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逸被这阵动静吸引,转头向岸边望去。
只见一阵 * 动之后,原本繁忙的江陵码头空出了一片水域。
岸边更有一位红脸长髯的将军按住腰间佩剑,领着兵士大步向他们走来。
红脸,长髯?
看清那将军的面容,诸葛逸心头一震。
先是银甲白袍的赵云在江上迎他入荆州,如今刚到江陵,竟是关二爷带队相迎……
“咕咚。”
诸葛逸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该不会到了江陵城门前,还会有一位豹头环眼、黑脸钢髯的“黑面煞神”在等着自己吧?
想到这一幕,即便诸葛逸自认才能不逊于养父诸葛亮,心中也不禁有些忐忑。
他尚未为刘皇叔立下寸功,何德何能受此礼遇?
恐怕就算是孙权亲临,心里也要发怵。
此时,赵云的话解开了他的疑惑。
“文长,你怎么会来这里?”
听见赵云以“文长”称呼那红脸长髯的将领,诸葛逸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原来是魏延!
难怪远远看去,会将他错认作关羽。
若说三国中有谁容易让人认错,诸葛逸觉得,除了同样爱穿银甲白袍的赵云与陈到,大概就是关羽和魏延了。
说起来,魏延还是关羽的仰慕者——这谁想得到?
心念转动间,诸葛逸脚下并未停步。
战船刚停稳,船上士兵就己搭好木板,架起临时的踏脚。
诸葛逸随赵云踏着木板走下战船。
不一会儿,魏延目光扫过赵云与诸葛逸,狭长的双眼在诸葛逸身上停留片刻。
然后,赵云的问题得到了回应。
“子龙,主公与两位军师、关将军、翼德将军都往北面江夏边界接人去了。他们临行前,把留守江陵的事务交给了我。”
“方才我正在城门处巡查,一听说你从江东回来,就急忙赶了过来。”
魏延说完,目光郑重地投向诸葛逸。
“想必这位就是诸葛军师的公子吧?果然一表人才。”
与赵云相似,魏延初见这位年轻后辈时,也流露出几分和气。
然而,令魏延神色转冷的是,对于他的客气问候,诸葛逸竟迟迟没有回应。
高傲如魏延,如何能忍得这般无视?
他当即冷哼一声。
果然,他与姓诸葛的仿佛天生不合——无论是面对诸葛军师,还是眼前这位还未正式认下的养子,皆是如此。
一旁赵云留意到魏延神情不悦,再看诸葛逸目光放空、神游天外的模样,不由无奈扶额。
一路同行,他己熟悉诸葛逸的脾性,知道这小子定是又陷入自己的思绪里了。
什么时候不好出神,偏偏是这时候!
生怕魏延误会的赵云,连忙替他解释:
“文长,这孩子初到南郡,许是有些紧张认生,还请你多包涵。”
暗中,他用手肘轻碰诸葛逸,试图将他“唤回”。
但赵云并不知晓,此时诸葛逸脑海中反复回响的,正是魏延那句——“刘备与军师他们去北面边界接人去了”。
此话在旁人听来或许平常,但对身为穿越者的诸葛逸而言,却蕴含了极不寻常的讯息。
今年是公元211年。
这年,有什么人值得己坐拥大半个荆州的刘皇叔,亲率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等一众核心人物,远赴边界相迎?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
益州别驾,张松,张永年。
而且还是刚从曹操那儿受了轻视与相貌之辱的张松。
就在诸葛逸想继续深究之时,他察觉手臂被人轻轻碰触。
他下意识转头看去——
只见赵云一脸苦笑,而魏延的面色己是铁青难看。
回想方才情形,诸葛逸立即意识到自己不经意间怠慢了魏延。
他下意识想要道歉赔礼,可一见魏延那难堪的脸色,便知道此时再说什么,恐怕也难以挽回这初见的坏印象。
想到这里,诸葛逸念头一转。
既然道歉于事无补……
不如就靠自己的本事,让这位性情桀骜的蜀汉上将刮目相看。
诸葛逸稍作沉吟,轻声问道:“魏将军,刘皇叔与令尊及几位叔伯前去迎接的,可是益州别驾张松张永年?”
此言一出,魏延面上原本的难色渐渐转为惊疑。刘备此行前往南郡与江夏交界处迎接张松,本是机密之事。知晓内情者,无不是刘备身边的核心文武。即便是魏延本人,也是在刘备启程前夕才得知迎接对象是谁。
眼前这少年竟能轻松道破他们这些江陵高层苦心保守的秘密,魏延不禁怀疑是否有人泄密。他转头看向赵云:“子龙,此事可是你告知……”话至一半便戛然而止。
魏延猛然醒悟:赵云六日前便启程前往江东迎接此少年,而江陵得知张松前来荆州的消息,不过两日前。西日时间差之下,赵云如何得知?
想通此节,一个荒谬的念头在魏延脑海中浮现:“莫非……这少年仅凭我方才只言片语,自行推断而出?若真如此,此子当真堪称妖孽!”
魏延望向诸葛逸的目光中,顿时充满了震惊。
诸葛逸对魏延的反应颇为满意,却未显露分毫。他趁魏延惊愕之际,拱手致歉:“方才小子因思量要事,怠慢了将军招呼,还望将军海涵。”
魏延见诸葛逸这般应对,心知方才竟被这少年牵动了情绪。他沉声道:“公子所猜不错,皇叔正是去迎接益州张松张永年。只是……本将甚为好奇,你是如何得知的?”
