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章:坏天气

小说: 小人物之怒   作者:安生日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小人物之怒 http://www.220book.com/book/X8OD/ 章节无错乱精修!
 小人物之怒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小人物之怒最新章节随便看!

帅哥爆照区 (帅不是容貌,是扰乱物理法则的磁场)

美女爆照区 (您投半张影,我捐一斛诗,共造电子蝴蝶梦)

——————————

这雨,下得极其耐心。午后最先到来的,并非雨水本身,而是一种弥漫在空气里的、饱含水分的沉默。天空并非乌云密布,而是呈现出一种均匀的、毫无层次的铅灰色,像一块浸透了水的巨大毛毡,低低地压在城市的天际线上。风也停了,不是那种暴风雨前的死寂,而是一种更令人不安的、黏稠的凝滞。街道上的声音变得古怪而遥远,汽车的引擎声、偶尔的喇叭声,都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传来的,失去了所有的棱角和生气。这是一种能渗透进骨缝里的潮湿,它让墙壁渗出细密的水珠,让书本的纸张变得绵软无力,也让人的思绪如同陷在泥沼里,迟缓而沉重。

他——在这个故事的开端,我们或许尚且不能称他为“哈奇”,那是一个过于平凡、带有烟火气的名字;更合适的,是那个只存在于加密档案和极少数活人记忆中的代号,“幽灵”——正站在“蓝星汽车旅馆”二楼一间客房的门内。这旅馆的名字带着一种美国小镇特有的、近乎悲凉的乐观主义。它不指望你能看到真正的蓝色星辰,只祈求你房间里的灯泡是亮的,床单看起来是白的。房间里的气味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劣质消毒水试图掩盖陈年烟味和地毯下霉菌的徒劳努力,再加上空气清新剂那股甜得发腻的人工花果香,共同构成了一种属于临时栖身之所的、无法归属的气味。湿气是无孔不入的,它能让你感觉自己的衣服永远也晾不干,皮肤上总附着一层看不见的、令人不快的黏腻。

走到窗前,老旧窗框的油漆己经剥落,露出底下颜色更深的木头。窗玻璃不算干净,蒙着一层城市生活特有的微尘。他的目光穿过这层薄薄的阻碍,落在窗外那条算不上街道的后巷。巷子的一侧是旅馆斑驳的红色砖墙,另一侧则是一家当铺和一家招牌坏了一半的“梦幻剧场”脱衣舞俱乐部。当铺的铁栅栏后,一些电钻、吉他、镶着假钻石的手表静静地陈列着,每一件物品背后都可能是一个破碎的故事。俱乐部的霓虹灯在灰白的天光下黯然失色,像个浓妆艳抹却疲惫不堪的妇人,在午后打着一个不体面的哈欠。几个行人缩着脖子,步履匆匆,他们的身影在潮湿的空气里显得模糊而单薄,仿佛随时会被这沉重的天气压垮。

这种天气,总是不由分说地把他拽回记忆的深处,拽向伦敦。不是游客们趋之若鹜的、有着大本钟和红色巴士的伦敦,而是东区码头附近,在浓雾尚未被法律驱散的年代里,那些湿滑的鹅卵石街道。记忆的碎片带着特定的嗅觉触感:泰晤士河退潮时河泥的腥气,老砖墙缝隙里苔藓的阴湿,还有廉价杜松子酒混杂着汗液的味道。他记得一次任务,目标是一个躲在狭小公寓里的告密者。那晚的雾浓得化不开,煤气灯的光晕在雾中只能照亮脚下方寸之地。他悄无声息地解决目标,离开时,皮鞋踩在湿漉漉的石子上,发出轻微的吧唧声。那声音在空旷的巷子里显得异常清晰,又迅速被浓雾吞噬。那种彻底的孤独感和剥离感,与此刻站在这间北美汽车旅馆房间里的感觉,何其相似。他像一个永恒的局外人,透过一层看不见的屏障,观察着一个与他无关的世界。他轻轻呼出一口气,气息在冰冷的窗玻璃上留下一小片转瞬即逝的白雾,将窗外扭曲的街景变得更加朦胧。

对天气的首觉,早己超越了经验的范畴,成为一种近乎野兽般的本能。这本能曾数次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他能在晴朗的天空下嗅出远方暴雨的气息;能在喧嚣的市集中感知到某道目光瞬间的凝固;能在死寂的夜晚听出不同于风声的、刻意压低的呼吸。此刻,他的每一寸皮肤都在向他发出信号:一场像样的雨即将来临,不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而是能冲刷一切、让城市暂时停摆的倾盆大雨。这很好。雨水是天然的盟友,它能模糊视线,掩盖声音,冲淡气味。一场大雨,往往意味着行动的成功率会增加几分,也意味着事后“清洁”工作的省力。然而,今天,这种对天气的确信,并没能带来往常那种掌控感。相反,一种更深沉、更难以名状的不安,像这房间里的湿气一样,缠绕着他,挥之不去。

