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烬宫·第三十八章:秋敛观民生,承安立初心

小说: 烬宫寒   作者:当之无愧的巴鲁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烬宫寒 http://www.220book.com/book/X787/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烬宫寒》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景平十五年的秋,褪去了盛夏的湿热,京郊的田野里满是金黄的稻浪。太子按往年惯例,要带朝臣去京郊“秋敛”——既是查看秋收情况,也是亲身体验农户劳作,让官员们不忘民生之艰。今年,他特意带上了萧承安,还让国子监的几位学子一同随行。

出发前,林微帮萧承安整理布短打——这是特意为他准备的农作衣裳,褪去了皇子的锦缎华服,更显几分质朴。“承安,去了田间要听父王的话,跟着农户好好学,别贪玩。”林微摸着他的头,又递过一双草鞋,“这鞋防滑,在田里走不容易摔跤。”

萧承安接过草鞋,用力点头:“娘亲放心!我这次去,一定要学会割稻子,还要帮农户伯伯们多收粮食!”他早就对田间劳作充满好奇,前几日还特意让宫人找来镰刀,在东宫的空地上练习了好几次。

一行人乘坐马车来到京郊的望山村——这里正是去年冬雪时他们走访过的贫村,如今经过一年的新政扶持,早己换了模样。村口的土路铺上了碎石,破旧的土坯房变成了整齐的砖瓦房,田埂上还修了灌溉用的水渠,农户们正忙着在田里收割稻谷,欢声笑语飘得很远。

“殿下!您来啦!”张老栓看到太子,连忙放下手中的镰刀,擦了擦额头的汗,快步迎了上来。他身后跟着阿丫,小姑娘己经长高一截,穿着崭新的布裙,手里还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摘的枣子。

“张大叔,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太子笑着问道,目光扫过金黄的稻田,眼中满是欣慰。张老栓脸上笑开了花:“托殿下的福!今年不仅粮食收成好,我们还种了桑,养了蚕,卖蚕丝的钱够给阿丫买新衣裳,还能存下不少呢!”

阿丫跑到萧承安身边,把竹篮递给他:“小殿下,这是我家树上结的枣子,可甜了,你尝尝。”萧承安接过枣子,拿出一颗放进嘴里,甜美的滋味在舌尖散开,他笑着说:“真甜!阿丫妹妹,等下我教你割稻子好不好?”

阿丫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期待。

太子和朝臣们也纷纷拿起镰刀,走进田里。萧承安学着太子的样子,弯下腰,左手握住稻秆,右手拿着镰刀,用力一割——稻秆应声而断,他兴奋地把割下的稻子放在身后,继续往下割。可没割多久,他的腰就酸了,手也被镰刀磨得发红,额头上满是汗水。

“小殿下,歇会儿吧!”张老栓看到他吃力的样子,连忙走过来,递上一块毛巾,“这割稻子看着简单,其实是个力气活,我们农户常年做,都觉得累,何况小殿下呢?”

萧承安摇摇头,擦了擦汗:“不用歇!农户伯伯们每天都要割这么多稻子,我这点累不算什么。”他咬着牙,继续弯腰割稻,动作虽然慢了些,却格外认真。

太子看在眼里,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让萧承安亲身体验劳作之苦,比讲再多的道理都有用——只有真正体会过农户的艰辛,将来才能更好地体恤百姓,推行有利于民生的政策。

中午,农户们在田埂上摆起了午饭,都是简单的农家菜:糙米饭、炒青菜、腌萝卜,还有一锅南瓜汤。朝臣们平日里吃惯了山珍海味,看着这简单的饭菜,都有些犹豫。萧承安却毫不客气,拿起碗筷,盛了一碗糙米饭,就着炒青菜吃了起来,还时不时喝一口南瓜汤。

“这糙米饭真香!南瓜汤也甜!”萧承安一边吃,一边对张老栓说。张老栓笑着说:“小殿下不嫌弃就好!这都是我们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虽然简单,却吃得安心。”

太子也拿起碗筷,大口吃了起来,对朝臣们说:“各位大人,这就是百姓们每天吃的饭。我们身为朝廷官员,若连百姓的饭都吃不惯,又怎能体会他们的疾苦,为他们做事?”

朝臣们闻言,纷纷拿起碗筷,认真地吃了起来。虽然饭菜简单,却没人再抱怨——他们知道,太子这是在提醒他们,永远不要忘记百姓的本分。

下午,农户们开始用打谷机脱粒。萧承安好奇地凑过去,看着农户们把割下的稻子放进打谷机,随着机器的转动,金黄的稻谷从出口处落下,他连忙拿起竹筐,帮忙接稻谷。稻谷落在竹筐里,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为丰收喝彩。

“小殿下,你知道这一亩地能收多少稻谷吗?”张老栓一边往打谷机里放稻子,一边问道。萧承安摇摇头:“不知道,张大叔,能收多少呀?”

“今年收成好,一亩地能收三百多斤。”张老栓笑着说,“但这三百多斤稻谷,要留一部分当种子,还要交一部分赋税,剩下的才够我们一家人吃。要是遇到灾年,收成不好,连肚子都填不饱。”

萧承安心中一震,他从来不知道,农户们一年的辛苦劳作,能剩下的粮食竟然这么少。他看着竹筐里的稻谷,小声说:“张大叔,以后朝廷会不会让赋税再少一点,让大家能多留点粮食?”

