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舟山失利的消息,如同两记重锤,狠狠砸在吴石的心头。当国防部内部传阅的战报悄然放在他桌上时,他正在审阅一份关于台湾海峡水文资料的报告。那几行简短的文字,却让他握着钢笔的手微微发颤。
"共军于金门、舟山受挫,伤亡惨重......"字句冰冷,却在他心中燃起一团焦灼的火焰。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人时,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前。秋日的台北,天空湛蓝如洗,但他却仿佛看见了海峡对岸的血色。自责如潮水般涌来——如果他不是过于谨慎,如果能早些送出关键情报,或许战局会有所不同?
聂曦轻叩门扉进来,见他神色凝重,低声道:"长官,您己经尽力了。我们初来乍到,处处受制,这并非您的过错。"
吴石转身,眼中布满血丝:"不,聂曦。我们不能再等了。每耽搁一天,就可能意味着更多同志的牺牲。"
他快步走回办公桌,摊开台湾海峡的海图:"我们必须加快步伐。海峡的水文资料、潮汐规律、登陆点分析......这些都要尽快搞到手。"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石以"研究台海防务"为名,频繁调阅相关档案。他不再像初到时那般小心翼翼,而是主动参与各项军事会议,甚至主动请缨负责部分防务分析工作。
"吴次长最近工作很投入啊。"一次会议后,周至柔看似随意地评价道。
吴石面色如常:"既在其位,必谋其政。台海防务关系重大,吴某不敢懈怠。"
但在平静的表象下,他的行动明显加快了节奏。他利用参谋次长的身份,以"完善防务数据库"为由,要求各部队提交详细的海岸线勘察报告。这些报告中,往往附带着珍贵的水文数据和潮汐记录。
夜深人静时,官邸书房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吴石将收集到的资料仔细整理,用特制的药水在普通书籍的空白处密写。聂曦则负责在外望风,警惕着任何可疑的动静。
"长官,对面二楼的那个窗户,今晚又亮着灯。"聂曦轻声提醒。
吴石头也不抬:"让他们看吧。我们现在做的,都是分内之事。"
他的确在履行参谋次长的职责——只是同时也在为另一个使命做准备。在整理金门战役的分析报告时,他特别标注出解放军登陆作战中暴露的问题:对潮汐把握不准,登陆点选择不当,后续支援困难......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沉默的荣耀:密使一号这些分析既是为国民党军方总结教训,更是为未来的渡海作战提供宝贵经验。每一个字,他都写得格外用心。
一天深夜,吴石在整理资料时,突然停笔。他拿起一份关于澎湖列岛潮汐规律的报告,久久凝视。
"聂曦,"他轻声说,"如果我们能早些弄到这些......"
聂曦立即明白他的意思:"长官,这不是您的责任。我们己经在尽最大努力了。"
吴石摇摇头,继续伏案工作。他知道,自责无益,唯有行动才能弥补。
在接下来的国防部会议上,吴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鉴于当前局势,建议加强对台海水文气象的监测,建立更完善的数据收集体系。"
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于是,他名正言顺地获得了更多接触核心数据的机会。海峡的洋流图、各月潮汐变化表、沿海地质勘探报告......这些珍贵的资料,都在"完善防务体系"的名义下,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他的办公室。
然而,风险也随之增加。一天下午,机要秘书在送文件时突然问道:"吴次长最近对水文资料特别关注?"
吴石从容应答:"知己知彼。我们要判断共军可能的登陆点,就必须先了解台海的自然条件。"
这个理由天衣无缝,但吴石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小心。每次密写情报时,聂曦都会在官邸周围布下暗哨。王碧奎也变得更加警觉,她会细心观察每一个来访者的神情,留意官邸周围的异常动静。
就连十六岁的吴学成也察觉到什么。一天晚饭时,她轻声对父亲说:"爸爸,您最近好像特别忙。要注意身体。"
吴石看着女儿懂事的眼神,心中既温暖又酸楚。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是革命的重任,还有一个父亲、一个丈夫的责任。
十一月的一个雨夜,吴石终于完成了一份详尽的台海登陆点分析报告。在官方版本的报告中,他客观分析了各处的防御强弱;而在密写版本中,他则标注出最适合登陆的时间、地点,以及需要避开的海流区。
"这些应该能派上用场了。"他轻轻合上报告,对聂曦说。
窗外,雨声渐沥。吴石望着被雨水模糊的夜色,仿佛能看见海峡对岸的同志们正在为下一次渡海作战做准备。这一次,他不能再让同志们失望。
在这个危机西伏的孤岛上,暗潮正在汹涌。而吴石,己经做好了在惊涛骇浪中前行的准备。
(http://www.220book.com/book/X7U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