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烬宫·第三十七章:黄河遇汛情,君臣共抗洪

小说: 烬宫寒   作者:当之无愧的巴鲁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烬宫寒 http://www.220book.com/book/X787/ 章节无错乱精修!
 当之无愧的巴鲁多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景平十五年的盛夏,连日的暴雨让黄河水位暴涨,一封来自河南府的急报连夜送抵东宫——黄河大堤出现多处管涌,下游的三个州县己被洪水淹没,数万百姓流离失所,急需朝廷救援!

太子接到急报时,己是深夜。暖阁里的烛火跳动,映着他凝重的面容。林微刚整理完江南农桑的奏报,见他神色不对,连忙上前:“殿下,出什么事了?”

“黄河决堤了。”太子将急报递给她,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河南府的大堤撑不住了,三个州县被淹,百姓们还在水里泡着,再晚一步,不知道要多多少伤亡。”

萧承安被惊醒,揉着眼睛走出内室,看到父母严肃的模样,小声问:“父王,娘亲,是不是发生不好的事了?”

林微蹲下身,温柔地说:“承安,黄河发大水了,很多百姓无家可归,我们要立刻想办法救他们。”

萧承安的睡意瞬间消失,小脸上满是焦急:“那我们快派人去救他们呀!给他们送粮食,送船,帮他们建房子!”

太子摸了摸他的头,转身对门外喊道:“传朕旨意,立刻召户部、工部、兵部尚书,还有大理寺卿来东宫议事!另外,让禁军准备好船只、粮食和药品,随时待命!”

半个时辰后,几位大臣匆匆赶到东宫。工部尚书拿着黄河大堤的图纸,眉头紧锁:“殿下,黄河大堤年久失修,这次暴雨又大,管涌的地方太多,光靠河南府的兵力根本堵不住。臣建议,立刻派工部的工匠和禁军去加固大堤,同时组织百姓转移到高处。”

户部尚书忧心忡忡:“救援的粮食和药品没问题,国库储备充足,臣可以立刻安排调拨。但转移百姓需要大量船只,河南府的船只不够,恐怕要从周边州县调运,需要时间。”

“时间不等人!”太子猛地一拍桌子,“兵部立刻从京畿禁军抽调五千人,带着船只和工具,连夜赶往河南府,协助加固大堤和转移百姓!工部派最有经验的工匠随行,务必尽快堵住管涌!户部负责调度粮食、药品和帐篷,确保百姓有饭吃、有地方住、有病能治!另外,朕要亲自去河南府督战,与百姓共抗洪灾!”

“殿下不可!”众臣齐声劝阻,大理寺卿上前一步,“黄河汛情凶险,随时可能有新的决堤,殿下身为储君,岂能冒险?留在京城统筹全局,才能更好地指挥救援!”

林微也拉住太子的手,眼中满是担忧:“殿下,臣卿们说得对,你不能去!河南府的救援,可以派可靠的大臣去主持,你留在京城,臣妾会帮你处理政务,绝不会出乱子。”

太子看着众人恳切的眼神,又看了看一旁满脸担忧的萧承安,最终点头:“好,朕留在京城。但必须派最得力的人去河南府!林墨刚从北疆回来,熟悉军务,就让他担任抗洪总指挥,率领禁军前往;苏振有统筹协调的经验,协助林墨处理百姓转移和物资调度;另外,派御史随行,监督救援物资的发放,严禁有人克扣挪用!”

旨意一下,众人立刻行动。林墨接到命令时,刚回到府中休息,连盔甲都没来得及换下,就立刻赶往禁军大营,点兵出发。苏振也连夜整理行装,带着户部调拨的物资,与林墨汇合。

萧承安看着窗外匆匆而过的禁军队伍,拉着太子的衣角:“父王,舅舅和苏大人能打赢洪水吗?百姓们会不会有事?”

太子蹲下身,握住他的手:“会的,舅舅和苏大人都是很厉害的人,他们一定会保护好百姓。我们在京城,也要努力做好后盾,确保救援物资能及时送到,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接下来的日子,东宫成了抗洪救援的指挥中心。太子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其余时间都在批阅各地传来的奏报,协调物资调度;林微则协助他处理政务,同时安抚京城百姓的情绪,防止谣言传播;萧承安也懂事了许多,每天早早起床,帮着整理奏报,还把自己的衣物和点心捐出来,交给宫人送往河南府。

三日后,林墨从河南府传回消息:禁军己成功转移了下游两个州县的百姓,送到了高处的安置点,但第三个州县被洪水围困,船只无法靠近,百姓们只能躲在屋顶和树上,情况危急。而且,黄河大堤的管涌还在增加,工匠们日夜抢修,却始终赶不上管涌出现的速度。

太子看着奏报,心急如焚:“必须想办法尽快救出被困的百姓!传朕旨意,让周边州县的官府组织民船,越多越好,连夜赶往河南府!另外,让工部再派五百名工匠,带着最好的材料,去加固大堤!”

萧承安在一旁听着,突然说:“父王,我记得先生教过,治水可以用‘疏堵结合’的办法!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大堤旁边挖一条导流渠,把洪水引到其他地方,减轻大堤的压力?”

太子愣了一下,随即眼前一亮:“承安说得对!‘疏堵结合’是治水的良策!我怎么没想到!”他立刻找来工部尚书,让他按照“疏堵结合”的思路,制定新的抗洪方案,同时传信给林墨,让他在河南府组织工匠和百姓,开挖导流渠。

工部尚书看着萧承安,眼中满是惊讶:“小殿下小小年纪,竟懂得治水之策,真是难得!”

