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一章:月印万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老宅修仙:苟在禁地当守护 http://www.220book.com/book/X5A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寒露时节,天光山层林尽染。老宅院中的银杏树披上了金黄的衣裳,每当秋风吹过,便洒下一地碎金。溪儿五岁了,己经能认得好几百个字,最喜欢的事就是坐在柳风膝头,听他讲书中的故事。

这日傍晚,柳风正带着溪儿在院中赏月。中秋将至,月亮一天比一天圆润,清辉洒满院落,将一切都镀上了银边。

"爷爷,为什么月亮有时候圆有时候弯啊?"溪儿仰着小脸问。

"月亮在绕着地球转啊,"柳风耐心解释,"就像溪儿绕着院子跑,从不同角度看,样子就不一样。"

这时,周明提着月饼来了。他的面馆如今己经开了三家分店,但每逢节日,他总要亲自来给柳风送节礼。

"柳先生,溪儿,"周明笑着招呼,"尝尝新做的月饼。今年我试着把您说的'五味调和'的道理用在馅料上,做了些新口味。"

柳风尝了一口,点头赞许:"甜而不腻,香而不俗,确实把握住了'度'。"

周明在石凳上坐下,看着天上的月亮说:"说来也怪,自从读了您整理的那些书,我做生意时总想着要把握分寸。结果不仅生意好了,连睡觉都踏实了。"

正说着,李慕白带着几个学生来了。这些学生都是今年新入学的,李慕白特意带他们来见柳风。

"这位就是柳先生,"李慕白向学生们介绍,"你们读的《启蒙录》,就是先生的大作。"

一个胆大的学生问道:"柳先生,书里说'月印万川',是什么意思啊?"

柳风没有首接回答,而是指着院中的水缸说:"你们去看水缸里的月亮。"

学生们围到水缸边,只见清澈的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与天上的月亮一般无二。

"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柳风缓缓说道,"但能倒映在千万条江河中。真理也是如此,虽然只有一个,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显现。"

溪儿似懂非懂地说:"就像爷爷教我的道理,周叔叔用在面馆里,李叔叔用在学堂里?"

柳风欣慰地摸摸溪儿的头:"溪儿说得对。这就是'月印万川'的道理。"

这时,陈师傅和张师傅也结伴而来。陈师傅给溪儿带了个兔子灯,张师傅则提着一坛桂花酒。

"中秋团圆,怎么能少了我们。"陈师傅洪亮的嗓音在院中回荡。

张师傅打开酒坛,桂花香顿时弥漫开来:"这是我老伴特意酿的,用的是老法子,说是要请柳先生品鉴品鉴。"

众人围坐在院中,赏月饮酒,其乐融融。柳风看着这温馨的场景,不禁感慨:"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但照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感悟。"

李慕白接口道:"就像柳先生传授的智慧,我们各人领会不同,但都受益匪浅。"

夜深了,客人陆续告辞。柳风抱着己经睡着的溪儿,独自在院中漫步。月光如水,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走到黑格尔雕像前,轻声道:

"先生,您看,您的智慧就像这月光,照亮了这么多人的人生。"

雕像在月光中静谧无言,但柳风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欣慰。

中秋过后,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省城的巡抚大人微服私访,偶然读到了《天光山智慧丛书》,深受触动,特意前来拜访。

这位巡抚姓赵,是个清官,为官二十载,两袖清风。他见到柳风,第一句话就是:"先生书中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下官深有感触。拾光笑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为政之道,确实要把握火候。"

柳风请赵巡抚在院中喝茶,两人畅谈良久。从为政之道到修身之法,从经济民生到教育启蒙,越谈越投机。

"下官为官二十载,"赵巡抚感慨道,"今日与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这些智慧,应该让更多人受益。"

临走时,赵巡抚表示要在全省推广《天光山智慧丛书》,还要在省城设立"天光书院",请柳风去讲学。

柳风婉拒了讲学的邀请,但同意提供所有手稿供书院使用:"智慧应该共享,不该独占。"

赵巡抚深深一揖:"先生高义,下官佩服。"

这个消息很快传开了。前来老宅求教的人越来越多,有读书人,有商人,有工匠,甚至还有附近的农夫。柳风来者不拒,总是在院中接待他们,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解最深刻的道理。

有趣的是,很多人在受到启发后,都会用自己的方式传播这些智慧。周明在每家面馆都设立了读书角,免费提供《天光山智慧丛书》;李慕白在学堂里开设了"日用之道"课程;陈师傅和张师傅则经常在工友间分享书中的道理。

智慧就这样如月光般,静静地照耀着每一个角落。

这年冬天,第一场雪来得特别早。清晨推开门,只见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溪儿高兴地在雪地里奔跑,留下串串小脚印。

"爷爷,雪为什么是白色的啊?"溪儿捧着一把雪问。

"因为雪花把所有的光都反射出来了,"柳风解释,"就像真正的智慧,能照亮所有的黑暗。"

正说着,邮差顶着风雪送来了一摞信件。这些都是读过《天光山智慧丛书》的读者写来的。有一位边关的将军在信中说,书中的道理帮助他更好地治军;有一位江南的绣娘来信说,她从中悟出了刺绣的妙理;还有一位深山里的猎人也写信来,说他用书中的方法,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

柳风一封封仔细阅读,时而点头,时而微笑。溪儿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这么多人给你写信啊?"

"因为他们都看到了月亮。"柳风意味深长地说。

傍晚,雪停了。夕阳的余晖照在雪地上,反射出瑰丽的光芒。柳风带着溪儿在院中堆雪人,他堆了个黑格尔的形象,溪儿则堆了个小兔子。

"爷爷,雪人会融化吗?"

"会的。但明年冬天,还会有新的雪人。"

夜幕降临,明月升起。清辉洒在雪地上,天地间一片澄澈。柳风抱着溪儿坐在回廊下,看着这冰清玉洁的世界。

"溪儿,记住今晚的月亮。"柳风轻声说,"无论你将来走到哪里,都要记得,这轮明月永远都在。"

溪儿依偎在爷爷怀里,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夜深了,柳风独自在书房整理新近收到的来信。他在《传承录》中写道:

"今日收信三十又八,来自天南地北。有将军,有绣娘,有猎人,有学童。虽身份各异,但都在追寻真理之光。智慧如月,虽远在天边,却能照亮每一个真诚的心灵。

黑格尔先生当年种下的智慧之树,如今己开花结果。愿这智慧之光,如月印万川,永照人间。"

写到这里,他抬头望向窗外。明月当空,清辉万里。在这静谧的冬夜里,他仿佛看到了智慧的光芒,正越过千山万水,照亮无数求知的心灵。

老宅的灯火依旧温暖,智慧的火种依旧在传递。而这一夜,不过是这永恒传承中的一个瞬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X5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老宅修仙:苟在禁地当守护 http://www.220book.com/book/X5A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