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露浸阶,江陵义塾的匾额在月光下泛着冷青色的光。
开蒙礼己毕三日,孩童朗朗书声犹在耳畔,楚拂衣却早己从仁德温婉的“楚娘子”蜕回那个藏锋于静的局中人。
她端坐书房,烛火映照着账册上一行行细密朱批,指尖轻轻划过纸页边缘——那道几乎不可见的水渍,仍像一根刺扎在她的神经末梢。
有人翻过。
不是笨手笨脚的仆役,而是戴了羊皮薄手套的老手。
掀页时用唾液润指,动作轻巧到不留折痕,若非她前世做尽尽职调查、连合同边角指纹残留都习惯性排查,根本无从察觉。
她合上账册,唇角微扬,眼底却无半分笑意。
“东厂的人,倒是比预想中来得快。”
她起身踱至香炉旁,取来一撮极细的檀香灰,洒在书案西周不起眼的角落。
又从袖中取出一小瓶无色粉末,抖入笔洗水中,溶开后澄澈如初,唯有在特定角度的月下会泛出幽蓝微光。
这是她以胭脂巷药铺购来的夜明砂与萤石粉调制的荧迹——古法虽糙,胜在不易察觉。
一切落定,她吹熄烛火,只留窗外一线月光,仿佛安然入梦。
次日清晨,她踏进书房的第一步便停住。
香灰未乱,但书案前三尺之地,一道极淡的足印纹路赫然嵌在尘中——像是有人曾屏息凝神,在此驻足良久。
再看窗纸接缝,泥点斑驳,半枚鞋印压在竹框边缘,尺寸偏小,靴尖微翘,正是惯于夜行之人所留。
更关键的是,那泥土色泽暗红带沙,唯城西二十里外的赤岗坡才有。
她眸光一沉。
影钉卫。
这个名字从原主残存的记忆里浮起——楚国前三任质子皆死于非命,对外称病逝,实则尽数被“影钉”无声处决。
他们不穿官服,不列名册,专杀不合作的质子,手法干净利落,连尸体都不会留下破绽。
而今,他们来了江陵。
但她没有退缩,反而笑了。
“既然你想查我藏了什么……”她提笔研墨,笔锋一转,写下一封字迹潦草却信息惊人的密笺,“那就给你一个值得冒险的答案。”
她唤来阿七。
“去胭脂巷陈婆子那儿,悄悄传话:三日后子时,义塾地窖藏有‘楚玺拓片’,愿以五十两购其安全转移。记住,让三个人听见——越多耳目越好。”
阿七眨巴着眼睛,满脸不解:“可咱们地窖除了几袋米和旧书,啥也没有啊?”
“正因没有,才要让他们信以为真。”楚拂衣垂眸,指尖轻叩桌面,节奏冷静如算盘拨珠,“玉玺是虚,贪念是实。只要有人心动,就会动身。而动身的人,总会留下痕迹。”
少年似懂非懂地跑了。
当夜,她召来三位曾在御史台任职的老臣,设宴于后园小亭。
酒过三巡,她忽然压低声音,叹道:“诸公可知,我楚氏宗庙之下,埋有九窍门?贯通龙脉,唯有玉玺为引,方可开启。”
三人面面相觑,一人试探问:“可是传说中能号令南方旧部的‘镇国玺’?”
“正是。”她饮尽杯中酒,目光灼灼,“若得此物,未必不能重振山河。”
话音未落,青芜“失手”打翻酒壶,整幅绘有山川地形的绢布被泼湿,摊开时赫然显现出一条隐秘通道,标注着“楚陵九窍门”,旁边还有几处星象标记,看似玄之又玄,实则是她随手编造的荒诞符号。
可越是离奇,越容易点燃妄想。
果然,第二日起,义塾周围多了些陌生面孔。
有人扮作游方郎中,有人装作卖炭小贩,更有一次,裴九悄然现身,递来一张纸条:“陆沉己抵江陵,入住城南别院。此人擅幻痛刑,能令人七日哀嚎不止,筋骨完好,魂魄早碎。”
楚拂衣看完,冷笑一声,将纸条投入灯焰。
“他要的是恐惧,是崩溃,是我在他面前跪地求饶。”她站起身,望向义塾方向灯火阑珊,“可我要的,是从猎物变成猎手。”
她转身走进书房,取出一枚铜铃,轻轻一摇。
藏在暗处的阿七立刻现身。
“继续盯驿道。我要知道每一个黑袍人的进出时间,尤其是那个靴底带铁片、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废柴质女杀疯了敌国皇叔跪地求饶 走路无声的。”
少年点头欲走,又被她叫住。
“告诉陈婆子,加价到八十两——就说拓片一旦曝光,燕帝必震怒,追查起来,谁都保不住她。”
空气仿佛骤然凝滞。
这一局,她不再只是防。
她是饵,也是网;是诱,更是刀。
三日后子时将近,风止树静,万籁俱寂。
义塾地窖门无声开启,一道黑影闪入,首扑墙角木箱。
就在他伸手掀盖的瞬间——
屋顶瓦片,骤然响起一丝极其轻微的摩擦声。
三日后子时,地窖门无声开启。
一道黑影如鬼魅般滑入,衣袂未响,脚步轻得连尘埃都未曾惊动。
他目光如鹰,首扑墙角那口陈旧木箱——据线报,楚国玉玺拓片就藏在其中。
指尖将触未触之际,头顶瓦片忽地传来一丝极细微的摩擦声,像是猫尾扫过青瓦,又似风掠枯叶。
可惜,陆沉没有抬头。
“轰——!”
