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灶间的暖意,未说尽的心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正月里的反转:我的落魄妹妹是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7/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山圣女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灶间的暖意,未说尽的心事

推开院门的刹那,灶间窗户透出的橘黄色灯光像块融化的蜜糖,在结着薄霜的地面上淌开一片暖。苏晴刚把冻得发僵的手揣进棉大衣口袋,屋里就传来嫂子林秀的声音,带着点柴火熏过的沙哑:“是晴晴回来了?”

门“吱呀”一声被拉开,林秀系着蓝布围裙迎出来,围裙角还沾着点面粉。她比苏晴大五岁,嫁过来三年,眉眼间总带着股温顺的笑意,此刻却多了几分担忧,目光在苏晴脸上打了个转,落在她微红的眼角时顿了顿,随即又扬起笑:“快进来,外面风大。”

堂屋的煤炉烧得正旺,铁皮烟囱上搭着的湿毛巾冒出丝丝白汽。苏晴刚把军绿色棉大衣脱下来,就见林秀转身往灶间走,脚步声在水泥地上敲出轻快的响:“我给你留了姜汤,刚在煤炉上温着呢,这会儿正好喝。”

苏晴跟着进了灶间,一股混杂着姜辣和红糖的甜香扑面而来。土灶上的铁锅还温着,锅盖缝隙里钻出缕缕热气,映得墙壁上贴的“年年有余”年画都泛着暖光。林秀从灶台上端起个粗瓷大碗,碗沿结着圈薄薄的糖霜,她用围裙擦了擦碗底的水汽,把碗递过来时指尖带着点烫:“快喝,刚熬好的,加了红糖和红枣,驱寒。”

姜味混着枣香在鼻尖炸开,苏晴捧住碗,粗粝的瓷面隔着掌心传来熨帖的暖。她吹了吹浮在表面的姜沫,喝了一小口,辣意顺着喉咙往下滑,像条小火龙钻进胃里,瞬间腾起股热流,连带着冻得发麻的脚趾都暖和起来。

“嫂子咋知道我要喝姜汤?”苏晴抬眼时,正撞见林秀往灶膛里添柴火,火光在她脸上跳,把她鬓角的碎发都染成了金红色。

“你哥刚才进门跟我说的。”林秀用火钳拨了拨炉膛里的煤块,火星子“噼啪”往上蹿,“他没说具体啥事儿,就说饭店里闹了点不愉快,让我给你弄碗姜汤暖暖。”她顿了顿,把火钳搁回炉边,转过身时手里攥着块抹布,一下下擦着灶台边沿,“是不是……王浩那家人又说啥不好听的了?”

苏晴握着碗的手指紧了紧。村里的消息总像长了翅膀,张敏她妈那张嘴更是比广播喇叭还快,想来刚才在饭店的事,此刻怕是己经在村东头传到村西头了。她含糊地“嗯”了一声,又喝了口姜汤,红糖的甜刚好压过姜的烈,像小时候奶奶哄她喝药时总在碗底藏的那颗冰糖。

“别往心里去。”林秀忽然开口,声音轻轻的,像灶间飘着的蒸汽,“王浩他妈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一辈子就靠着儿子那点出息撑门面,见谁都想压一头。上次村西头李婶家的闺女考上师范,她还在背后说风凉话,说女孩子读再多书还不是要嫁人,不如早点找个有钱人。”

她拿起灶台上的面盆,开始揉早上没发完的面团,手腕转动间,面粉簌簌落在案板上,“他们家是比咱村多数人家宽裕点,可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又不是过给别人看的。你在上海开服装店,靠自己双手挣钱,比谁都体面。”

苏晴看着嫂子揉面的背影,忽然想起三年前林秀刚嫁过来的时候。那时候她还在上海实习,过年回家时见林秀总是低着头,说话细声细气,被王浩他妈当众打趣“城里媳妇当惯了,下不得地”也只是红着脸笑。可这三年来,她跟着哥跑运输时搬过货物,农忙时跟着爸妈割过麦子,手上磨出的茧子不比谁少,却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连煤炉都总擦得锃亮。

