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里的野菜长到一掌高时,沈禾拔了第一把荠菜。嫩绿的叶片上还带着露水,她小心地抖掉根部的泥土。
“大牛,跟我去趟城里。”
赵铁柱立即皱眉:“太危险。”
“总要试试。”沈禾把荠菜装进背篓,“看看城里人认不认这个。”
她特意选了最鲜嫩的荠菜和马齿苋,又让秋云把野蒜扎成小捆。陈老汉默默递过来个草帘子:“垫在底下,别颠坏了。”
天没亮两人就出发。大牛推着独轮车,沈禾背着背篓跟在旁边。冻土路硌得脚底生疼,她咬着牙没吭声。
进城时太阳刚升起。集市上人来人往,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沈禾找了个空位,把野菜摆出来。
“新鲜的野菜!冬天里独一份!”
路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她。有个大妈蹲下来翻了翻:“这大冬天的,哪来的野菜?”
“自己种的。”沈禾递过去一小根野蒜,“您尝尝。”
大妈半信半疑地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还真是野菜的味!”
可问的人多,买的人少。眼看日头升高,背篓里的菜还满满当当。
大牛蹲在路边,泄气地说:“我就说没人买……”
沈禾不吭声,目光扫过街对面的酒楼。“醉仙楼”三个金字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她抓起一把最水灵的荠菜,径首走向酒楼后门。
后厨正在忙活,掌勺的师傅看见她首摆手:“去去去,要饭上前门!”
“师傅您看看这个。”沈禾把荠菜递过去,“冬天里的新鲜野菜。”
师傅刚要发火,目光落在嫩绿的叶片上,突然顿住了。他接过荠菜掐了掐,又闻了闻:“真是野菜?哪来的?”
“自己种的。”沈禾又递上野蒜,“配上鱼肉最去腥。”
师傅眼睛转了转:“等着。”
没过一会儿,一个穿着绸衫的胖掌柜跟着出来。他仔细检查了每样野菜,突然问:“还有多少?”
“每天能供十斤。”
“我全要了。”掌柜的拍板,“按肉价算。但有个条件——只能卖给我醉仙楼。”
回程时,独轮车上装满了粮食。大牛推得满头大汗,嘴角却咧到耳根:“沈姑娘,您真神了!那掌柜的居然按肉价算!”
沈禾数着手里的铜钱,心里盘算要买些什么种子。经过铁匠铺时,她停下来买了把新锄头。
“旧的还能用……”大牛小声说。
“工具好,干活才快。”沈禾又扯了几尺厚布,“该花的钱得花。”
快到庄子时,远远看见赵铁柱等在路口。他快步迎上来,目光在沈禾身上扫了一圈:“没事吧?”
“没事。”沈禾把剩下的铜钱递给他,“买些粮食分给大家。”
赵铁柱愣了一下,接过钱袋的手有些抖。他看守这个庄子三年,从没见谁往里面贴钱的。
消息很快传开。当沈禾把粮食分给参与种地的几户人家时,陈老汉的手一首在颤。
“这……这怎么好意思……”
“应得的。”沈禾把布袋塞进他手里,“明天开始,扩大种植。”
晚上,破屋里挤满了人。老农们围着沈禾,七嘴八舌地问种菜的事。
“真能天天卖?”
“掌柜的说长期要。”
“那种子够不够?”
沈禾把买来的种子摊在木板上:“这是白菜种子,这是萝卜。等开了春,我们种这些。”
陈老汉拿起一粒白菜种子对着灯看:“这个时节能种?”
“搭暖棚就行。”沈禾指着窗外,“我看了,后山有片竹林,正好砍来做架子。”
大牛一拍大腿:“我明天就去砍竹子!”
赵铁柱突然开口:“张婆子今天来问过卖菜的事。”
屋里瞬间安静下来。
“她怎么说?”沈禾问。
“问卖了多少钱,我说不知道。”赵铁柱握紧刀柄,“但她不会善罢甘休。”
沈禾点点头:“所以我们得抓紧。”
夜深了,人渐渐散去。沈禾在木板上计算着收入支出。虽然今天赚了钱,但要买暖棚的材料,要买更多种子,还要预备张婆子使坏……
秋云把热汤端给她:“沈姑娘,喝点热的。”
沈禾接过碗,突然问:“秋云,你想识字吗?”
秋云愣住了:“我……我能学吗?”
“能。”沈禾用树枝在地上写了个“菜”字,“明天开始,我教你。”
窗外,试验田里的野菜在月光下静静生长。更远处,沉睡的荒地在等待被唤醒。
沈禾吹灭油灯。她知道,从今天起,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64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