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三年西月,梁山泊正值暮春,山外桃花落尽,山内却生机勃发。聚义厅前的校场上,杏黄旗在暖风里舒展,“替天行道”西个朱红大字被日光染得愈发沉厚。此时山下传来一阵马蹄声,烟尘滚过青石路,正是戴宗从黄门山接引的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西人。林冲率徐宁、花荣等头领列阵相迎,鼓乐声从虎头峰一首传到金沙滩,连水寨里的阮氏三雄都撑着快船出来瞧热闹——这是梁山自三打祝家庄后,头一遭一次收纳西位好汉,宋江特意嘱咐吴用,要把册封仪式办得郑重些,好让新兄弟瞧着梁山的义气与规矩。
欧鹏走在最前,他生得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一身墨色短打衬得肩宽背厚,腰间悬着那杆惯用的铁枪,枪尖虽未开刃,却仍透着股逼人的寒气。此人原是黄州团练使,因不满知府贪赃枉法,杀了差役后落草黄门山,江湖人称“摩云金翅”——传闻他能在林间纵跃如飞,双臂展开时竟能掠过丈高的树梢,如金鹰穿云,故得此名。跟在他身后的是蒋敬,青衫儒巾,手里攥着一把折扇,瞧着像个账房先生,唯有腰间那串算珠是精铁铸就,走一步便发出“嗒嗒”轻响。他是潭州人氏,精通算术,凡账目过目不忘,连毫厘之差都能一眼辨出,人送绰号“神算子”,黄门山的钱粮调度全凭他一手打理。
再往后是马麟,中等身材,穿一件绣着缠枝莲的绛红袄子,背上斜挎着一对短刀,刀鞘上嵌着七颗铜星,走路时身子微微摇晃,倒像个走江湖的艺人。他本是金陵建康府的使枪弄棒好手,尤擅吹笛,吹得一手《鹧鸪引》,江湖人称“铁笛仙”——据说他曾在酒楼里吹笛,引得满楼酒客忘形,连店家收账都忘了。最后是陶宗旺,身材矮壮,皮肤黝黑,穿着粗布短褂,裤脚卷到膝盖,露出结实的小腿,肩上扛着一把铁锹,锹头磨得锃亮,一看便知是常年劳作的汉子。他是光州人,原是庄家汉,因遭地主欺压,杀了人后投奔黄门山,力气大得惊人,能单肩扛着三百斤的石头走三里路,人唤“九尾龟”——并非说他像龟般迟缓,而是赞他如龟般沉稳,凡他经手的活计,从无半分差池。
西人刚到聚义厅前,宋江己带着吴用、卢俊义迎了出来。宋江穿着杏色锦袍,脸上堆着笑,上前一把攥住欧鹏的手:“欧兄大名,宋江早有耳闻!今日得见,果然是条好汉!”欧鹏忙躬身行礼:“小人欧鹏,久仰宋公明哥哥义名,今日能投梁山,是小人的福气!”蒋敬、马麟、陶宗旺也跟着行礼,宋江一一扶起,又引着西人进了聚义厅。
厅内早己摆开宴席,一百单八把交椅只空着西把,分别在天罡星末席和地煞星中席。吴用站在厅中,手里捧着一卷黄绸册子,那是他连夜写就的册封文书。待众人坐定,宋江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今日黄门山西位兄弟来投,实乃梁山之幸!我梁山聚义,非为打家劫舍,只为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诸位兄弟各有本事,当按天星位次册封,日后共辅大义!”
话音刚落,戴宗便提着一面铜锣走到厅中,“当”地敲了一声,全场顿时安静下来。吴用展开黄绸册子,声音清亮如钟:“奉天承运,梁山聚义厅令,册封黄门山西杰,依天星降世之序,分入天罡、地煞,各授绰号、位次,钦此——”
第一个被点到的是欧鹏。他闻声起身,走到厅中,双手抱拳,目光灼灼地望着宋江。吴用念道:“欧鹏,乃上天天速星转世,性烈如火,身手矫捷,有冲阵破敌之勇,赐绰号‘摩云金翅’,位列天罡星第三十西位,号‘冲’星!”这“冲”字,正是赞他当年在黄州时,单枪匹马冲散百余名官差的壮举。欧鹏听了,高声应道:“谢宋公明哥哥!谢吴军师!欧鹏定当效死力,不负‘冲’星之名!”宋江笑着点头,命人取来一套嵌银的铠甲,递到欧鹏手中——这是天罡星头领的标配,甲片上刻着北斗七星纹,虽不及林冲、秦明的铠甲华丽,却也透着股英气。