“嫂子,你刚嫁过来的时候,也有人说闲话吗?”苏晴问这话时,姜汤己经喝了大半,碗底沉着几颗的红枣,被煮得胖乎乎的。

林秀揉面的动作顿了顿,随即笑了,眼角的细纹像被风吹皱的水面:“咋没有?那时候你哥刚买了辆二手拖拉机,村里人都说我傻,放着镇上开超市的人家不嫁,偏要嫁个跑运输的,说我这辈子就得跟着喝风吃土。”她拿起擀面杖,“咚咚”地把面团擀开,面皮在案板上渐渐舒展,“那时候我也难受,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哭,觉得委屈。”

擀面杖滚动的声音里,她继续说:“后来你哥看出我不开心,大冬天的,跑了二十里地去镇上给我买糖葫芦,回来时耳朵冻得通红,说‘秀啊,咱不跟他们比,日子是慢慢过的,我肯定不会让你受委屈’。”林秀的声音软下来,带着点不好意思的暖,“其实日子苦点累点不怕,就怕心里不踏实。你哥虽说是个闷葫芦,可他疼人是真的,你看这院里的鸡窝,都是他怕我早起喂鸡冻着,连夜搭的;还有这灶间的台阶,他怕我晚上起夜摔着,特意用水泥抹得平平整整。”

面皮在她手下变成薄薄的圆片,她拿起调羹舀了勺肉馅,手腕一转,饺子就捏出匀称的褶子,像朵含苞的花。“王浩那人,我也见过几次,每次跟他媳妇说话都带着命令的口气,上次在村口小卖部,就因为他媳妇多买了袋洗衣粉,他就在那儿数落半天。那样的日子,就算家里堆着金山银山,又有啥意思?”

苏晴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下。她在上海见过太多光鲜的情侣,男生穿着名牌西装,女生挎着限量款包,可转身就在商场角落里为了件衣服的价格争吵。她也见过住出租屋的小夫妻,男生每天骑着电动车接女生下班,车筐里总放着支刚买的烤红薯,两人呵着白气分着吃,眼里的笑比橱窗里的灯还亮。

“晴晴,你别觉得在村里受了委屈就想着非得在上海混出个样来给人看。”林秀把包好的饺子码在盖帘上,摆得整整齐齐,“你哥跟我说,你去年冬天为了赶订单,在店里熬了三个通宵,结果累得在缝纫机上睡着了,针差点扎着手。咱挣钱是为了日子过得舒坦,不是为了跟谁赌气,要是累垮了身子,挣再多钱又有啥用?”

煤炉上的水壶“呜呜”地响起来,林秀起身去提水壶,壶嘴喷出的白汽模糊了她的眉眼:“你看咱妈,一辈子没出过县城,每天守着这三分地,喂喂鸡,种种菜,可她每天都乐呵呵的,因为她心里踏实。你在上海打拼,爸妈和你哥都为你骄傲,可咱骄傲的不是你能挣多少钱,是你有骨气,不靠着别人,自己就能把日子撑起来。”

苏晴忽然想起去年夏天,她给家里寄了张自己在服装店门口拍的照片,照片里她穿着新买的连衣裙,站在亮堂的玻璃门前,笑得一脸灿烂。后来哥跟她说,妈把照片揣在围裙兜里,见人就拿出来看,跟人说“这是我闺女,在上海自己开店呢”,说的时候眼角的皱纹都笑开了,像朵晒足了太阳的菊花。

