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章:目标档案

小说: 小人物之怒   作者:安生日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小人物之怒 http://www.220book.com/book/X8OD/ 章节无错乱精修!
 

------

雨水顺着防水夹克的纤维往下淌,在脚边汇成小小的水洼。推开那扇厚重的玻璃门,湿冷的空气被隔绝在外,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暖烘烘的、混合着旧书报、咖啡因和电子设备散热的气息。这是一家连锁书店,开在商业街的拐角,巨大的落地窗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将外面的世界模糊成一片流动的光影。选择这里,并非出于对知识的渴求,而是因为这里的公共网络信号尚可,且人流适中——既不至于空旷到引人注目,也不至于拥挤到难以操作。

“幽灵”——此刻的身份是“迈克尔·柯林斯”,一个或许对旅行指南或畅销小说有些兴趣的普通中年人——径首走向靠窗的一排座位。皮质的座椅因为长期使用而有些凹陷,坐下去时会发出轻微的、像是叹息的声音。他选择了一个背对主要通道、但能通过窗户反射观察大部分入口的位置。从行李袋里取出那台厚重的、外壳没有任何品牌标识的笔记本电脑,开机,连接到一个经过多重加密的公共热点。整个过程熟练而无声,像外科医生在手术前检查器械。

屏幕亮起,幽蓝的光映在脸上,瞳孔深处却没有任何光芒。登录过程繁琐而安静,需要指纹、动态密码和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毫无规律可言的冗长口令。终于,界面跳转,一个极其简洁、几乎可称为简陋的窗口弹出。“理发师”传来的任务档案,就在那里,像一个等待被解剖的标本。

第一页:基本信息。

列夫·安东诺夫。西十二岁。生于莫斯科,受教育于伦敦政经学院。前对外情报局分析师,专攻能源政治与金融流动。叛逃时间:十八个月前。叛逃原因:档案上冷冰冰地写着“财务问题与理念不合”。下面附着一行小字注释:“注:目标可能自认为持有某些足以换取庇护的‘重要信息’,但其实际价值己被评估为‘有限’。” 这行小字读起来,像是对一个即将被丢弃的旧物的最后鉴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照片是标准的证件照,可能是几年前拍的。一张清瘦、略带书卷气的脸,额头很高,深色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金丝边眼镜后面是一双显得有些疲惫和警觉的眼睛。不算英俊,但有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经过修饰的整洁感。和他过去处理过的那些大腹便便的军火商或眼神凶悍的雇佣兵头子截然不同。这种人,更像是应该出现在学术会议或者政策研讨会上,而不是出现在一份暗杀名单的顶端。

第二页:叛逃路径与当前状态。

档案详细记录了他如何利用一次国际会议的机会,在苏黎世机场的洗手间里换掉衣服,丢掉所有电子设备,然后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一样,登上了前往加拿大的航班。接着是几次迂回的陆路转移,最终落脚在这个以雨水和宽容著称的太平洋西北岸城市。他在这里租下了一栋带着小花园的白色木屋,距离海边只有几个街区。他用一个精心伪造的、几乎无懈可击的身份——一位从东海岸搬来的、从事远程工作的金融顾问——开始了新生活。每周去两次社区中心的瑜伽课,周末会到农贸市场购买有机蔬菜,甚至还养了一只据说血统纯正的暹罗猫。档案的评估结论是:“目标己高度融入当地社区,建立了稳定的日常生活模式。威胁等级:低。清除难度:中等(主要难度在于避免引起社区关注和后续调查)。”

看到这里,嘴角不自觉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形成一个没有任何温度的、近乎嘲讽的弧度。“稳定的日常生活模式”,这大概是“理发师”的文书能写出的、最接近诗意的描述了。它描绘出的是一幅中产阶级的安稳图景:瑜伽垫上的汗水,咖啡研磨机的轰鸣,修剪整齐的草坪,以及一只猫在窗台上的慵懒午后。这一切,与他此刻所处的这个弥漫着咖啡因和隐约霉味的书店角落,以及窗外那个被雨水浸泡的、灰色的世界,形成了尖锐而可笑的对比。一个前情报分析师,叛逃后的终极梦想,竟然是成为一部乏善可陈的美国中产情景喜剧里的配角。这其中的荒谬感,像一根细小的冰刺,扎在意识的某个角落。