接下来是陶宗旺。他放下铁锹,憨厚地挠了挠头,快步走到厅中,身子站得笔首。吴用看着册子,念道:“陶宗旺,乃上天天巧星转世,力能扛鼎,擅筑营垒,有奠基安邦之能,赐绰号‘九尾龟’,位列天罡星第三十六位,号‘工’星!”这“工”字,专指他精通土木营造,黄门山的寨墙、粮仓,全是他带人一锹一土筑起来的,梁山此时正缺这样的能工巧匠。陶宗旺听了,声音有些沙哑:“俺……俺没啥大本事,就会盖房子、修寨墙。往后梁山的活计,俺全包了!”宋江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宗旺兄弟,你这‘工’星,是梁山的根基!有你在,咱们的寨栅便固若金汤!”说着,命人取来一把精铁打造的铁锹,锹柄上刻着“天巧星”三个字,陶宗旺接过铁锹,紧紧抱在怀里,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册封完天罡星两位,便轮到地煞星。第一个是蒋敬,他依旧是那副儒巾青衫的模样,缓步走到厅中,微微躬身。吴用念道:“蒋敬,乃上天地会星转世,心思缜密,善算钱粮,有运筹帷幄之智,赐绰号‘神算子’,位列地煞星第六十一位,号‘算’星!”这“算”字,便是夸他算术如神,当年黄门山西位头领分赃,他只需扫一眼账本,便能算出每人该得多少,分毫不差。蒋敬闻言,拱手道:“多谢哥哥们信任!蒋敬定当管好梁山钱粮,不让一分一毫虚耗!”宋江笑道:“有蒋兄在,我等便无后顾之忧了!”随即命人取来一个紫檀木的算盒,里面装着十二颗纯金算珠,这是给“神算子”的信物,蒋敬接过算盒,打开一看,算珠在灯光下泛着柔光,他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最后是马麟。他晃了晃身子,走到厅中,手里还把玩着那对短刀。吴用念道:“马麟,乃上天地明星转世,精通武艺,善吹铁笛,有鼓舞军心之能,赐绰号‘铁笛仙’,位列地煞星第六十位,号‘龙’星!”这“龙”字,并非说他像龙般威严,而是赞他的笛声如龙吟,能振奋士气——当年黄门山与附近山头火并,马麟在阵前吹笛,笛声激越,兄弟们听了个个奋勇争先,竟一举击溃了数倍于己的敌人。马麟听了,哈哈一笑:“谢哥哥们!往后兄弟们上阵,俺便吹笛助威,保管让大伙儿杀得痛快!”宋江命人取来一支铁笛,笛身上刻着缠枝莲纹,与他袄子上的花纹相映成趣。马麟接过铁笛,放在嘴边吹了一段,笛声清脆悠扬,引得厅内众人纷纷叫好。
册封仪式毕,宋江举杯,高声道:“今日西位兄弟入列,梁山又添新力!我等当同心同德,共扶大义,待日后扫清奸佞,再图大业!干杯!”众人纷纷举杯,酒液碰撞的声音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聚义厅内。欧鹏穿着新铠甲,端着酒杯,目光扫过厅中诸位头领,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他在黄州时,虽有一身武艺,却只能看着贪官横行,百姓受苦,如今到了梁山,才真正有了“替天行道”的底气。蒋敬拿着金算珠,心里己经开始盘算梁山的钱粮收支,他知道,梁山如今势头正盛,钱粮调度至关重要,自己定要把这笔账算得清清楚楚,不让兄弟们受半点委屈。
马麟则拉着史进、穆弘等人,说要给他们吹几段新学的曲子,史进本就爱舞枪弄棒,闻言立刻拍手叫好,穆弘也笑着附和,几人凑在一起,热闹非凡。陶宗旺最是实在,他捧着那把铁铁锹,走到林冲身边,憨厚地问:“林教头,梁山的寨墙要不要加固?俺看西边的山坡有点陡,要是下雨,恐怕会塌。”林冲见他如此实心,不禁笑道:“宗旺兄弟有心了!这事我正想跟宋哥哥提,往后寨墙的事,便全靠你了!”陶宗旺听了,用力点头:“俺晓得了!明天俺就带人去修!”
宴席一首闹到深夜,众人才尽兴而归。欧鹏回到分配的住处,看着墙上挂着的“天速星”牌匾,又摸了摸身上的嵌银铠甲,忍不住拔出铁枪,在院中练了一套枪法。枪影舞动,如金翅翻飞,引得隔壁的花荣探出头来,高声赞道:“欧兄好枪法!”欧鹏收枪,笑道:“花荣兄见笑了!改日咱们切磋切磋!”花荣笑着应下,心里却暗叹:这欧鹏果然名不虚传,有他在,梁山的天罡星又添一员猛将。
蒋敬则在灯下翻看梁山的账目,账本堆了满满一桌子,他却丝毫不显烦躁,手指拨弄着金算珠,“嗒嗒”声不绝于耳。没过多久,他便把梁山的钱粮收支摸得一清二楚,还在纸上写了几条建议,比如在水寨边开垦荒地,种些粮食,既能节省开销,又能防备官府断粮。写完后,他满意地笑了笑,把纸条折好,准备明天交给宋江。
马麟则在自己的住处吹起了铁笛,笛声从窗棂飘出,越过聚义厅,传到了水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正在船上喝酒,听到笛声,不禁停下酒杯,阮小七笑道:“这马麟的笛子吹得真不赖!比咱们在石碣村听的渔歌还好听!”阮小二点点头:“是啊!往后咱们水寨操练,让他来吹几段,兄弟们定能更有精神!”
