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2章 残团重建与环首刀术的传授

小说: 大刀杀寇记   作者:新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刀杀寇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X9T9/ 章节无错乱精修!
 新南派的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旅部卫生队条件简陋,药品奇缺。军医给张大伦清洗了伤口,剔除了部分腐肉,重新包扎,但看着那依旧红肿流脓的创面,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声对陈雨霆说:“陈团长,张营长这伤,拖得太久了,感染很重。我们这里没有盘尼西林(青霉素),只有些磺胺粉,效果有限。能不能挺过来,就看他的造化了。”

陈雨霆看着昏迷中依旧眉头紧锁的张大伦,沉默地点了点头。他让李卫虎将自己那份干净的饮用水和一点点米粥留给看护的士兵,嘱咐他们细心照料。

小湖南的腿伤经过清理上药,情况稍好,但军医也告诫需要静养,否则容易落下残疾。小湖南一听就急了,挣扎着想下地:“团长,我没事,我能打仗!”

“躺下!”陈雨霆按住他,“养好伤才能多杀鬼子。这是命令。”

安顿好重伤员,陈雨霆开始着手213团的重建工作。旅长赵登禹兑现了承诺,但情况正如他所料,十分艰难。

兵员补充来了两百多人,几乎全是刚从河北、河南等地仓促征召来的新兵,面黄肌瘦,眼神里充满了茫然和恐惧,很多人连枪都没摸过。他们穿着五花八门的破烂衣服,有的甚至光着脚。看着这群乌合之众,再想想龙泉河边那些血战至死的老兵,陈雨霆心里沉甸甸的。

武器装备更是捉襟见肘。旅部军需官带着他们去领取装备,仓库里堆放着一些老旧杂乱的武器:汉阳造、老套筒,甚至还有清末的“单打一”,枪械保养状况极差,很多连膛线都磨平了。子弹每人只分到十五发,手榴弹平均两人一颗。唯一像点样的是两挺马克沁重机枪,但配件不全,备用枪管只有一根,子弹也只有可怜的两千发。至于迫击炮、步兵炮,想都别想。

“陈团长,就这些了,还是师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你们团上次在龙泉河打得狠,军座特意关照多给点,其他团还不如你们呢。”军需官摊着手,一脸爱莫能助。

陈雨霆没说什么,让李卫虎带人清点接收。他知道,抱怨没有任何意义。

团部设在一个被炮火部分摧毁的祠堂里。陈雨霆召集了目前团里仅存的几名军官:伤势未愈但坚持不肯离队的张彪(二营长),从医院跑回来的老刀(二营长,原三营长老刀在龙泉河断后时牺牲,由他接任),升任警卫排长的李卫虎,以及几个新提拔的连长、排长。这些军官,除了李卫虎等少数几人,也大多是火线提拔,缺乏指挥经验。

祠堂里气氛沉闷。张彪吊着胳膊,脸色因失血和愤怒而涨红:“团长,这他娘的打什么仗?就给这点破铜烂铁,还有那群连左右都分不清的新兵蛋子!鬼子再来,拿什么挡?”

老刀脸上的刀疤抽动着,闷声道:“没枪没炮,老子还有大刀!跟狗日的拼了!”

“拼?拿什么拼?”张彪吼道,“龙泉河我们一个整团都差点拼光!现在这点家底,够鬼子一顿炮轰吗?”

陈雨霆静静地听着他们发泄,没有打断。等声音稍歇,他才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说完了?”

众人安静下来,看向他。

“抱怨,解决不了问题。上面不给,我们就自己想办法。”陈雨霆走到祠堂中间,那里用泥土简单堆砌了一个保定外围的地形沙盘,“武器差,兵员新,这是事实。但仗,还是要打。”

他指着沙盘上敌我交错的位置:“鬼子第二十师团主力正在猛攻我方外围阵地,压力巨大。我们团暂时被列为预备队,但以目前的战况,顶上去是迟早的事。我们可能只有几天,甚至更短的时间来整训。”

“几天?几天能干什么?”一个刚提拔的年轻连长嘟囔道。

“几天时间,教他们如何活下来,如何更有效地杀死敌人。”陈雨霆的目光扫过众人,“从今天起,取消一切不必要的操课。训练内容只有三项:第一,熟悉手中武器,哪怕是烧火棍,也要知道怎么打响,怎么上刺刀;第二,体能和战场规避动作,学会怎么在炮火和子弹下活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白刃格斗。”

“白刃格斗?”几个军官面面相觑。虽然29军以大刀闻名,但系统训练白刃战,尤其是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内,听起来有些不切实际。

“对,白刃格斗。”陈雨霆肯定地说,“我们的弹药支撑不了一场高强度的防御战。最后解决问题的,很可能还是刺刀和大刀。我要在最短时间内,让这些新兵至少掌握最基本的保命和杀敌技巧。”

他看向李卫虎:“卫虎,你负责挑选一批有武术底子或者身手敏捷的老兵和士官,组成教官队。我亲自编写训练纲要,你来执行。”

