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辉煌与顾家的崩塌,仿佛只是林薇商业版图扩张序曲中,两个对比强烈的音符。回到国内,她没有丝毫沉浸在胜利的余韵中,而是立刻投身于一个更为庞大、也更具野心的蓝图——将“LIN”从一个现象级的设计师品牌,锻造为一个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时尚帝国。
“LIN Studio”的顶层办公室,视野比之前的“旎维”更为开阔,占据了市中心顶级写字楼的整个弧形转角。室内设计延续了品牌“废墟与重生”的核心美学,冷硬的清水混凝土墙面与温暖的天然原木、肆意生长的绿植形成强烈对比,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川流不息的城市脉络,象征着力量、自然与未来的交融。
林薇站在窗前,身后是巨大的智能白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战略节点、市场数据和设计灵感关键词。她面前,是“LIN”如今的核心管理层——几乎全是她在过去一年中,从全球各地挖掘或内部提拔起来的新锐干将。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三十五岁,眼中闪烁着对事业的狂热和对眼前这位年轻创始人的绝对信服。
“巴黎是个漂亮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林薇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媒体的热度会过去,奖项的光环会褪色,我们要建立的,不是一颗流星,而是一个能够穿越经济周期、定义审美潮流的商业恒星。”
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接下来,三个核心战略,同步推进。”
她拿起电子笔,在白板上划出第一个区域:
“第一,产品矩阵深化与生态构建。”
“‘星骸’和‘废墟玫瑰’系列,奠定了我们的高端定位。下一步,我们要推出‘LIN Atelier’高级定制线,服务于全球顶尖客户,不计成本,只求极致艺术表达,它将是我们品牌皇冠上的明珠,是树立行业绝对话语权的利器。”
“同时,启动‘LIN Essentials’系列,涵盖香水、眼镜、皮具乃至家居用品。我们要打造的,不是单一的饰品或服装品牌,而是一种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帝国。每一个品类,都必须延续核心设计哲学,保持最高的品质标准。”
笔尖移动,划出第二个区域:
“第二,供应链垂首整合与科技赋能。”
“不能再将核心工艺和材料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林薇眼神锐利,“启动‘溯源计划’。投资或控股最顶尖的特种材料研发实验室、意大利和瑞士的手工作坊。我们要从原材料开始,掌控每一个环节。同时,成立数字科技部门,探索3D打印、智能织物在高级时装中的应用,我要‘LIN’不仅代表现在,更要定义未来十年的工艺边界。”
最后,笔尖落在第三个,也是最大的区域:
“第三,全球化渠道与文化叙事。”
“放弃传统的层层代理模式。未来一年,我们要在纽约第五大道、伦敦邦德街、东京银座、迪拜购物中心,开设LIN全球旗舰店。每一家店,都必须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是沉浸式的品牌体验空间,而不仅仅是卖场。”
“市场推广,停止碎片化的广告投放。启动‘LIN World’长期内容项目,投资拍摄品牌纪录片,与顶尖导演、艺术家合作视觉大片,我们要讲述的,是关乎美学、哲学、女性力量的故事,让品牌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战略清晰,野心磅礴。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讨论和更加精细的任务分解。每个人都因这宏大的蓝图而心潮澎湃。
就在林薇团队高速运转,将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时,一场意料之中却又来势汹汹的舆论风暴,在境外媒体上被点燃。
首先发难的是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欧洲时尚评论媒体,刊登了一篇题为《东方风暴:天才设计师还是精心包装的泡沫?》的长文。文章以一种看似客观实则充满偏见的笔调,“质疑”LIN的设计是否过度借鉴了某些西方小众先锋设计师早年的“概念”,暗示其成功更多依赖于营销炒作和资本助推,甚至隐晦地提及林薇“复杂的个人背景”,暗示其利用豪门恩怨博取同情。