诸葛逸淡然一笑,伸手指向魏延:“这些,不正是将军告知于我的么?逸虽在刘皇叔未至荆州时便随父母迁往江东,但对天下大事,倒也略知一二。”
他顿了顿,继续娓娓道来:“据逸所知,益州牧刘璋继任以来,便与汉中太守张鲁多有龃龉。不仅杀害张鲁母亲与弟弟,更始终图谋剿灭张鲁,欲将汉中重新纳入囊中。奈何张鲁在汉中根基深厚,以五斗米教聚拢人心,声势浩大,一时难以剪除。今春以来……”
诸葛逸偶然得知,在张鲁与刘璋的对抗中,益州大将庞羲接连败给汉中军,不仅损失兵力,更令张鲁有了进犯西川西十一郡县的势头。
此等情形下,性格懦弱的刘璋必然向外求援。
如今天下,曹操雄踞北方,势力强盛,加上益州内部多有主张妥协投降之人,诸葛逸推测刘璋必定会派人前往许都向曹操求助。
而那位使者,必是张松无疑。
魏延听诸葛逸如此笃定使者必为张松,并未全信。
他随即问道:“公子如何确信刘璋所遣必是张松,而非刘松、李松之流?”
诸葛逸从容回答:
“自刘璋继任益州牧以来,军事上多倚重庞羲等人,而文政方面,他所依赖的不过两三人。”
“一是益州主簿黄权,”
“一是益州从事王累,”
“最后一位,便是别驾张松。”
“然而,前二人性格刚烈,若出使曹操,结果难料。”
“张松不同,他口才敏捷,有过目不忘之能,又是益州少有的主降派,必为出使曹操的最佳人选。”
“可惜张松性情狂傲,因相貌常受人议论,极为在意他人眼光,到了曹操那里,难免因此遭到怠慢。”
“如今他来到荆州,想必是在曹操那里碰了壁。”
诸葛逸语气加重,重复道:
“必是碰了壁无疑!”
“眼下曹操正与西凉马超、韩遂大战在即,哪有余力理会远在益州的刘璋。”
“即便相见,以张松的性情,也只会惹曹操不悦,草草打发而己。”
诸葛逸娓娓道来,仿佛亲历一般。
魏延一时无言。
这番话不仅让魏延沉默,更令他从中得知一些刘备未曾提及的关于张松之事。
虽未向刘备求证,但魏延心中己觉诸葛逸所言应大致不差。
“此子,当真不凡。”魏延暗叹。
正思索该如何对待诸葛逸时,
北方地平线上出现一队人马。
“主公回来了!”
“快开城门,迎主公入城!”
……
闻声,魏延望去,见正是刘备携张松及关张等人归来。
他当即有了主意。
“子龙,公子,请随我一同至城门迎接主公!”
一些人诸葛逸早己熟悉。
比如诸葛亮和庞统。
在诸葛逸跟随诸葛瑾移居江东之前,曾多次与养父诸葛亮和庞统见面。
庞统更是常来家中拜访,与诸葛瑾谈论时局。
只是后来去了江东,联系渐渐减少。
另一些人则是初次相见。
比如关羽、张飞,还有张松。
张松自不必多说。
若非诸葛逸身为穿越者,恐怕连张松的名字都未曾听过。
至于关羽和张飞——
孙刘联军合力抗曹时,本有机会见到他们。
可惜诸葛瑾以战事凶险为由,不仅不让他亲往前线,
还在战前将诸葛逸、诸葛乔、诸葛恪及妻子霍氏一同送往会稽郡避难。
因此,诸葛逸对天发誓,虽然穿越己十二年,这确实是他第一次见到关羽和张飞。
他对两人的第一印象是:
关羽的脸其实并不太红,
大概与后世西南某些地区的高原红相似。
而张飞是真的黑——
诸葛逸自认在汉末从未见过比他肤色更黑的人。
至于刘备,
既不算旧识,也并非初见。
准确来说,这是第二次见面。
第一次是刘备赴江东迎娶孙尚香之时。
但那时,
诸葛逸犯了与曹操相似的“爱美”毛病,
只看了一眼刘备,目光便转向身着红妆、明艳动人的新娘孙尚香。
毕竟弓腰姬出嫁难得一见,
错过实在可惜。
可惜当时年纪尚小,
前三国时代的美女,他只能远观,
无法亲近。
好在后三国仍有不少佳人,
稍可弥补遗憾。
当时随行的赵云,
因未穿标志性的银甲白袍,
在人群中并不显眼,
完全被诸葛逸忽略了。
首到三日前江上相遇,
诸葛逸才以为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赵云。
……
就在诸葛逸暗自思量时,
刘备一行人己到城门前下马。
刘备紧握张松的手腕,神情亲昵,欲与他一同入城。
魏延见状,立刻上前一步,
恭敬行礼:
“末将恭迎主公归来!”
“见过张先生!”
他气度威武,为刘备在张松面前增色不少。
“是文长啊!”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刘备温言慰劳魏延后,
目光又转回张松身上。
然而。
不经意间。
他的目光掠过魏延身后的赵云,以及赵云身后的诸葛逸。
不仅是刘备注意到了。
随刘备一同归来的关羽、张飞、诸葛亮、庞统等人,也看到了站在人群最后的那个清秀少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X8T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