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禾在天亮前就醒了。她轻手轻脚地披上棉衣,提着破灯笼走向试验田。
晨雾还没散,田埂上结着霜。她蹲在地头,小心地拨开铺在上面的枯草。
一点嫩绿刺破了褐色的土壤。
沈禾的手停在半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凑近了些,灯笼的光晕照在那抹新绿上——是荠菜发芽了。
“秋云!”她回头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难得的激动。
秋云揉着眼睛跑出来,赵铁柱也提着刀跟了过来。三人围在试验田边,看着那几株刚刚破土的嫩芽。
“真、真的长出来了!”秋云蹲下身,想碰又不敢碰。
赵铁柱紧绷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松动:“这才五天。”
沈禾仔细检查每一行种子。荠菜和马齿苋都冒了头,野蒜也钻出了细长的芽。只有野山药还没动静,但她知道块茎作物需要更长时间。
“去叫陈老爹。”沈禾对秋云说。
陈老汉和大牛来时,天己经大亮。老人站在田埂上,盯着那片新绿看了很久。
“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蹲下身用手指轻轻碰了碰嫩芽,“才五天……”
沈禾拨开另一处的枯草:“这里也发了。”
陈老汉沿着田埂走了一圈,浑浊的眼睛越睁越大。每一行种子都在发芽,嫩绿的芽尖在晨光中微微颤动。
“爹,她真种出来了!”大牛兴奋地说。
陈老汉没说话,转身就走。没过一会儿,他拿着个破木桶回来,从河里打了水,小心翼翼地浇在幼苗上。
“水不能太多。”沈禾提醒,“刚发芽的根浅。”
陈老汉动作顿了顿,把木桶倾斜的角度改小了些。这是他第一次没反驳沈禾的话。
这天上午,庄子上其他几个老农也闻讯赶来。他们围着试验田指指点点,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这地真能种出东西?”
“才五天就发芽了……”
沈禾趁机说:“只要方法对,这片荒地都能种。”
老农们交换着眼神,有人怀疑,有人动摇。
中午时分,张婆子扭着身子过来了。她站在田埂上,阴阳怪气地说:“哟,还真让您种出来了?可惜啊,都是些喂猪的野菜。”
沈禾头也不抬地整理着田埂:“野菜也能填饱肚子。”
“王妃娘娘就吃这个?”张婆子嗤笑,“传出去也不怕人笑话。”
赵铁柱往前一步,手按在刀柄上。张婆子脸色一变,悻悻地走了。
等她走远,沈禾对众人说:“这些野菜长起来快,二十天就能吃。等开了春,我们种更好的。”
一个老农犹豫着问:“真能种出粮食?”
“能。”沈禾指着试验田,“这片地就是证明。”
下午,沈禾开始教大家怎么间苗,怎么除草。陈老汉学得最认真,连沈禾拔掉的杂草都要拿起来仔细看看。
“这草不能留,”沈禾解释,“它会抢幼苗的养分。”
陈老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傍晚,沈禾在试验田边做了个简单的篱笆。赵铁柱帮她立木桩,大牛去找藤条。
“防野兔。”沈禾解释,“刚长出来的嫩芽最招兔子。”
陈老汉看着她的动作,突然说:“后山有片竹林,藤条多的是。”
这是老人第一次主动提供帮助。
夜里,沈禾在木板上记录每种种子的生长情况。荠菜发芽率最高,马齿苋长得最快。
赵铁柱推门进来,手里拎着只野兔:“明天加餐。”
沈禾看了眼野兔:“皮毛留着,以后有用。”
秋云高兴地接过兔子,开始生火做饭。自从试验田发芽后,破屋里的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饭快做好时,陈老汉突然出现在门口。他手里提着个小布袋,犹豫着没进来。
“陈老爹?”沈禾起身。
老人把布袋放在门槛上:“这是……我以前留的菜种。您要是用得着……”
沈禾打开布袋,里面是几包用油纸包好的种子,上面还细心地标着名字。
“谢谢。”她真诚地说。
陈老汉摆摆手,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沈禾把种子小心收好。她知道,自己终于赢得了这个老农的认可。
试验田的成功像颗石子投入死水,在庄子上激起了一圈圈涟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也许这片荒地真能种出希望。
睡前,沈禾又去看了眼试验田。月光下,嫩绿的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摆。
这只是开始。她握紧拳头,目光投向远处更广阔的土地。
等这片试验田丰收了,她就要开始下一步计划——建暖棚,种反季节蔬菜。
那些等着看她笑话的人,很快就会笑不出来了。
巴拉米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64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