萧承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只是记得先生说过,具体怎么做,还要靠工部的叔叔们。”

新的抗洪方案很快制定出来:一方面,继续组织工匠加固大堤,堵住管涌;另一方面,在大堤东侧开挖一条宽十丈、深五丈的导流渠,将部分洪水引入附近的湖泊,缓解大堤的压力;同时,调动更多民船,由禁军护送,前往被困州县救援百姓。

林墨接到新方案后,立刻组织实施。百姓们听说要开挖导流渠,纷纷主动加入,有的扛锄头,有的推小车,连老人和孩子都来帮忙。禁军将士们更是身先士卒,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用身体挡住水流,为工匠们争取时间。

五日后,导流渠终于挖通。当洪水顺着导流渠流向湖泊时,黄河大堤的压力明显减轻,管涌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被困州县的百姓也被成功救出,送到了安置点。林墨从河南府传回捷报时,太子正在东宫批阅奏报,看到“百姓全部转移,大堤险情缓解”的字样,终于松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萧承安跑过来,拿着捷报,兴奋地说:“父王!我们赢了!舅舅和苏大人救出了所有百姓!”

太子睁开眼睛,看着儿子开心的模样,笑着点头:“是啊,我们赢了。这不仅是舅舅和苏大人的功劳,也是所有工匠、百姓和禁军将士的功劳。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不可能这么快控制住汛情。”

林微端来一杯热茶,递给太子:“殿下辛苦了,现在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河南府的汛情虽然缓解,但灾后重建还需要很多工作,你可不能倒下。”

太子接过热茶,喝了一口,对林微说:“灾后重建的事,我们要尽快安排。一是要派农官去河南府,指导百姓清理农田,补种晚稻,尽量减少损失;二是要组织工匠,帮百姓重建家园,确保他们能尽快住上安全的房子;三是要减免河南府受灾州县的赋税,发放救灾款,帮助百姓恢复生产。”

萧承安在一旁听着,认真地说:“父王,我也要去河南府帮忙!我可以帮百姓们整理东西,给他们讲故事,让他们不害怕。”

太子摸了摸他的头:“承安有这份心就好。但河南府现在还很危险,有很多病菌,等安全了,父王再带你去看百姓们重建家园,好不好?”

萧承安用力点头:“好!我等父王的消息!”

又过了半个月,河南府的汛情彻底控制住,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展开。林墨和苏振带着禁军将士,帮助百姓清理淤泥、重建房屋;农官们指导百姓补种晚稻,发放种子和农具;户部的官员则挨家挨户地发放救灾款,确保每一户百姓都能拿到。

太子接到林墨的奏报,说河南府的百姓己经开始重建家园,晚稻也补种完毕,心中满是欣慰。他决定带着萧承安,亲自去河南府看看百姓们的情况。

当太子和萧承安的马车抵达河南府时,看到的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百姓们在工匠的指导下,忙着搭建房屋;田野里,农官们正在教百姓如何护理晚稻;安置点里,孩子们在阳光下玩耍,脸上洋溢着笑容。

林墨和苏振迎了上来,林墨身上的盔甲虽然沾满了泥土,却依然精神抖擞:“殿下,小殿下,百姓们都很好,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再过一个月,大家就能搬回新家了。”

萧承安跳下马车,跑到一个正在搭建房屋的老农身边,帮忙递钉子:“爷爷,我来帮你!”老农笑着点头:“多谢小殿下!要不是朝廷帮忙,我们这些老百姓,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太子走到田野里,看到绿油油的晚稻,对农官说:“一定要好好指导百姓,确保晚稻能有个好收成,让百姓们冬天有饭吃。”农官躬身道:“殿下放心,臣等定会全力以赴!”

在河南府待了三日,太子和萧承安走遍了受灾的三个州县,看到百姓们的生活渐渐恢复正常,心中满是欣慰。离开时,百姓们自发地在路边送行,有的捧着新收获的蔬菜,有的拿着自己织的布,非要塞给太子和萧承安。

萧承安看着百姓们真诚的眼神,对太子说:“父王,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你总是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要我们真心帮百姓,百姓也会真心拥护我们。”

太子点头,眼中满是期许:“承安说得对。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靠兵力有多强,也不是靠国库有多富足,而是靠百姓的拥护。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马车缓缓驶离河南府,萧承安趴在车窗边,看着渐渐远去的村庄,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这次抗洪救灾,不仅让他看到了百姓的坚韧,也让他明白了君主的责任——要永远把百姓放在心中,与百姓同甘共苦,才能守护好这大胤的江山,让盛世长安永远延续。

回到东宫后,太子下旨,表彰了在抗洪救灾中表现突出的林墨、苏振、工匠和禁军将士,还追封了在抗洪中牺牲的士兵,安抚他们的家属。同时,他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利设施的检修和加固,防止类似的汛情再次发生。

萧承安也把自己在河南府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篇短文,交给国子监的先生,希望能让更多的同窗知道,百姓的疾苦,以及朝廷为百姓所做的努力。先生看了短文,对他赞不绝口,还把短文张贴在国子监的墙上,让所有学子学习。

夜色渐深,东宫的暖阁里,烛火摇曳。太子和林微看着萧承安熟睡的脸庞,心中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这个少年正在经历风雨中成长,从最初对灾害的懵懂,到如今对百姓的体恤,再到对君主责任的理解,他正在一步步成为一个有担当、有仁心的未来君主。而这大胤的江山,也会在这份传承中,愈发稳固,愈发繁荣,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X78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烬宫寒 http://www.220book.com/book/X78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