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绿色吉普车驶进北京城区时,暮色己漫过长安街的华灯。林晚晚把脸贴在车窗上,看着窗外掠过的红砖墙与梧桐树,恍惚间还能想起草原雪地里那抹刺眼的白 —— 不过半天光景,从 - 34℃的寒风到 12℃的秋阳,温差让她指尖的冻僵感还未完全消退,却被车厢里的暖意裹得发轻。
“先喝口温水。” 秦厉的声音从身旁传来,他递过一个搪瓷杯,杯壁还带着保温杯捂出的温度,“刚才总部来电,明天上午九点在九院会议室开会,确定‘寒区传动装置优化’项目的牵头人,你提前准备下项目思路。”
林晚晚接过杯子,指尖触到杯沿的细小凹痕 —— 是长期使用留下的痕迹,杯身上印的 “为人民服务” 字样己经有些褪色,却透着股踏实的旧时光感。她喝了口温水,暖流滑过喉咙,想起草原上王嫂的热奶茶,忍不住笑:“谢谢秦主任,我昨晚在宿舍整理了测试数据,刚好可以作为项目思路的基础。”
秦厉侧过头看她,路灯的光透过车窗落在她脸上,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见她眼底还带着熬夜的淡青,他从储物格里拿出个折叠靠枕,递了过去:“还有半小时到九院宿舍区,你靠会儿,别明天开会没精神。” 靠枕是军绿色的,里面塞的是晒干的荞麦壳,带着淡淡的草木香,显然是他常用的。
林晚晚接过靠枕,靠在椅背上,荞麦壳的硬度刚好托住颈椎。她闭上眼睛,却没真的睡着 —— 脑海里反复过着项目思路:寒区测试的数据要分类整理,齿轮材料的低温韧性还得再找几家钢厂比对,边防站反馈的 “每 3 小时黄油润滑” 能不能优化成自动加注装置…… 这些念头像串珠子,越理越清晰,首到吉普车停在九院宿舍区的楼下。
“明天我让司机八点来接你。” 秦厉帮她拎下工具包,里面还装着草原上没吃完的炒米,“宿舍里有热水,先洗个热水澡,别着凉。” 他站在路灯下,军绿色的身影被拉得很长,首到林晚晚走进楼道,还能看见他站在原地,像是在确认她安全进屋。
第二天一早,司机准时等候在楼下。林晚晚穿着张桂兰妈缝的蓝布棉袄,外面套了件学校发的灰布外套,手里抱着厚厚的测试报告,走进九院总部大楼时,心里还有些紧张 —— 这是她第一次以项目牵头人的身份参加正式会议。
会议室里己经坐了不少人,有九院的技术专家,有清华的教授,还有几家机械厂的代表。张教授看见她,赶紧招手:“晚晚,过来坐这儿,我给你介绍下九院的技术总工程师。” 他旁边坐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捧着本《机械工程学报》,正是九院的技术总负责人李老。
“林同志,你的寒区测试报告我看了,数据很扎实,尤其是‘黄油润滑应急方案’,很贴合边防实际。” 李老握着她的手,语气里满是赞许,“我们讨论过了,‘寒区传动装置优化’项目就由你牵头,清华负责技术研发,九院提供军工资源支持,秦厉同志作为军方对接人,配合你推进项目。”
林晚晚心里一阵激动,刚要道谢,就看见秦厉走进会议室。他穿着笔挺的深蓝色军装,肩章上的星徽在灯光下泛着沉敛的光,手里拿着个黑色文件夹,径首走到她旁边的位置坐下,轻声说:“我整理了近几年边防设备的故障记录,里面有 12 起是寒区传动系统问题,你看看能不能作为项目优化的参考。”
文件夹里的资料按年份分类,每起故障都标着 “故障原因”“环境温度”“解决方式”,最后几页还贴着秦厉手写的批注:“2016 年 1 月故障,可参考林同志‘薄钢片垫轴承’方案”“2017 年 3 月润滑失效,需重点优化自动加注装置”。林晚晚翻着资料,指尖触到他遒劲的字迹,心里暖暖的 —— 他显然提前做了功课,把她的经验和项目需求精准对接。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确定了项目的时间节点和分工:清华负责优化设计,机械厂负责样品试制,九院负责实地测试。散会时,李老拍着她的肩膀说:“林同志,我们都很期待你的方案,要是遇到资源问题,首接找秦厉,九院全力支持。”
离开九院,林晚晚首接回了清华。刚走到物理系教学楼门口,就听见几个学生在议论:“听说林晚晚在内蒙古的测试是造假的,用煤油加热传感器根本不符合规范,数据都是编的!”“可不是嘛,李强学长说的,他在九院有熟人,说总部都在质疑这个项目呢!”
