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4章 传承的意愿与小小的腌菜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修仙界下岗后我回家种田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3IE/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修仙界下岗后我回家种田了

腌菜的意外走红,让孟婕看到了“归园田居”产品多元化的巨大潜力,也让她意识到传统手艺的珍贵与脆弱。王奶奶年事己高,这门独特的手艺若不能传承下去,将是巨大的损失。

这天晚上,孟婕提着一盒新到的软糯点心和一壶自家酿的米酒,来到了王奶奶清静的小院。

王奶奶正就着昏黄的灯光,在院里慢悠悠地收拾着明天要用的菜蔬,看到孟婕来了,很是高兴,连忙招呼她坐下。

“奶奶,这么晚还忙呢?”孟婕将点心和米酒放在小桌上,顺手帮老人归拢着菜叶。

“不忙不忙,活动活动筋骨。”王奶奶笑呵呵地说,“人老了,觉少。婕丫头,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孟婕给王奶奶倒了小半杯温热的米酒,自己也坐下,看着老人慈祥的面容,开门见山地说:“奶奶,我今天来,是想跟您商量一下腌菜的事。”

“俺听五叔说了,说俺那腌菜好多人喜欢,都抢着买。”王奶奶脸上带着满足的光彩,“这是好事,俺心里头高兴。”

“奶奶,正是因为太受欢迎了,咱们现在做不过来。”孟婕语气温和而恳切,“赵老板想长期要,网上的订单也排了老长。可您一个人,实在太辛苦了。我就想着……您这手艺,是咱们村的宝贝,不能失传了。您看,能不能带几个徒弟,把这手艺教给合作社里信得过、又细心肯学的年轻人?比如春兰、秋菊,或者翠花婶子?”

听到这话,王奶奶端着酒杯的手顿住了,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陷入了沉默。昏黄的灯光下,她的眼神显得有些复杂,有欣慰,似乎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孟婕没有催促,只是安静地等待着。她理解,对于老人来说,手艺可能不仅仅是谋生的技能,更是一生的心血和记忆,或许还承载着某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过了好一会儿,王奶奶才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处黑黢黢的山影,缓缓开口:“婕丫头,不瞒你说,俺这腌菜的手艺,是俺娘传下来的,俺娘家以前,就是开酱菜铺子的……后来,世道变了,铺子没了,这手艺也就俺自己家里做着吃了。”

她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感。“俺不是不想教,是怕……怕她们学不好,糟蹋了东西,也坏了俺娘的名声。”

原来老人担心的是这个。孟婕心里一松,握住王奶奶布满老茧的手,真诚地说:“奶奶,您放心!咱们挑人,一定挑最细心、最负责的。而且,咱们不是为了凑合,是为了把您这好手艺更好地传下去,让更多人吃到这么正宗的味道。刚开始,咱们不追求量,就求质,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您的来,您就在旁边看着,指导着,行吗?”

看着孟婕眼中真诚的期盼和尊重,王奶奶心里的那点顾虑渐渐消散了。她反手拍了拍孟婕的手背,脸上重新露出笑容:“好,好孩子!你说得对!是俺老糊涂了,光想着自己守着这点老底子。这手艺,有人愿意学,是好事!俺教!俺一定好好教!”

见王奶奶点头,孟婕心中大喜:“太好了!谢谢奶奶!地方我都想好了,就在粮站旁边那间空着的耳房,咱们收拾出来,专门做个小腌菜坊,干净亮堂,您看怎么样?”

“中!都听你安排!”王奶奶爽快地答应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孟婕就组织人手清理那间耳房。大山带着李叔、王叔,负责粉刷墙壁、修补地面、搭建放置腌菜坛的结实木架。小飞和孟小军去镇上采购了一批大小规格统一、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玻璃罐和陶罐,替换掉部分过于老旧的黑陶坛,既保证了卫生,也更便于观察和销售。

不到三天,一个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功能分明的小小腌菜坊就初具雏形。雪白的墙壁,整齐的木架,锃亮的新坛新罐,看着就让人舒心。

王奶奶拄着拐杖来“验收”,看得连连点头:“好,真好!比俺家那老灶房强多了!”

人选方面,经过孟婕和王奶奶的共同商议,最终定了翠花婶子、春兰嫂和秋菊嫂三人。翠花婶子热情泼辣,负责协调和对外;春兰和秋菊心思细腻,手脚麻利,是学习具体操作的最佳人选。

拜师仪式没有大张旗鼓,但充满了敬意。三个“徒弟”恭恭敬敬地给王奶奶敬了一杯茶,王奶奶乐呵呵地接过,算是正式收了徒。

小小的腌菜坊,就这样在“归园田居”合作社里悄然成立了。它不仅仅是一个新的生产点,更承载着一份技艺传承的希望,也为合作社的未来,打开了一扇充满“古早味”的新窗口。



    (http://www.220book.com/book/X3I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修仙界下岗后我回家种田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3I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