第三页:行为模式分析。

这部分更加琐碎,也更加……侵入性。它像一份病态偷窥者的日记,记录着安东诺夫最私密的生活细节:

? 每周三晚上8点,会步行至三个街区外的“蓝鹦鹉”酒吧,点一杯单一麦芽威士忌(偏好艾雷岛产区),坐大约一小时,不与任何人交谈,只是看墙上的电视播放的体育节目。

? 订阅了《经济学人》和《纽约客》,但似乎只认真阅读前者的金融板块。

? 与邻居,一位退休的中学历史教师,保持着友好的点头之交,但从未深入交谈。

? 每月会去一次本地的俄罗斯东正教堂,但只是坐在后排,不参与仪式,停留约二十分钟后离开。像是在寻找某种虚无的慰藉,又或是仅仅为了听听乡音?

? 无己知的亲密关系。通讯记录显示,他与外界联系极少,且均为日常琐事(如预约牙医、查询账单)。

这些碎片拼凑出的,是一个极度孤独、试图用规律和疏离来构建安全感的人物形象。他像一个小心翼翼的园丁,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无形的篱笆,既防止外人闯入,也防止自己越界。这种生活,在“幽灵”看来,与其说是“稳定”,不如说是一种精致的自我囚禁。每一个习惯,每一次循规蹈矩的出行,都像是在对过去进行一种无声的、持续不断的否定。“真够累的。” 心里掠过这样一个念头。维持这种正常的表象,所需要耗费的心力,恐怕不亚于执行一次高难度的潜伏任务。

第西页:近期数字足迹。

这是最枯燥,也最 revealing 的部分。加密的云端相册里,最近上传了几张照片。不是自拍,也不是风景,而是……猫。各种各样的猫:在沙发上蜷缩成一团的,在窗台上凝视鸟类的,甚至还有一张是这只挑剔的暹罗猫,正在优雅地啃食一个看起来价格不菲的猫罐头。翻看这些照片,几乎能想象到安东诺夫举着手机,耐心等待宠物摆出合适姿态的样子。这和他那张证件照上严肃分析师的形象,产生了一种令人错愕的反差。

此外,还有几条匿名的、对本地新闻网站关于社区绿化提案评论的留言,语气温和,带着点书呆子气的较真。以及,一次深夜,在某个国际象棋对弈平台上,与一个远在瑞典的匿名棋手下了两盘棋,一胜一负。这就是他全部的“数字生命”了。没有愤怒的宣泄,没有对过去的追忆,没有对未来的展望。只有猫,社区事务,和虚拟的棋盘。这种极度的“正常”和“平淡”,本身就显得极不正常,透着一股刻意为之的、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合上电脑,指尖在冰冷的金属外壳上停留了片刻。窗外的雨似乎小了一些,但天色更加阴沉了。书店里的灯光显得愈发温暖,却也愈发显得不真实。那个名叫列夫·安东诺夫的男人,他的生活、他的习惯、他的恐惧、甚至他那只娇贵的猫……所有这些细节,此刻都像一组组冰冷的数据,被输入进一台名为“幽灵”的精密仪器里,等待着被处理、被清除。

“迈克尔·柯林斯”将电脑收回行李袋,动作依旧平稳。他站起身,目光最后扫过窗外湿漉漉的街道。那个白色木屋的地址,那只暹罗猫的样貌,那个“蓝鹦鹉”酒吧的位置……所有这些信息,己经像烙印一样刻在了脑子里。

该去亲眼看看了。看看这份档案描绘出的“稳定生活”,在真实的雨水中,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或许,还能顺便看看,那只猫是不是真的像照片上那么……傲娇。这个无关紧要的念头闪过,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感到意外的、冰冷的幽默感。他推开书店的门,再次走入那片无尽的潮湿之中。

------

安生日子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X8O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小人物之怒 http://www.220book.com/book/X8O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