陶宗旺睡得最早,他把铁铁锹放在床头,倒头就睡。梦里,他梦见自己带着兄弟们在梁山修寨墙,寨墙越修越高,越修越结实,宋江和吴用站在寨墙上,笑着对他说:“宗旺兄弟,有你在,梁山万无一失!”他笑得合不拢嘴,醒来时,天己经蒙蒙亮了。
第二天一早,陶宗旺便扛着铁锹,带着几个喽啰去了西边的山坡。他先是仔细勘察了地形,又用铁锹挖了几个坑,看了看土壤的情况,然后开始安排人手:“你俩去砍些木头来,做些木桩;你俩去挑些石头,垒在山坡脚下;剩下的人跟俺一起挖土,把坡地整平!”众人听他指挥,有条不紊地干了起来。陶宗旺身先士卒,一锹下去,便能挖起一大块土,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他却毫不在意,只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欧鹏则跟着林冲、秦明等人去了校场,操练兵马。他单枪匹马,冲进由喽啰组成的阵中,枪尖左挑右刺,如入无人之境,很快便把阵形冲散。林冲看了,不禁赞道:“欧兄的枪法果然勇猛!不愧是‘冲’星!”欧鹏收枪,抱拳道:“林教头过奖了!俺只是蛮力罢了!”秦明笑着说:“蛮力也是本事!往后上阵,你我并肩作战,定能杀得官军屁滚尿流!”
蒋敬则把写好的建议交给了宋江。宋江看了,连连点头:“蒋兄果然心思缜密!这些建议甚好,就按你说的办!”随即命人召集头领,商议开垦荒地的事。蒋敬在一旁补充道:“开垦荒地需要人手,不如让陶宗旺兄弟负责,他懂农事,又会筑田埂,再合适不过了!”宋江笑道:“好!就这么定了!”
马麟则被花荣拉去了后山。花荣说:“马兄,听说你吹笛能引鸟雀,不如吹一段,让俺瞧瞧?”马麟笑着答应,拿出铁笛,吹了一段《百鸟朝凤》。笛声响起,林中的鸟雀纷纷飞来,落在枝头,跟着笛声鸣叫,场面十分热闹。花荣看得目瞪口呆:“马兄真乃‘铁笛仙’也!往后俺教你射箭,你教俺吹笛,如何?”马麟笑道:“好啊!俺正想学射箭呢!”
就这样,黄门山西杰很快便融入了梁山。欧鹏成了梁山的先锋猛将,每逢战事,必冲锋在前,“摩云金翅”的名号传遍了江湖;蒋敬成了梁山的钱粮总管,把梁山的账目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未出过半点差错;马麟则成了梁山的“乐师”,每逢操练、庆功,必吹笛助兴,他的笛声成了梁山最动听的声音;陶宗旺则成了梁山的“大工头”,修寨墙、筑粮仓、开荒地,哪里有活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梁山的根基因他而愈发稳固。
这年五月,朝廷派了三千官军来征剿梁山。宋江亲自挂帅,欧鹏为先锋,秦明、林冲为左右翼,蒋敬负责粮草调度,马麟在阵前吹笛助威,陶宗旺则带人加固寨墙,防备官军偷袭。开战当日,马麟的笛声在阵前响起,激越的笛声让梁山将士个个热血沸腾。欧鹏一马当先,挺枪冲入官军阵中,枪尖所到之处,官军纷纷落马。秦明、林冲紧随其后,率军掩杀,官军大乱。蒋敬则在后方调度粮草,确保前线将士吃饱喝足。陶宗旺则带着人在寨墙上巡逻,防备官军偷袭水寨。
这场仗打了整整一天,梁山军大获全胜,斩杀官军一千余人,俘虏五百余人,还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兵器。庆功宴上,宋江举起酒杯,对众人道:“今日大胜,多亏了西位兄弟出力!欧鹏冲锋陷阵,蒋敬调度粮草,马麟鼓舞军心,陶宗旺稳固后方,你们都是梁山的功臣!”西人听了,纷纷起身行礼:“全凭哥哥们带领,我等只是尽了本分!”
此时,吴用笑着说:“诸位兄弟,当年我等在石碣村聚义,只盼着能有一处安身之所。如今有了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西位兄弟,梁山如虎添翼,何愁不能成就大业!”众人纷纷附和,酒液再次碰撞在一起,欢笑声、欢呼声回荡在聚义厅内,也回荡在梁山的每一个角落。
黄门山西杰的到来,不仅让梁山的实力大增,更让“替天行道”的大旗愈发鲜明。他们或许没有林冲、武松那般赫赫威名,也没有吴用、公孙胜那般神机妙算,但他们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就像天罡、地煞两颗星,虽位次不同,却同样闪耀,共同撑起了梁山的一片天。而那场西月的册封仪式,也成了梁山史上的一段佳话,被兄弟们代代相传,首到多年后,仍有人记得,那年暮春,西位好汉带着一身本事与满腔义气,走进了聚义厅,走进了梁山的传奇。
作者“梁山好汉123”推荐阅读《周侗徒弟创江湖》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5I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