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磨刀霍霍

小说: 血铸山海关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血铸山海关 http://www.220book.com/book/XAB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派的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共产党方面传来的电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奉天高层内部激起了一圈不大不小的涟漪。张学良对此事的冷处理,让黄显声、王以哲等核心人员松了口气,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应对小鬼子的威胁,不想节外生枝。而消息在严格控制下的小范围“泄露”,也确实起到了一些微妙的作用,至少让南京方面安插在奉天的一些眼线紧张了一下,消息传回南京,想必也能让老蒋在琢磨“攘外必先安内”时,多一分顾忌。

进入十月中下旬,北方的秋意更浓,早晚呵出的气己经带了白雾。奉天城内外,一种大战将至的紧迫感,压过了季节带来的萧瑟。

敌后突击队的袭扰行动依然在继续,但效果似乎不如之前那么显著了。小鬼子的应对变得更有章法,他们加强了铁路沿线重要节点的守备力量,增加了巡逻队的数量和频率,甚至在部分路段设置了埋伏。突击队几次行动都遭遇了顽强抵抗,虽然自身损失不大,但战果寥寥,有一次还差点被包了饺子,靠着一股狠劲和熟悉地形才突围出来。

“司令,鬼子学精了。”王以哲拿着最新的战报,向张学良汇报,“他们现在把铁路分成段,每段都有快速反应的机动部队,我们一炸,他们很快就到,修复速度也快。再想取得大的战果,难度增加了不少。”

张学良看着地图,眉头微蹙。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任何战术一旦被对手熟悉,效果就会打折扣。“告诉突击队,改变策略。减少对固定铁路线的攻击,转向更灵活的目标。鬼子的仓库、兵站、通讯线路,甚至落单的运输车队、小股的征粮队,都可以打。重点是持续制造混乱,消耗他们的兵力和精力,而不是追求一两次大的破坏。另外,让他们注意搜集鬼子兵力调动和部署的情报,这比炸一段铁路更有价值。”

“是!”王以哲领命,“还有,司令,根据突击队传回的情报,以及我们其他渠道的消息,鬼子在辽阳、鞍山一带的兵力似乎在集结,有向奉天方向运动的迹象。而且,他们调来了新的炮兵部队。”

张学良的心沉了一下。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小鬼子在稳定了北线(黑龙江)和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后方袭扰之后,看来是准备对奉天这个钉子户,发动新一轮的、更猛烈的进攻了。

“看来,上次没把奉天打下来,小鬼子很不甘心啊。”张学良冷笑一声,“也好,正好检验一下我们这几个月的成果。”

他立刻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张作相(己从吉林前线赶回)、黄显声、王以哲等军政要员齐聚指挥部。

气氛凝重。

“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张学良开门见山,“鬼子新一轮的进攻,很可能就在这几天。规模会比上一次更大,手段也会更狠辣。我们不能再像上次那样,单纯依靠城墙和巷战被动防御了。”

张作相捻着胡须,面色严肃:“汉卿说得对。上次我们能守住,有运气成分,也有鬼子轻敌的因素。这次他们是有备而来,炮火肯定会更猛烈,说不定还会动用飞机轰炸。我们的工事虽然加固了,但恐怕经不起长时间的饱和轰击。”

“所以,我们要改变打法。”张学良走到地图前,“不能把所有兵力都摆在城里挨炸。我们要建立梯次、纵深的防御体系。”

他指着地图上奉天城外围的几个点:“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构筑前沿支撑点。不用放太多兵力,一个连,最多一个营,配备足够的机枪和迫击炮。他们的任务不是死守,而是迟滞鬼子进攻速度,消耗其有生力量,摸清其主攻方向。一旦压力过大,可以相机撤回主阵地。”

他又指向城墙和城内预设的巷战区域:“主阵地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防炮洞和隐蔽部的建设,要能顶住大口径火炮的轰击。城内,继续完善巷战工事,把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变成堡垒。我们要让奉天城,变成吞噬鬼子兵力的泥潭!”

