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25 章:殿试前夕遇恩师,老御史赠 “治国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陛下!科举状元郎略懂亿点数理化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夜幕降临时,靖京的寒门客栈己安静下来。多数举子都在灯下抓紧最后时间复习经义,唯有楚时宴的房间还亮着灯,桌上摊着会试时的算学草稿,旁边放着李铁白天送来的火药演示装置木盒 —— 他刚拆开检查过里面的陶罐,硝石、硫磺、木炭按 “一硝二磺三木炭” 的比例配好,引线用的是浸过桐油的棉线,点燃后能有足够时间退到安全处。

“吱呀” 一声,房门被轻轻推开。楚时宴抬头,见周正明穿着便服,手里捧着一本线装书,正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几分赶路的风尘。

“周大人?您怎么来了?” 楚时宴连忙起身,搬过一旁的木凳,“快请坐,我去给您倒杯热茶。”

“不必麻烦。” 周正明摆摆手,将手里的书递过来,封面上写着《大靖民生疏》,字迹是他亲笔所书,边角己有些磨损,显然是经常翻阅,“这是我过去十年巡查地方时,记录的民生问题,今日特意给你送来。”

楚时宴接过书,翻开第一页,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各地的情况:“云溪县:嘉靖三年,大旱,百姓缺粮,官仓粮食被胥吏克扣,饿死三人”“临江府:工匠无精准量具,打造的农具多不合格,农户一年损失粮米两石”“靖北省:寒门学子无书可读,抄一本《论语》需耗银半两,十户有八户供不起孩子读书”…… 每一条都标着时间、地点、具体事例,墨字里透着老御史对百姓的牵挂。

“这些问题,朝堂上少有人提。” 周正明坐在木凳上,语气沉重,“世家大臣只关心自家田宅、盐铁生意,寒门官员人微言轻,想改却无力。你明日殿试,若皇帝问起‘治国之策’,别空谈‘仁政’‘礼教’,就结合这些实际问题作答 —— 百姓缺粮,就说‘清仓廪、严吏治’;工匠无工具,就提‘造精准量具、设官营工坊’;寒门无书,就讲‘造低价纸、建官办书院’。只有解决这些实在事,才算真的治国。”

楚时宴指尖划过书页上的字迹,心里沉甸甸的。这些问题,他在云溪县、临江府都亲眼见过 —— 王大叔因农具不合格误了农时,柳明等学子买不起纸只能用树皮写字,这些都不是 “空谈理论” 能解决的。他抬头看向周正明,郑重道:“学生明白,以后定以‘民生、实效’为重,不辜负大人的托付。”

周正明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期许:“还有一事,你要记牢。” 他身子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朝堂不比地方,柳家、赵家等世家势力盘根错节,你若考中状元,他们要么拉拢你入派,要么打压你出局。你记住,‘不结党、不站队’,只认‘实效’二字 —— 只要你做的事能让国库增收、让边防稳固、让百姓有饭吃,皇帝就会支持你,世家再想动你,也得掂量掂量。”

楚时宴点头,将 “不结党、不站队,只认实效” 这九个字,在心里反复默念了几遍,牢牢记在心里。

周正明又叮嘱了几句殿试的礼仪,比如 “见皇帝时勿慌,奏对要条理清晰”“若遇世家大臣刁难,别硬怼,用‘实据’说话”,才起身告辞:“明日殿试,祝你旗开得胜。我己让人在宫门外候着,若有需要,可让他传信。”

送走周正明,楚时宴刚把《大靖民生疏》收好,就听到客栈院子里传来熟悉的声音 —— 是楚时安的叫喊:“三哥!三哥!我们来了!”

他快步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看,只见冯翠翠拄着拐杖,袁老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在楚时安的搀扶下,站在院子里,旁边还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楚时宴连忙下楼,跑过去扶住冯翠翠:“娘,你们怎么来了?路上这么远,多危险啊!”

“这不是担心你嘛。” 冯翠翠笑着,伸手摸了摸楚时宴的脸,“听说你明天要考殿试,娘连夜和时安赶过来,给你带了些家乡的东西。”

楚时安从布包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打开里面是叠得整齐的算学题纸,上面是他歪歪扭扭的字迹,写满了 “圆台体积计算”“田亩测量” 的题目:“三哥,我把你教我的算学题都抄下来了,还自己编了几道,等你考完回去,教村里的孩子学算学,让他们也能算账、测田亩,不用再被人坑!”

楚时宴接过算学题纸,指尖触到纸页上的温度,眼眶有些发热。他知道,楚时安为了抄这些题,肯定熬了不少夜 —— 弟弟以前连字都认不全,现在不仅会写字,还能编算学题,这都是这段时间努力的结果。

“好,等我回去,咱们就教村里的孩子学算学。” 楚时宴揉了揉楚时安的头,笑着说。

冯翠翠又从布包里拿出一个陶壶,递给楚时宴:“这里面是娘给你煮的小米粥,用家乡的小米熬的,你明天早上喝,垫垫肚子,别空腹考试。” 她还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包,里面是个平安符,“这是娘去观音庙求的,你带在身上,保佑你平平安安,高中状元。”

楚时宴接过陶壶和平安符,紧紧攥在手里,心里暖暖的。有娘和弟弟在身边,再多的紧张和压力,好像都消散了。

这时,李铁也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个新的火药演示装置 —— 比之前的更小巧,用的是厚陶罐,外面还缠了麻绳,防止炸裂。“楚公子,我又调试了几次,这个装置更安全,点燃引线后,能射出小铁球,还能炸碎石头,明天殿试若是论强军,演示效果肯定好。” 他把装置递给楚时宴,又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演示步骤,“这是用法,你再看看,有不懂的我再给你讲。”

楚时宴接过装置和图纸,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每个步骤都记牢了,才对李铁说:“多谢李大叔,辛苦你了。”

“不辛苦!” 李铁笑着说,“明天我就在宫门外候着,等你高中状元的好消息!”

夜深了,寒门客栈的灯渐渐熄灭,唯有楚时宴的房间还亮着。他坐在桌前,手里拿着《大靖民生疏》,旁边放着楚时安的算学题纸、冯翠翠的小米粥,还有李铁的火药演示装置。

他翻开《大靖民生疏》,看着上面记录的民生问题,又想起周正明的提点、家人的支持、李铁的相助,心里渐渐变得坚定。明天的殿试,不仅是他个人科举之路的终点,更是他推动 “实用之学” 走进朝堂、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起点。

楚时宴将平安符贴身放好,又检查了一遍火药演示装置,才吹灭油灯。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桌上的《大靖民生疏》上,像是为他照亮了前行的路。

他知道,明天的金銮殿上,会有皇帝的审视、世家的刁难、大臣的评判,但他不怕 —— 他带着《大靖民生疏》里的民生实据,带着家人的牵挂,带着李铁的技术支持,更带着 “为百姓谋福祉” 的初心,定能在殿试中,交出一份让皇帝认可、让百姓满意的答卷。

殿试的钟声,即将敲响。而属于楚时宴的 “治国之路”,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陛下!科举状元郎略懂亿点数理化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