张老栓眼中满是期待:“会的!有殿下和小殿下这样体恤百姓的君主,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秋敛结束后,太子带着萧承安和朝臣们回到东宫。萧承安累得一进门就坐在椅子上不想动,却还不忘跟林微说:“娘亲,今天我割了好多稻子,还帮农户伯伯们脱粒了!虽然很累,但我很开心。我还知道了,农户伯伯们一年收的粮食,要留种子、交赋税,剩下的才够自己吃,真的很不容易。”

林微走过来,帮他擦了擦脸上的灰尘,笑着说:“承安能明白这些,娘亲很开心。以后你做了君主,一定要记得今天的体会,多为百姓着想,让他们能多留点粮食,过上好日子。”

萧承安用力点头:“娘亲放心!我一定会的!我还要让朝廷多派农官去教大家新的种粮法子,让大家能多收粮食,再也不用怕饿肚子!”

次日朝会,太子提出了三项新的惠民政策:一是减免全国贫困州县明年的一半赋税,让农户们能多留点粮食;二是在各州府设立“农技学堂”,邀请有经验的农官和农户担任老师,教百姓新的种粮、养蚕技术;三是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在全国范围内修建更多的水渠和水库,防止旱灾和水灾,确保粮食丰收。

朝臣们纷纷表示赞同,户部尚书上前一步:“殿下,减免赋税和设立农技学堂都没问题,但加大水利设施投入需要大量资金,国库恐怕难以支撑。”

太子沉吟片刻,道:“可以从皇室的私库中调拨一部分资金,再从江南的盐税和丝绸税中抽调一部分,确保水利设施建设能顺利进行。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点投入是值得的。”

萧承安坐在太子身边的小凳子上,听到太子的话,心中满是骄傲——他知道,父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为了国家。

朝会结束后,太子带着萧承安来到国子监,让他给学子们讲一讲秋敛的经历。萧承安站在讲台上,虽然有些紧张,却条理清晰地讲述了自己在田间割稻、脱粒的经历,还讲了农户们的生活状况,最后说:“我们身为读书人,将来要么成为官员,要么成为老师,都应该记住百姓的疾苦,为百姓做事。如果我们忘了百姓,就算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学子们听得认真,纷纷点头赞同。国子监的先生看着萧承安,眼中满是赞赏:“小殿下说得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才是我们读书人的初心和使命。”

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子推行的新惠民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陆续落实。贫困州县的农户们得知赋税减免,都欢呼雀跃,更加用心地耕种;农技学堂里挤满了求学的百姓,农官们耐心地教他们新的种粮、养蚕技术;水利设施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工匠们和百姓们一起,修建水渠,加固水库,为明年的粮食丰收做准备。

萧承安只要有空,就会跟着太子去农技学堂和水利设施建设现场,看着百姓们学习新技术、修建水渠时的开心模样,他心中满是成就感。他知道,这些政策虽然不能立刻让百姓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却能一点点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日,萧承安跟着太子去京郊的农技学堂,看到农户们正在学习种植新的稻种——这种稻种是农官们从江南引进的,不仅产量高,还耐旱,很适合北方种植。一个农户拿着新稻种,兴奋地对太子说:“殿下,有了这新稻种,明年我们的收成肯定能再提高一成!到时候,我们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卖更多的粮食,给家里的孩子买新衣裳!”

太子笑着点头:“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推广新的农技,修建好水利设施,将来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萧承安走到农户身边,看着他手中的新稻种,小声问:“伯伯,你觉得这新稻种难种吗?要是遇到问题,你会去农技学堂问老师吗?”

农户笑着说:“不难种!农官老师都教得很仔细,要是遇到问题,我们肯定会去问。小殿下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种,不辜负殿下和农官老师的期望。”

离开农技学堂时,夕阳己经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田野上,给稻浪镀上了一层金光。萧承安拉着太子的手,轻声说:“父王,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你总是说‘民生无小事’。百姓们的日子好了,国家才能好。以后我要像你一样,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努力让所有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太子停下脚步,看着儿子认真的眼睛,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萧承安己经找到了自己的初心——那就是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谋太平。而这,正是成为一个合格君主最需要的品质。

“承安,”太子握紧萧承安的手,语气坚定,“记住今天的初心,永远不要忘记。将来,这大胤的江山,这天下的百姓,都要靠你去守护。”

萧承安用力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田野,眼中满是坚定。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他不会害怕。因为他有父王和娘亲的教导,有百姓的支持,还有心中那份为百姓谋福祉的初心。他会努力成长,早日接过守护家国的重担,让这大胤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让天下的百姓,永远安居乐业。

夜色渐深,东宫的暖阁里,烛火摇曳。林微端来一杯热茶,递给太子和萧承安:“今天累了吧?快喝点热茶暖暖身子。”太子和萧承安接过热茶,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传到心底。

萧承安靠在太子身边,看着案上的农桑奏报,小声说:“父王,明天我们还去农技学堂好不好?我想看看农户伯伯们有没有学会种新稻种。”

太子笑着点头:“好!明天我们还去。”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暖阁里的一切,也照亮了这大胤盛世的未来——那是由一代代心怀百姓、坚守初心的君主和臣子,共同守护的美好明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X78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烬宫寒 http://www.220book.com/book/X78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