王以哲补充道:“教导总队可以作为总预备队,部署在核心区域,随时准备增援关键方向,或者对突入城内的鬼子实施反冲击。”

黄显声也说道:“警务总队和民兵自卫队,负责维持城内秩序,救护伤员,扑灭火情,同时严防鬼子特务和内应作乱。”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完善着防御计划。思路很明确:不再困守孤城,而是以城池为依托,将防御纵深前推,用灵活机动和层层抵抗,来应对鬼子的优势火力。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张作相提醒道,“我们的弹药,特别是炮弹和重机枪子弹,库存不多了。兵工厂那边,虽然恢复了一些生产,但远远跟不上消耗。”

这是最致命的短板。没有弹药,再好的战术也是白搭。

张学良沉默了片刻,说道:“我己经让陈副官动用一切关系,通过海路和陆路,从关内和香港等地高价购买弹药,但远水难解近渴。眼下,只能省着用。传令各部队,没有命令,不准随意开炮。重机枪点射为主,节省子弹。要把每一发子弹,都用在刀刃上!”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色:“另外,通知后勤部门,把库存的那些老旧、型号不一的弹药都清点出来,分发下去。哪怕准头差些,关键时刻也能听个响,壮个胆!告诉弟兄们,这次战斗,可能会比上一次更苦,更残酷!要有心理准备!”

会议结束后,整个奉天城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部队频繁调动,进入预设阵地。工兵和征调的民夫冒着寒风,拼命加固工事,挖掘防炮洞。百姓们也被告知可能面临的严峻情况,开始囤积饮水、食物,准备应对可能的长期围困和轰炸。

东山嘴子教导总队的气氛更是紧张到了极点。王以哲知道,这支倾注了少帅和他大量心血的部队,即将迎来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真正考验。他取消了所有非必要的训练,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临战准备中:检查武器弹药,熟悉防御区域地形,进行战前动员,反复演练增援和反冲击的战术动作。

张学良几乎每天都泡在一线和东山嘴子。他穿着和士兵一样的棉军装,查看工事构筑情况,询问士兵们的困难和想法。他甚至亲自钻进低矮潮湿的防炮洞,体验里面的环境。

“洞挖深点,顶部加固,最好用木头和铁轨撑一下。”他对工兵连长说,“里面铺点干草,条件允许的话,弄点防潮的油布。弟兄们要在里面待很久,不能没被炸死先病倒了。”

看到有的士兵情绪紧张,他还会开几句生硬的玩笑:“怕啥?小鬼子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挨了枪子照样完蛋!咱们这几个月可不是白练的,正好拿他们试试刀快不快!”

他这些看似随意甚至有些笨拙的举动和话语,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队的紧张情绪。士兵们看到少帅和他们在一起,心里踏实了不少。

与此同时,黄显声的警务系统也开足了马力。趁着战前最后的平静,他又秘密逮捕了几个与外界有可疑联系、可能成为内应的人,进一步肃清了内部。对杨宇霆和常荫槐的看守也加强了一倍,确保万无一失。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紧张混合的味道。奉天城,如同一张逐渐拉满的弓,弦己绷紧,箭在弦上。

十月二十八日,清晨。薄雾笼罩着奉天周边地区。前沿观察哨发回紧急报告:小鬼子的先头部队,己经出现在浑河以南,正在架设浮桥,大批步兵和炮兵正在集结!

消息传来,指挥部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张学良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接通了各主要防御部队。

“各部注意,我是张学良。”他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传达到前沿阵地、城墙守军、炮兵阵地以及东山嘴子的预备队。

“鬼子来了。和上次一样,他们想把我们赶尽杀绝,想占领我们的家园。”

“但这次,我们和上次不一样!我们有了更坚固的工事,有了更充分的准备,有了经历过血火考验的弟兄!”

“我知道大家很紧张,我也紧张。但怕没有用!我们身后就是奉天城,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我们没有退路!”

“废话不多说!我只要求你们做到三点:第一,服从命令,听指挥!第二,节省弹药,瞄准了打!第三,人在阵地在!就算死,也要面朝前倒下!”

“各就各位,准备战斗!”

放下电话,指挥部里只剩下各种通讯器材的滴答声和军官们压低声音下达命令的声音。

张学良走到观察口,举起望远镜望向南方。薄雾正在渐渐散去,远处的地平线上,似乎有尘土扬起。

他知道,考验的时刻,终于到了。这一次,他和他麾下这支初步改造过的东北军,能顶住吗?

他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来吧!”他对着南方,无声地说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XAB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血铸山海关 http://www.220book.com/book/XAB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