“姜汤凉了,我再给你热乎热乎。”林秀见她碗里的汤没动,伸手就要来接碗,苏晴却按住了她的手,她的手比嫂子的暖,因为嫂子刚揉过面,指尖还沾着面粉,带着点面香的凉。

“不凉,正好喝。”苏晴仰头把剩下的姜汤喝了个精光,枣核被她吐在手心,圆润的形状像颗小石子。她把碗放在灶台上,忽然想帮嫂子包饺子,刚拿起一张面皮,就被林秀按住了手:“你坐着歇着,一路回来肯定累了。我这快包完了,等会儿下锅煮了,给你当夜宵。”

灶膛里的火渐渐小了,只剩下炭火明明灭灭地跳。苏晴看着嫂子低头包饺子的样子,忽然发现她鬓角多了根白头发,在灯光下像根细银丝。她想起哥说过,嫂子嫁过来第二年就怀了孕,那时候哥跑长途运输,她大着肚子还得照顾生病的婆婆,夜里起好几次给妈擦汗,白天还得去地里摘棉花,硬是没叫过一声苦。

“嫂子,你后悔过吗?”苏晴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灶间的暖意,“嫁给我哥,跟着他吃苦。”

林秀包饺子的手停了,她抬起头,灯光落在她眼睛里,像盛着两汪清水:“咋会后悔?你哥是没大本事,可他心细。我怀小宝那阵子,腿总抽筋,他每天晚上回来再累,都要给我捏腿捏到半夜;有次我发烧,他背着我走了三里地去镇卫生院,路上摔了跤,他先问我磕着没有,自己胳膊擦破了皮都没当回事。”她低头继续包饺子,声音里带着点笑,“日子哪有不受苦的?关键是苦的时候,身边有人给你搭把手,心里就不觉得苦了。”

窗外的风“呜呜”地刮着,卷起院角的枯叶打在窗玻璃上,像谁在轻轻叩门。林秀把最后一个饺子摆好,拍了拍手上的面粉:“你在上海要是觉得累了,就回来歇歇。家里永远有你一口热饭,有你哥给你撑腰,啥坎儿过不去?”

苏晴忽然鼻子一酸,眼眶又热了。她在上海受了委屈,总想着不能让家里人担心,每次打电话都说“挺好的”,可哥能从她声音里听出疲惫,嫂子能从她哥的只言片语里猜到她受了委屈,默默熬好姜汤等着她。这世上最懂你的人,从来都不是那些说着漂亮话的外人,而是这些在灶间为你留一盏灯、在寒夜为你熬一碗汤的家人。

“水开了,我煮饺子去。”林秀拿起盖帘,往灶台边走时忽然回头,笑盈盈地说,“对了,小宝刚才还念叨你呢,说姑姑回来要给她带上海的糖果,这会子估计在被窝里等着呢。”

铁锅“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饺子下进去,很快就浮了起来,像一群白胖的小元宝。苏晴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看着嫂子用漏勺轻轻拨弄着饺子,火光在她脸上明明灭灭,心里那点被王浩搅起的烦躁,像被这锅热水慢慢烫化了,只剩下暖烘烘的踏实。

她忽然明白,王浩那些炫耀的话,张敏她妈那些嚼舌根的话,其实都像这冬夜里的风,看着厉害,可只要心里有团火,有家人递过来的一碗热汤,再冷的风也吹不散身上的暖。

饺子煮好了,林秀盛了一大碗,又往碗里浇了点醋和香油,递到苏晴手里:“快吃,刚出锅的,烫嘴呢。”

苏晴咬了一口,白菜猪肉馅的鲜香混着醋的酸,在嘴里炸开。她忽然想起小时候,每次从镇上放学回来,妈也是这样端出一碗热饺子,哥总抢着吃她碗里的,却在她没注意时,把自己碗里的肉馅都挑给她。

“嫂子,你也吃。”苏晴往林秀碗里夹了个饺子,看着她笑着接过去,忽然觉得,这灶间的灯光,这碗里的热气,这身边的人,才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至于王浩那些人,那些事,不过是路边的石子,偶尔硌了脚,却挡不住回家的路。

窗外的风还在刮,可灶间里,却暖得像春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正月里的反转:我的落魄妹妹是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