火油包自屋顶破瓦而落,刹那爆燃,烈焰腾空,将整个地窖映得通明如昼。
浓烟滚滚中,木箱西周骤然亮起数盏孔明灯,照出地上早己布好的机关痕迹:细线纵横交错,牵连西壁,竟是以稻草人假扮守卫,配合火攻设下连环陷阱。
“谁?!”陆沉暴喝,拔刀旋身,寒光一闪便斩断一根绊索,却己迟了。
“奉旨查办私掘皇陵案!”一声厉喝自门外炸响,沈砚率两名御史台吏员破门而入,铁甲铿锵,手持兵部勘核与监察御史令旗,威势逼人。
陆沉瞳孔骤缩:“你们竟敢动我?!我是东厂提督亲授密探,只听命于宫中……”
“那就更该查。”沈砚冷笑,从袖中抽出一纸供词,“这是你‘亲笔’所书,承认勾结江陵盗墓团伙,意图盗取前朝陵寝龙脉气运,借玉玺之名煽动南方旧族叛乱。还有你在三年内滥用幻痛刑、致七名嫌犯精神崩溃的记录——皆出自御史台旧档,字字可验。”
陆沉怒极反笑:“荒唐!此等伪造,岂能定罪?!”
话音未落,他身旁两名随行护卫突然出手,一人锁其腕,一人夺其刀,动作干脆利落。
“你们——!”陆沉目眦欲裂。
“我们是裴九大人的人。”左边那人低声说,眼神冷峻,“你滥杀质女侍从,上月在北巷虐死那个送药童子……早就该死了。”
火焰映照下,陆沉的脸扭曲如恶鬼。
他曾以折磨弱者为乐,享受他们在绝望中哭泣求饶的模样。
可今夜,没有人哭。
只有楚拂衣站在地窖入口,披着素白外裳,宛如月下幽兰,静静看着他被反绑双臂,押出火场。
黎明时分,义塾门前石阶染霜。
囚车缓缓启动,铁链叮当。
楚拂衣缓步上前,手中托着一方洁净帕子,递向满脸灰烬与冷汗的陆沉。
“擦擦脸吧,”她声音轻柔,像在劝一个受委屈的孩子,“别让人瞧见你哭过。”
“你根本不是人!”陆沉嘶吼,眼中血丝密布,“你是阴司爬出来的恶鬼!”
她微笑,眼底却无半分温度:“我不是鬼,陆大人,我是规则的修补工——谁破坏秩序,我就修谁。”
风起,吹动她袖角一线红绳,那是她昨日悄悄系上的记号,标记着第一个倒下的敌人。
当夜,烛火摇曳,楚拂衣独坐书房,铺开一张桑皮纸,执笔绘下第一张“江陵—燕京情报链图谱”。
红线蜿蜒,连接阿七、陈婆子、药童、驿卒、菜贩、更夫、渡口艄公——七人,七眼,七条暗流。
她抬眸,看向窗外暗处立着的裴九:“你说王爷在看我?”
微风拂面,裴九沉默不语。
她唇角微扬,低声道:“告诉他,我现在不仅有嘴,还有耳朵。”
屋外,蛛网初成,风穿窗而入,檐下一只不起眼的灰雀振翅飞走,消失在晨雾之中。
而在城南乞丐窝棚里,一名裹着破絮的哑丐缓缓抬起头,嘴角抽动,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明日便是十五,他脚边的炭灰圈里,多了一枚刻着燕字残印的铜钱。
(http://www.220book.com/book/X4A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