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悄然流逝。汀兰水榭的日子在忙碌与温馨中度过,“觅奇轩”的生意愈发红火,姜桃手中积累的资本也日渐丰厚。
她深谙闷声发大财的道理,在外依旧是以温婉低调的侯府表小姐形象示人,唯有在打理铺子和面对沈醉时,才会展露不同的一面。
这日,永宁侯府收到了一份来自礼部侍郎府的请柬,邀请府中女眷参加在侍郎府别苑举办的“赏荷诗会”。
这等文人雅士、闺秀名媛云集的场合,是交际拓展人脉的好机会,王氏自然不会错过,也将姜桃的名字一并报了上去,或许存了让她见见世面、或是另有用意的心思。
诗会这日,侍郎府别苑内荷香西溢,水榭回廊间衣香鬓影,丝竹悦耳。姜桃穿着一身藕荷色绣缠枝玉兰的衣裙,打扮得清新雅致,既不抢眼,也不失礼数。
沈醉本不愿来这种人多的场合,但姜桃不放心将他独自留在府中,便一并带了来,嘱咐他乖乖待在视线可及的角落。
姜桃的出现,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她身份不高,又鲜少在这等场合露面,大多数人都只当她是永宁侯府一个不起眼的亲戚。倒是有几位小姐,因着之前桃花宴上那点“懂面相”的传闻,多看了她几眼,目光中带着些许好奇与审视。
诗会进行到一半,进入了即兴赋诗环节。以“夏景”为题,各位小姐纷纷展露才情,或咏荷,或赞蝉,诗句虽工整,却大多流于俗套,难出新意。
这时,一位穿着鹅黄衣裙、容貌娇艳的小姐,乃是太常寺少卿之女李婉儿,素有才名,她刚吟完一首颇为得意的咏荷诗,赢得一片赞誉。
她目光流转,忽然落在安静坐在一旁的姜桃身上,嘴角勾起一抹看似友善实则带着挑衅的笑意:“久闻姜妹妹自江南而来,江南文风鼎盛,才子辈出,想必妹妹耳濡目染,才情定然不俗。今日机会难得,不知妹妹可否让我等也领略一番江南才女的风采?”
她这话看似抬举,实则将姜桃架在了火上。若姜桃推辞,便是坐实了才疏学浅、上不得台面;若应下,作得不好,更是贻笑大方。
不少目光瞬间聚焦在姜桃身上,带着看好戏的意味。王氏坐在上首,端着茶盏,眼神莫测,并未出声解围。
姜桃心中冷笑,知道这是躲不过了。她缓缓起身,姿态从容,对着主位上的侍郎夫人和李婉儿微微福了一礼:“李姐姐谬赞,桃儿资质愚钝,不敢妄称才女。只是既然姐姐盛情相邀,桃儿便献丑了。”
她走到水榭边,目光投向远处接天莲叶与潋滟水光,似乎在构思。实则,脑中正飞快地与弹幕沟通。她需要一首足够惊艳、又能贴合此情此景的诗。
【主播别慌!上《春江花月夜》!虽然名字带春江,但意境绝对碾压!】
【对!就说灵感源于眼前江水荷塘,夜月生辉之景!】
【这诗一出,绝对封神!】
《春江花月夜》?姜桃心中一动。此诗描绘春江夜景,空灵邈远,哲理深邃,与眼前夏日白日的荷塘景致虽有时令之差,但其浩瀚意境与对时空的感悟,足以跨越具体景物,形成降维打击。
她沉吟片刻,在众人或期待或嘲讽的目光中,缓缓开口,声音清越,如珠落玉盘: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她起初几句,尚有人不以为然,觉得与“夏景”略有偏差。但随着诗句铺展开来,那浩瀚的江潮,随波闪耀的月光,宛转芳甸,皎皎孤月,白云青枫。
一幅壮丽而空濛的月夜春江图卷,仿佛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诗句流转,词采华美,韵律悠扬,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对于宇宙、人生、作者“夏琳风”推荐阅读《满级锦鲤穿古代:开局投喂小病娇》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离情的深沉哲思与浩渺情怀,完全超越了寻常闺阁女子伤春悲秋的格局。
当最后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余音落下时,整个水榭一片寂静。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沉浸在那种孤绝而宏大的意境中,一时难以回神。先前那些咏荷赞蝉的诗句,在此诗面前,顿时显得苍白无力,如同萤火之于皓月。
李婉儿脸上的笑容早己僵住,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握着团扇的手指用力到骨节泛白。她引以为傲的才情,在这首诗面前,被击得粉碎!
不知是谁先回过神来,喃喃赞了一句:“此诗只应天上有!”
随即,赞叹声、惊异声如同潮水般涌来。
“好一个‘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此问首击心灵啊!”
“格调高远,意境浑成,真乃绝世之作!”
“姜小姐大才!我等佩服!”
就连主位上的侍郎夫人,也面露惊容,看向姜桃的目光充满了欣赏与探究:“姜小姐此诗,当真令人惊叹。不知诗名为何?”
姜桃微微垂首,语气谦逊:“灵感偶得,尚未命名,夫人见笑。”她并不想占据这首诗的署名,只说是灵感所致。
但这更显得她才华横溢,深藏不露。
一时间,姜桃成了整个诗会的焦点。先前那些轻视、审视的目光,尽数化为了敬佩、好奇,甚至是一丝忌惮。这位永宁侯府的姜表小姐,不仅懂玄学,竟还有如此惊世诗才!
而在水榭角落,沈醉一首安静地坐在那里。从李婉儿发难开始,他的目光就紧紧追随着姜桃。
看着她从容起身,看着她临水而立,听着她清越的声音吟诵出那些他虽不能完全理解、却本能感受到其磅礴与优美的诗句。
他看着她在众人惊叹的目光中,依旧保持着那份恰到好处的谦逊与平静,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清冷而耀眼的光晕。
那样的姐姐,陌生,又无比吸引人。
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瞳孔中清晰地倒映着姜桃的身影,那里面没有了平日的沉寂、依赖或偏执,而是充满了一种纯粹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痴迷。
像是仰望着夜空中最皎洁的那轮明月,又像是凝视着深渊中唯一的光亮。
他不懂诗,但他懂得美,懂得强大。此刻的姜桃,在他眼中,就是极致的美丽与强大的结合体,熠熠生辉,夺人心魄。
他放在膝上的小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料,心跳得有些快。
一种难以言喻的渴望在心底滋生,他想离那光芒更近一些,想将这轮明月,永远地独占。
诗会在一片对姜桃的赞誉声中落幕。回府的马车上,王氏看着姜桃,眼神复杂,最终只淡淡道:“你今日倒是出人意料。”
姜桃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话。她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心中并无多少得意。出风头并非她所愿,但既然避不开,便要赢得漂亮。
她感觉到身旁的沈醉悄悄挪动了一下,然后,一只微凉的小手,试探性地,握住了她的手指。
姜桃睁开眼,对上沈醉望过来的目光。那目光里,痴迷尚未完全褪去,又掺杂了更深的依赖与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她反手握住他的小手,轻轻捏了捏。
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载着心思各异的两人,驶向侯府深处。
而姜桃“才艺惊艳,打脸京城才女”的消息,必将随着今日与会者的口耳相传,迅速席卷京城,为她本就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身份,再添浓重的一笔。
这名声,是护身符,也可能成为新的靶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X7K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