任务本身并不构成压力。目标,列夫·安东诺夫,一个前情报分析师,因贪欲或恐惧出卖了一些据说是“敏感”的信息,然后像许多叛徒一样,选择躲在这个以多雨和文艺气息闻名的西海岸城市,试图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档案照片上的他,面容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清瘦和一丝挥之不去的焦虑,但最近监视报告里的照片,却显示他在本地的农贸市场买菜时,脸上竟也带着些许寻常市民的平和。简报评估风险为“中等”,这意味着安东诺夫并未受到严密的专业保护,更像是一只惊弓之鸟,靠着侥幸和一点点可怜的伪装技巧活着。对“幽灵”而言,这理应是一次简单的、近乎程式化的任务:确认、接近、清除、消失。如同他过去执行过的许多次任务一样。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如同”上。那种周而复始带来的、深入骨髓的厌倦,最近正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它像一种缓慢发作的毒药,侵蚀着他的专注力。每一次扣动扳机,每一次让一个生命无声消逝,似乎都在他灵魂的某个角落积累下一层薄薄的灰尘。这灰尘如今己厚得让他看不清自己最初的模样。他是为了什么而挥舞这柄屠刀?为了某个宏大的、他从未真正相信过的“秩序”?为了“理发师”组织支付的那些源源不断、却无法真正消费的巨额酬金?还是仅仅因为,除了这个,他早己不会做、也不能做任何其他事?这种存在主义式的困惑,在以往会被他强行压制,用严格的纪律和机械的行动流程来掩盖。但此刻,在这坏天气的催化下,它们如同地下室里的霉菌,不受控制地蔓延开来。

离开窗前,坐到那张弹簧有些塌陷的单人床上。床垫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呻吟。他打开放在床边的那个黑色尼龙行李袋,袋子上没有任何标识,磨损得恰到好处,既不过于崭新引人注目,也不过于破旧显得可疑。里面的物品寥寥无几,但每一件都有其精确的用途和位置。几件颜色低调、材质普通的换洗衣物,可以让他融入大多数场合而不被记住。一套伪造得天衣无缝的证件,护照、驾照、信用卡一应俱全,上面的名字是“迈克尔·柯林斯”,一个和他面容一样毫无特色的名字。然后,是那些真正的“工具”。他用一块柔软的麂皮,开始例行公事般地保养它们。先是那把HK P7手枪,枪身紧凑,线条流畅,像一件精密的工业艺术品。他熟练地拆解、擦拭、上油,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轻柔,充满了一种近乎宗教仪式的专注。金属部件反射出屋顶灯管冰冷的光,也映出他毫无波澜的眼眸。接着是那把战斗刀,刀身经过哑光处理,不会反光,刀刃在指尖轻触下传来锋利的寒意。这些物件在他的手中是如此的驯服,它们是死亡的高效传递者,却也是他在这混乱世界上唯一能够完全掌控的东西。这种掌控感,是他对抗内心那片虚无的脆弱盾牌。

不禁想起上一次任务,在地中海沿岸阳光灿烂的尼斯。目标是一个过着奢华生活的军火商,身边总围绕着保镖和美女。他在人头攒动的盎格鲁街,借着游客的掩护,用一根淬毒的细针完成了任务,军火商像突然晕厥一样倒下,没有引起任何骚动。他则像一滴水汇入大海,瞬间消失在狂欢的人潮中。完美。无可挑剔。然而,事后“理发师”——那个永远通过加密频道与他联系、声音如同经过精密调校的仪器般毫无感情起伏的男人——给出的评价却只有一句:“过于干净了。下次,留下一点无关紧要的痕迹,一个模糊的监控背影,或者一个无法追踪的鞋印。绝对的完美,本身就是一种异常。” 他当时感到一丝不解,甚至有些恼怒。现在,在这潮湿的房间里,他似乎有些明白了。“理发师”要的不是一个完美的杀手,而是一个看起来“合理”的杀手。一个真正的幽灵,应该留下一点点属于人类的破绽,才能更好地隐藏其非人的本质。这个认知,让他感到一种更深的寒意。

窗外,期待己久的转折终于到来。一滴得近乎沉重的雨点,挣脱了所有的束缚,精准地砸在窗玻璃的正中央,发出清晰而孤独的“嗒”的一声。仿佛一个信号。紧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起初还能分辨出个体,很快便连成了线,最终汇成了铺天盖地的雨幕,猛烈地冲刷着整个世界。雨声哗哗作响,掩盖了所有其他的声音,旅馆、当铺、俱乐部、行人……一切都在这片灰蒙蒙的水幕中失去了清晰的轮廓,融化为一片混沌的背景。

完成了最后的检查,将武器稳妥地藏入腋下的枪套中。那熟悉的重量压在肋骨上,是一种沉甸甸的提醒。他穿上那件毫无特征的深色防水夹克,拉链拉到顶,遮住了下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平静得可怕的眼睛。他提起行李袋,没有回头再看这个短暂的容身之所一眼。它和成千上万个类似的房间一样,只是他无尽旅途中的一个逗号,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地方。

打开房门,走廊里空无一人,只有昏暗的灯光和更浓重的霉味。他走入走廊,脚步声被厚重的地毯吸收。下楼,穿过空荡荡的大堂,那个昏昏欲睡的前台职员甚至没有抬头看他一眼。他推开旅馆的玻璃门,一股夹杂着雨丝的冷风立刻扑面而来。

步入了雨幕之中。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肩膀,冰冷的感觉让他精神一振。他沿着人行道不紧不慢地走着,像一个下班回家的普通职员,融入了这座被雨水笼罩的城市。他的工作,总是在这样的天气里开始。但这一次,在密集的雨点声中,他仿佛听到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发出了细微的、即将断裂的声音。坏天气来了,而这一次,它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任务的掩护。



    (http://www.220book.com/book/X8O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小人物之怒 http://www.220book.com/book/X8O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