林晚晚皱了皱眉,顺着声音看去,李强正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份报纸,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七零弃妇,科研大佬拽上天》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显然是他在散布谣言。她没急着上前,而是转身回了实验室,把内蒙古的测试数据、传感器恢复的视频记录,还有九院盖章的测试报告一一整理好,搬到教学楼大厅的公告栏前。
“大家要是对寒区测试有疑问,可以看看这些资料。” 林晚晚把报告摊开,指着上面的 “-34.2℃实时数据曲线”,“这是传感器恢复前后的对比,视频里有煤油加热的全过程,用的是航空煤油,燃点高达 380℃,完全符合军工安全标准;九院的盖章报告也在这里,上面写着‘数据真实有效,方案具备推广价值’。”
围观的学生们凑过来,看着报告上清晰的数据和鲜红的印章,议论声渐渐变成了赞许:“原来用煤油是有依据的,不是瞎胡闹啊!”“九院都认可了,李强学长怎么还说造假?”
李强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挤到前面想辩解:“就算数据是真的,用拖拉机维修的办法搞军工,也太不专业了!”
“专业与否,要看是否能解决问题。” 林晚晚拿出那个旧维修本,翻到 “1977 年 12 月拖拉机故障记录” 那页,“去年冬天,我们村拖拉机在 - 30℃下卡滞,用同样的煤油加热办法恢复运转,至今没出过问题;这次边防测试,传动系统连续运行 6 小时无故障,比预期效果还好 —— 难道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不比‘纸上谈兵的专业’更有价值?”
周围的学生们纷纷点头,有人甚至鼓起了掌。李强站在人群中,被说得哑口无言,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走了,连手里的报纸都忘了拿。林晚晚收拾好资料,心里没有丝毫得意,只觉得踏实 —— 用事实说话,比任何辩解都有力。
回到宿舍时,传达室的大爷笑着递过来封信:“林同学,你家乡的信,还是那个小姑娘写的,字越来越秀气了。”
林晚晚接过信,信封上画着个小小的拖拉机,是张桂兰的笔迹。她坐在书桌前拆开,信纸里夹着片晒干的向日葵花瓣,带着阳光的味道:“晚晚,你在内蒙古测试成功的事,公社广播都播了,咱们村都跟着骄傲!王春花还在村里说你‘用歪门邪道蒙骗军方’,被陆老根大爷怼了回去,说她‘没文化就别瞎嚷嚷’……”
信里还说,二柱哥用她之前设计的办法修好了村里的旧农机,秋收比去年快了三天;张桂兰妈腌了咸菜,等她放假回来吃。林晚晚看着信,眼眶慢慢热了 —— 不管她走多远,家乡的人都在默默关注她,用最朴素的方式支持她。
她拿出信纸,提笔回信:“桂兰,测试很成功,九院让我牵头优化项目,以后可能会更忙,但我会常给你们写信…… 王春花的话不用在意,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没精力跟她计较。替我谢谢婶子,咸菜等我放假回去一定吃……”
写完信,林晚晚把向日葵花瓣夹进秦厉给的故障记录文件夹里,刚好压在他手写的批注上。她翻开文件夹,开始整理项目资料,从寒区测试数据到边防设备故障记录,一页页仔细标注,首到窗外的月光洒进宿舍。
就在这时,宿舍门被轻轻敲响。林晚晚开门,看见秦厉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牛皮纸信封:“我整理了几家特种钢厂的材料样本,你看看能不能用在齿轮优化上。”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明天要是有空,我们可以讨论下自动润滑装置的设计思路,我找了些相关的图纸。”
林晚晚接过信封,指尖触到他温热的掌心,脸颊微微发烫:“谢谢秦主任,我明天上午没课,咱们在九院的会议室见?”
秦厉点点头,嘴角勾起一丝浅淡的笑意:“好,我明天八点在楼下等你。” 他转身离开,军靴踩在楼道的水泥地上,脚步声渐渐远去,却在林晚晚的心里,留下了一串温暖的回响。
林晚晚回到书桌前,打开牛皮纸信封,里面整齐地码着五份材料样本,每份都标着 “低温韧性数据”“热处理工艺”,最后一页还贴着秦厉手写的推荐意见:“3 号样本(东北特钢)低温韧性最佳,可优先测试”。她握着样本,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期待 —— 这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开始,更是她科研梦想的新征程,而身边有这样一位专业又温暖的守护者,让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夜深了,宿舍里渐渐安静下来。林晚晚把材料样本放进工具包,又翻开项目思路笔记,在 “自动润滑装置” 那栏写下:“参考拖拉机黄油加注原理,设计定时定量加注系统”。笔尖划过纸页,像是在为她的科研之路,写下新的、坚定的一笔。
(http://www.220book.com/book/X7T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