“是!”李卫虎挺身领命。

陈雨霆又对张彪和老刀说:“张彪,你伤没好,负责监督后勤和工事修缮,组织民夫加固我们的防御阵地。老刀,你带还能动的老兵,负责新兵的武器熟悉和基础战术动作训练,重点是土工作业和利用地形。”

命令下达,整个213团残部和新兵们立刻高速运转起来。祠堂外的空地上,很快响起了杂乱的枪栓拉动声和军官们的呵斥声。新兵们笨拙地摆弄着手中的老枪,学习如何装弹、瞄准、击发。更多的人则在老兵的带领下,挥舞着铁锹和镐头,拼命挖掘战壕、修筑机枪巢和防炮洞。

陈雨霆没有待在团部,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训练场上。他首先让李卫虎将挑选出来的五十多名教官集合起来。这些人是重建后213团白刃战能力的种子。

训练从最基础的开始。陈雨霆没有一开始就教复杂的刀法,而是强调步法和身法。

“都看着我!”陈雨霆手持环首刀,站在空地中央,“白刃战,不是比谁力气大,比的是谁更稳,更快,更狠!下盘要稳,就像生根在地上!”他演示着基本的弓步、马步,以及如何在移动中保持重心。

“面对刺刀,不要慌!看清楚他的来势!”陈雨霆让李卫虎手持一支上了木质训练刺刀的步枪,向他突刺。在刺刀即将及体的瞬间,陈雨霆脚步微微一错,身体侧转,环首刀贴着枪身向外一拨,同时顺势前踏,刀尖首指李卫虎的咽喉。动作快如闪电,干净利落。

“看清楚没有?格、挡、劈、刺,动作要简洁,目的只有一个——杀死敌人!”陈雨霆反复演示着几个最基本的应对刺刀的动作,以及如何利用环首刀比步枪加刺刀更短、更灵活的特点,进行近身缠斗。

他特别强调了配合。“两个人一组,背靠背!不要落单!互相掩护侧翼和后背!”

教官们看得目不转睛,他们大多是老兵,经历过白刃战,但从未见过如此系统、高效,甚至带着某种残酷美感的刀法。陈雨霆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经过千锤百炼,没有任何多余的花哨,只有致命的效率。

接下来的几天,训练场上从早到晚都回荡着喊杀声、木刀木枪的碰撞声以及教官们的纠正声。陈雨霆亲自下场,一个组一个组地指导,纠正他们的动作。他要求极其严格,一个步法错误,或者格挡动作不到位,都要反复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

新兵们起初很不适应,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身体瘦弱的新兵,端着沉重的步枪练习突刺,没几下就手臂酸软。但看到团长亲自示范,看到那些凶神恶煞的教官们(很多身上还带着伤)也练得汗流浃背,他们也只能咬牙坚持。

训练间隙,陈雨霆会让教官和老兵们给新兵讲述龙泉河战斗的经历,讲述那些牺牲的战友是如何用大刀和刺刀与鬼子搏命的。真实的战斗故事,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更能激发这些新兵的血性。

“鬼子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捅一刀照样死!”一个老兵指着自己胳膊上的伤疤,“怕个球!就当是杀畜生!”

小湖南腿伤好了一些,能勉强走动了,他也来到训练场,坐在一边,看着大家训练。有时他会忍不住比划几下,回忆着自己捅死那个鬼子兵时的感觉。

几天高强度训练下来,效果是显著的。虽然新兵们的技战术水平依然很低,但至少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茫然无措,眼神里也多了一丝狠厉和决绝。他们学会了如何快速装弹射击(尽管子弹珍贵,实弹射击很少),如何在战场上匍匐前进和利用弹坑,更重要的是,他们初步掌握了用刺刀和大刀进行搏杀的基本技巧,以及团队配合的意识。

这天下午,训练刚刚结束,士兵们正准备解散吃饭,旅部通信兵骑马疾驰而来,带来了新的命令。

“陈团长,旅座命令!你部即刻接防城西小王庄阵地!原守军伤亡过大,撤下来休整!鬼子可能随时发动进攻!”

命令来了。比预想的还要快。

陈雨霆接过命令,看了一眼,神色平静。他转身,对刚刚结束训练、浑身汗水和泥土的官兵们喊道:“全体集合!”

士兵们迅速列队,虽然队形还不够整齐,但一股肃杀之气己经开始凝聚。

陈雨霆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稚嫩或沧桑的脸,扬了扬手中的命令:“命令下来了!接防小王庄!鬼子,就在前面!”

没有慷慨激昂的动员,只有最首接的事实。

“检查武器弹药!一小时后出发!”

士兵们沉默地散开,迅速行动起来。擦拭枪支,整理行装,将分到手的少量子弹和手榴弹小心收好。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陈雨霆走到祠堂角落,拿起那柄陪伴他经历龙泉河血战的环首刀。他轻轻抚过刀身上细小的缺口,用磨刀石仔细地打磨着卷刃的地方。刀锋在磨石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映照着他冷静而坚定的眼神。

新的战斗,即将开始。重建的213团,这把刚刚淬火、尚未完全成型的战刀,即将迎来又一次残酷的考验。



    (http://www.220book.com/book/X9T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刀杀寇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X9T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