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雨季漫长而黏腻,湿气仿佛能渗透进骨髓。吴石坐在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办公室里,窗外是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着芭蕉叶,也敲打着他紧绷的神经。
他缓缓翻开一份刚送来的《东南沿海防务态势评估报告》。这份标注着"绝密"的文件,详细分析了福建、浙江沿海的解放军动向。当翻到报告末尾附带的《特别关注人员名单》时,他的目光微微一凝——名单上有几个熟悉的名字,都是与他有过交往、思想较为开明的军政人员。
"次长,这是本周的会议安排。"机要秘书推门而入,将一份文件放在他桌上,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他正在阅读的报告。
吴石不动声色地合上文件:"放在这里吧。"
秘书离开后,一首侍立在门边的聂曦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长官,刚才在走廊,我注意到有人在记录进出您办公室的人员。是个戴金丝眼镜的文职人员,在值班室门口假装整理文件。"
吴石微微颔首,起身走到窗前。雨幕中的国防部大院显得格外肃杀,巡逻队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雨衣在昏暗光线下泛着冷硬的光泽。聂曦站在他身侧,目光锐利地扫视着院子里的动静:"东侧楼二层第三个窗口,刚才有反光闪过,可能是望远镜。"
这天下午的防务会议上,吴石谨慎地提出:"考虑到当前局势,是否可以适当调整外岛驻军的轮换周期?长期驻守容易导致士气低落。"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几位资深将领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主持会议的参谋总长周至柔轻轻敲了敲桌面:"吴次长的建议很有建设性。不过,外岛防务事关重大,任何调整都需要慎重研究。"
会后,一位与他同级的将领看似随意地说:"仲坚兄初来乍到,对台澎防务还不甚熟悉。有些事,还是多听听老同志的意见为好。"
聂曦为吴石撑着伞,两人一前一后走向专车。在雨声的掩护下,聂曦低语:"刚才会议上,坐在您右侧的周副参谋长和后排的李处长特别注意您的发言,我记下了他们的相貌特征。"
回到官邸时,夜色己深。吴石在玄关处脱下军帽,聂曦熟练地接过,同时警惕地扫视着客厅的每个角落。王碧奎迎上前,轻声说:"今天下午,保密局的人来过了,说是例行安全检查。"
"他们检查了哪里?"吴石问。
"主要是书房和客厅。雪雨新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王碧奎的声音压得很低,"我让学成带着健成在卧室待着。"
聂曦立即说:"我去检查一下。"他快步走进书房,五分钟后回来报告:"长官,书架和书桌确实被翻动过。虽然物品都归位了,但您那本《资治通鉴》被放在了《孙子兵法》旁边,这不符合您的习惯。另外,电话线接口处有细微的划痕,应该是被检查过。"
吴石点点头,走进书房。书桌抽屉里的文件也都有被翻看的痕迹,虽然摆放整齐,但文件的边角对得不那么齐了。
"他们待了多久?"吴石问妻子。
"差不多两个小时。问了不少问题,主要是关于我们在福州的生活,还有你平时的工作习惯。"王碧奎答道,"还特别问到了聂副官的情况。"
十六岁的吴学成轻轻推开门:"爸爸,今天来的那些人,在院子里也检查了很久,还问了卫兵很多关于访客的事情。"
聂曦补充道:"我刚才回来时注意到,官邸对面多了个修鞋摊,摊主看上去不像常做这行的,手太干净。而且这个时间点摆摊,很不寻常。"
吴石看着女儿忧虑的眼神,温和地笑了笑:"这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不用担心。"他转向聂曦,"这几天你先留意那个鞋摊的动静,不要打草惊蛇。我们要先熟悉这里的环境。"
夜深人静时,吴石独自在书房沉思。台灯在桌面上投下一圈昏黄的光晕。他知道现在还不是行动的时候。保密局的监视如影随形,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他必须像一株珊瑚,在暗流中悄然生长,在监视下默默扎根。
窗外,雨声渐密。吴石走到窗前,望着被雨水模糊的台北夜景。在这个被海水包围的孤岛上,暗流正在悄然涌动。但他并不着急——一个优秀的潜伏者,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等待。
雨声敲打着窗棂,如同命运在叩门。吴石深吸一口气,将桌上的文件整理好。现在最重要的是站稳脚跟,取得信任。联络的事情,必须等待最安全的时机。
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聂曦端着一杯热茶进来:"长官,您该休息了。我己经检查过整个院子,今晚我会守夜。那个鞋摊收了,但对面二楼新亮了一盏灯。"
吴石接过茶杯,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暖意。在这个危机西伏的孤岛上,至少他还有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战友。他们需要耐心,需要智慧,更需要在这片黑暗中守护好彼此,等待黎明的到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X7U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