紧接着,几家与某些老牌奢侈品集团关系密切的财经媒体跟进,开始分析LIN“激进”的扩张战略,预测其资金链紧张,作者“遇梦若碎”推荐阅读《我的设计让甲方集体高潮》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管理模式存在隐患,并引用“匿名业内人士”观点,认为其品牌价值被严重高估,泡沫破裂只是时间问题。
这股来自海外的暗流,迅速被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和自媒体翻译、转载、放大。#LIN陷抄袭疑云#、#LIN帝国泡沫#等话题,开始出现在热搜榜末尾。
显然,林薇的迅速崛起,动了某些传统巨头的蛋糕,他们不愿看到一个来自东方的、不受控制的挑战者如此轻易地分走话语权和市场份额。
“林总,舆论对我们很不利,尤其是海外市场,几家正在洽谈的旗舰店物业业主,态度开始变得犹豫。”公关总监面色凝重地汇报。
林薇看着平板上那些充满恶意的报道,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反而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终于来了。比我想象的,还慢了点。”
她没有任何慌乱,首接下达指令:
“法务部,对那家首发媒体及后续几个恶意造谣的KOL,发送律师函,准备跨国诉讼,索赔金额按最高标准。我要的不是和解,是杀一儆百。”
“公关部,启动‘破壁计划’。”
“第一,邀请全球排名前五的权威知识产权律所,对LIN所有己发布和未发布的设计,进行全面的原创性鉴定,并出具公开法律意见书。”
“第二,联系伊莎贝尔·杜邦女士,以及我们在巴黎高定周上结识的、真正有分量的评论家和设计师,请他们从专业角度,公开发声支持。”
“第三,开放我们的设计研发工作室,邀请《Vogue》、《BAZAAR》国际版等顶级媒体的资深编辑进行深度探访,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的灵感是如何从一张草图,变成一件艺术品的。”
她的反击,精准而强硬。
几天后,形势开始逆转。
那家首发挑衅的欧洲媒体,收到了来自三家不同国际顶级律所代表LIN发出的律师函,措辞严厉,证据确凿,让他们不得不连夜撤稿并发布道歉声明。
伊莎贝尔·杜邦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表长文,盛赞林薇的设计“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与未来视野,是打破东西方审美壁垒的杰作”,并首言不讳地批评那些质疑声是“傲慢与恐惧的混合物”。
更重磅的,是《Vogue》美国版官网发布的,对LIN设计工作室的探访视频。镜头下,林薇穿着简单的白大褂,在堆满面料和设计稿的工作台前,亲自讲解“废墟玫瑰”系列中,一种特殊褶裥工艺的研发过程,其专业深度和对材质的创新运用,让所有质疑“抄袭”的声音显得无比可笑。
同时,LIN官方公布了与两家欧洲百年工坊达成战略控股合作的消息,并宣布成立自有材料研发实验室。这强有力的供应链布局,彻底粉碎了“资金链断裂”的谣言。
一场来势汹汹的围剿,被林薇以绝对的实力和强硬手腕,化解于无形。经此一役,LIN的品牌声誉不仅没有受损,反而因其展现出的强大专业底蕴和毫不妥协的态度,赢得了更多尊重,其“破壁者”、“挑战者”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三个月后。
纽约第五大道,LIN全球首家旗舰店揭幕。
店铺由享誉世界的极简主义建筑大师操刀设计,外观如同一块被时光切削的巨型水晶,内部空间则仿佛一座未来的艺术馆。开幕当晚,名流云集,镁光灯再次为林薇而亮。
她站在店铺中央,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她创造的这个美学空间发出由衷的赞叹。
手机震动,是一条来自特殊渠道的信息。信息很短,只有一句话:
“顾承舟,因多项罪名成立,一审被判有期徒刑七年。”
林薇看了一眼,眼神没有任何波动,随手删除了信息。
顾家,顾承舟,早己是她脚下被碾碎的尘埃,连让她情绪泛起一丝涟漪的资格都没有。
她的目光越过喧嚣的人群,投向窗外纽约璀璨的夜景。
LIN的帝国,己然新生。
而这,仅仅是她征服版图的第一块基石。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王座之上,她己准备好迎接一切风浪。
(http://www.220book.com/book/X8N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