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沈禾就把最后一块烤栗子分成三份。
“今天要把庄子走一遍。”
赵铁柱的腿己经能正常走路,他默默接过栗子,三两口吃完。秋云小口啃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眼睛不时瞟向沈禾。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冷风灌进来。沈禾把破棉衣裹紧,第一个踏进院子。
枯草上的霜还没化,踩上去咯吱作响。沈禾走得很慢,时不时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在指尖捻开。
“太干了。”她松开手,沙土从指缝间流走。
赵铁柱跟在她身后:“这庄子向来如此。”
沈禾没接话,继续往前走。她在一处洼地停下,用树枝拨开枯草,露出干裂的地面。
“这里该有水。”她用树枝敲击地面,发出沉闷的响声。
“以前是有口井,后来塌了。”赵铁柱说。
沈禾记下这个地方,继续勘察。她发现几架破败的水车歪倒在田边,轮轴己经锈死。
“灌溉系统全坏了。”她轻轻推动水车,锈蚀的轴承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走到一片坡地时,沈禾眼睛一亮。这里的土壤明显更,虽然也长满杂草,但土色更深。
“这里可以种东西。”她蹲下身,仔细拨开草丛查看。
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背后响起:“种什么?这地连草都长不好。”
沈禾回头,看见一个驼背老农站在田埂上,手里拄着锄头。老人满脸皱纹,眼神浑浊,正不满地盯着他们。
“陈老爹。”赵铁柱点头示意。
陈老汉没理会赵铁柱,目光首首盯着沈禾:“王妃娘娘不在屋里歇着,来这荒地做什么?”
沈禾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看看地。”
“看地?”陈老汉嗤笑,“您会看什么地?这庄子换过三个管事,没一个能让这地长出像样的庄稼。”
沈禾不理会他的嘲讽,指着东边一片地说:“那里的麦子长得比西边好。”
陈老汉一愣:“东边地势低,水汽足!”
“不止。”沈禾走到东边地头,抓起一把土,“这里的土更松软,而且前年种过豆子,地力好。”
陈老汉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沈禾继续往前走,赵铁柱和秋云默默跟上。陈老汉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也拄着锄头跟了上来。
走到庄园边缘,沈禾在一处背风的山坡前停下。这里日照充足,土壤也比别处肥沃。
“这里可以建暖棚。”她用手丈量着山坡的坡度。
“暖棚?”赵铁柱皱眉,“那得要多少钱......”
巴拉米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用树枝搭架子,用草帘当覆盖。”沈禾己经开始用树枝在地上画图,“先搭一个小点的试试。”
秋云好奇地蹲在旁边看:“这样真的能在冬天种出菜?”
“只要温度够,没什么不可能。”沈禾画完草图,抬头看向陈老汉,“您觉得呢?”
陈老汉冷哼一声:“异想天开!”
但他没有离开,反而往前走了两步,偷偷瞄了眼地上的草图。
中午时分,三人在一处避风的地方休息。沈禾把带来的野山药分给大家,就着冷水吃。
赵铁柱突然说:“庄子上像陈老爹这样的老农还有五六个,都是以前王府安排在这里种地的。”
沈禾点点头,慢慢咀嚼着山药。她需要这些人。
饭后,沈禾继续勘察。她在一条几乎干涸的小河边停下,河床上只剩下细细的水流。
“这里可以挖个蓄水池。”她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着,“雨季储水,旱季用。”
陈老汉不知何时又跟了上来,忍不住插嘴:“说得轻巧,哪来的人手?”
沈禾抬头看他:“只要有心,总会有办法。”
夕阳西下时,沈禾终于看完最后一片地。她找了一块相对平整的木板,用烧黑的树枝在上面画起来。
赵铁柱和秋云围过来看。木板上渐渐出现庄园的地形,河流、田地、山坡都被仔细标出。
“这里开垦种菜。”沈禾在靠近河流的地方画了个圈,“这里修鸡舍,这里挖蓄水池......”
陈老汉也凑过来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
“最后,”沈禾在木板中央画了个方框,“这里建第一个暖棚。”
秋云小声问:“张婆子会不会又来捣乱?”
赵铁柱冷哼一声:“她敢!”
沈禾放下树枝,目光扫过三人:“从明天开始,我们要让这片地活过来。”
夜幕降临,破屋里燃着火堆。沈禾借着火光,继续完善她的计划。赵铁柱在擦拭他的佩刀,秋云在整理今天采的野菜。
陈老汉不知何时站在门口,犹豫着没有进来。
“有事?”沈禾抬头问。
老人踌躇片刻,终于开口:“您画的那个暖棚......真能成?”
“试试就知道了。”沈禾往火堆里添了根柴,“明天我要开始整地,需要人手。”
陈老汉盯着跳动的火苗看了很久,最后哑着嗓子说:“我有个儿子,力气大......”
沈禾点点头:“明天带他来。”
老人离开后,赵铁柱低声说:“陈老爹是庄子上最会种地的,就是脾气倔。”
“有本事的人都有脾气。”沈禾看着门外漆黑的夜色,“只要他愿意来,就是好事。”
这一夜,破屋里的火光燃到很晚。
(http://www.220book.com/book/X64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