意给杜孟打了电话:“杜书记,我家小子的项目,您多费心,以后团省委要是有活动,我们地产公司可以赞助,场地、资金都没问题。”杜孟握着手机,语气平静:“李总,评审有明确标准,要看项目的可行性、市场前景和带动就业能力,我不能干涉评审结果,还请您理解。”挂了电话,他把项目材料推到评审团中间:“大家按标准评,不用考虑其他因素。”

企业家代表王总翻了翻材料,皱着眉头说:“这哪是创业计划书?就是个空架子!没有用户调研,没有盈利模式,50万投进去,不出半年就得亏完,我反对。”会计师也附和:“资金用途写得模糊,‘用于APP开发’,开发什么功能、找哪家公司开发、需要多少费用,都没写,不符合申请要求。”最终,这个项目以全票反对被淘汰。

杜孟在旁边看着,心里很踏实——他要的就是这样“只看项目不看人”的评审,不能让关系户占了真正干事的青年的名额。接下来的几天,评审团筛选出了50个实打实的项目:

大学生王磊的“环保设备研发”项目,团队有3个清华同学,己经研发出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成本低、易操作,适合农村地区使用,需要30万元用于量产,还能带动10个技术岗位就业;

农村青年陈阳的“特色农产品电商”项目,来自湛江徐闻,想把当地的菠萝、芒果通过电商卖出去,己经跟10个农户签订了收购协议,需要20万元用于搭建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能带动50个农户增收;

刘伟的“砂糖橘种植”项目,从3万元调整到5万元,增加了“果园观光采摘”的附加功能,预计能带动3个村民就业,还能吸引周边游客,带动村里的农家乐发展;

盘志远的“瑶寨民宿”项目,需要15万元用于老房子装修,己经跟当地旅游局谈好合作,纳入瑶寨旅游线路,能带动2个瑶族青年参与运营。

这些项目的材料里,都附着详细的场地照片、合作协议、市场调研数据,有的甚至还带来了样品——陈阳扛着一箱徐闻菠萝到评审会现场,切开让大家尝,甜美的口感让评审团一致认可“有市场前景”。

评审会结束那天,杜孟把50个项目的名单整理出来,在省团省委官网公示。公示期间,有青年打电话来问:“我的项目没选上,能知道原因吗?”杜孟让评审团把未通过的原因逐条整理好,反馈给每个申请人:“没选上不是否定你,可能是项目还需要完善,比如市场调研不够,或者资金预算不合理,我们可以帮你联系专家,修改完善后再申请。”

就在基金准备发放、孵化基地准备入驻时,又有企业找上门来。某饮料企业的老板找到杜孟,拎着一个精致的礼盒,里面装着高档茶叶:“杜书记,我们企业想给孵化基地捐100万,条件是把基地冠名成‘XX饮料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再让我们的饮料成为基地的指定饮品,您看怎么样?”

杜孟把礼盒推回去,语气坚定:“感谢您对青年创业的支持,但孵化基地是给青年的公益平台,不能商业化冠名,也不能强制使用某品牌产品。要是您想支持,可以提供创业培训讲师,或者给青年提供实习岗位,这些比冠名更有意义。”

老板愣了一下,没想到会被拒绝,又说:“那我们不要求冠名,只在基地里放我们的广告牌总行吧?”杜孟还是摇头:“基地里需要的是创业指导手册、政策解读海报,不是商业广告,不能给青年创业添干扰。”老板只好作罢,临走时说:“杜书记,您真是为青年着想,我佩服。”

8月底,首批50个项目的基金陆续发放到位,10个孵化基地也迎来了入驻的青年。杜孟去东莞孵化基地调研时,看到王磊的团队正在组装污水处理设备,零件摆了一地,几个年轻人围着图纸讨论,脸上满是干劲;陈阳的电商工作室里,客服正在回复订单,打印机不停地打印快递单,墙上贴着“今日发货120单”的红色标语。

刘伟特意从茂名给杜孟打了电话,声音里满是兴奋:“杜书记,树苗己经买了,5亩地都种上了,农技站的专家还来指导了,谢谢您!等明年结果了,我请您吃砂糖橘!”

杜孟挂了电话,站在孵化基地的窗前,看着楼下忙碌的青年们,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基金落地只是第一步,后面还要跟踪项目进展,帮他们解决运营中的问题,但至少现在,这些青年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这就够了。

秘书小陈走过来,递给他一份《青创项目跟踪表》:“杜书记,这是50个项目的联系方式和进度安排,我们会每月跟进一次,有问题及时协调。”杜孟接过表格,翻到第一页,上面写着“青创工程目标:让每个有梦想的青年都能干事、干成事”。他在心里默念:“一定不辜负这份期待。”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落在表格上,也落在杜孟坚定的眼神里。青创工程就像一颗种子,己经在G省的土地上种下,他要做的,就是用心浇灌,让这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青年遮风挡雨。



    (http://www.220book.com/book/X1T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官场青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X1T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