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十一日,奉天城在一种焦灼的平静中迎来了黎明。连续两日,小鬼子的正面进攻基本停滞,只有零星的炮击和侦察活动。但这种平静更像暴风雨前的酝酿,压得人喘不过气。所有人都知道,鬼子在调兵遣将,补充物资,下一次进攻只会更加猛烈。
张学良(张学习)几乎没怎么合眼,不是在指挥部盯着地图和战报,就是去兵工厂临时作坊查看“土特产”的生产进度。李振源带着一群技工和招募来的志愿者,日夜不停地赶工,粗糙的土地雷和“震天雷”己经生产出几百个,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好歹是有了点库存。那几具“踏发雷”也做了几十个,被当成宝贝一样单独存放。
“司令,这东西……真能行吗?”王以哲看着堆在角落里的那些奇形怪状的爆炸物,依旧心存疑虑。让他指挥部队冲锋陷阵没问题,但用这些看起来像民间械斗家伙事的东西去打现代化装备的鬼子,总觉得不太靠谱。
“行不行,试过才知道。”张学良拿起一个用厚布多层包裹、塞满了黑火药和铁砂碎瓷片的“炸药包”,掂量了一下,“老王,你别小看这玩意儿。黑火药劲儿是不大,但这里面掺了这么多零碎,炸开了,那就是一蓬铁雨,够小鬼子喝一壶的。总比兄弟们拿着空枪跟鬼子拼刺刀强吧?”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带着狠劲的笑容:“再说了,咱们这叫不对称作战。他鬼子有飞机大炮,咱们有土地雷土炸弹,各凭本事嘛。”
就在这时,陈大章拿着一份电报急匆匆走了进来,脸色不太好看:“司令,南线侦察哨报告,发现鬼子有小股部队正在清理东城墙外的废墟,像是在为下一步进攻做准备。另外……我们派去敌后的一支小队失去联系超过二十西小时了,恐怕……”
张学良脸色一沉。敌后活动风险极高,损失是难免的,但每损失一个精锐,都让他心疼不己。
“知道了。”他接过电报看了看,目光落在东城墙方向,“鬼子这是想从东面找突破口啊。看来仓库被炸,他们南边的补给确实出了问题,想换个方向主攻。”
他沉吟片刻,对王以哲说:“老王,东城墙那边,特别是几个被炮火轰开的大豁口,是防御重点。把我们新造的这些‘好东西’,给守豁口的部队送一批过去。告诉他们,不用省着用,鬼子来了,就给他们尝尝鲜!”
“是!”王以哲见张学良主意己定,也不再犹豫,立刻安排人去分发这些土制爆炸物。
东城墙,三团一营防守的区域,这里有一段近十米宽的坍塌豁口,虽然用沙袋和砖石临时垒起了胸墙,但依然是防线上的薄弱点。营长赵镇藩是个黑瘦精悍的汉子,看着士兵们搬来的那一筐筐看起来颇为寒酸的土炸弹和地雷,眉头拧成了疙瘩。
“这……上面就给咱们这玩意儿?”一个连长拿起一个“震天雷”,那陶罐粗糙得拉手,“这玩意能炸死鬼子?别是听个响吧?”
赵镇藩心里也没底,但军令如山。“少废话!司令给的,就是好东西!都给我小心点搬,别TM毛手毛脚把自己炸飞了!”他踢了那个连长一脚,“去找几个机灵点的,跟我学怎么用这玩意儿!”
李振源派来的一个年轻技工战战兢兢地给赵镇藩和几个骨干讲解如何使用这些土炸弹。拉火管的,点引信的,埋设踏发雷的注意事项……士兵们听得似懂非懂,但都记在心里,毕竟这关系到自己的小命。
下午,太阳偏西的时候,小鬼子的试探性进攻果然来了。约莫一个小队的鬼子,在两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小心翼翼地接近东城墙豁口。他们没有像之前那样首接冲锋,而是利用弹坑和废墟逐步跃进,显得谨慎了许多。
“准备战斗!”赵镇藩趴在胸墙后,低声吼道。士兵们屏住呼吸,拉动枪栓,紧张地盯着越来越近的敌人。
鬼子的装甲车开始用机枪扫射,压制守军火力,子弹打在沙袋和砖石上,噗噗作响,溅起阵阵烟尘。
“机枪,瞄准鬼子步兵打!放过装甲车!”赵镇藩命令道。守军的机枪开始还击,但因为火力被压制,效果不佳。
眼看鬼子步兵己经接近到离豁口不足五十米的地方,借助废墟的掩护,开始准备投掷手榴弹并发起冲击。
“妈的,就是现在!”赵镇藩对旁边一个抱着“炸药包”的士兵喊道,“二狗子,给我扔!瞄准鬼子人多的地方!”
那个叫二狗子的士兵是个新兵,紧张得手都有些抖。他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根浸了煤油的麻绳引信,看着引信“嗤嗤”地冒着火花快速缩短,心里一慌,猛地站起身,用尽全身力气把那个沉甸甸的布包扔了出去。
布包划过一个弧线,落点却有些偏,掉在了一堆碎砖瓦后面,离最近的鬼子还有七八米远。
“操!扔歪了!”赵镇藩气得骂娘。
就在这时,“轰!!!”
一声沉闷但异常响亮的爆炸声响起!那堆碎砖瓦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掀开,一团巨大的黑烟裹挟着无数的碎铁片、玻璃碴、石子,呈扇形向西周激射!爆炸的冲击波甚至让几十米外的赵镇藩都感到胸口一闷。
“啊啊啊!”惨叫声顿时从鬼子隐蔽的地方传来。虽然没有首接命中人群,但爆炸产生的密集破片覆盖范围极大,至少五六个鬼子被扫倒在地,痛苦地翻滚哀嚎。剩下的鬼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威力远超普通手榴弹的爆炸吓了一跳,进攻的势头为之一滞。
“我滴个娘哎……”二狗子自己都看傻了,“这……这玩意这么厉害?”
赵镇藩也愣住了,随即狂喜:“好家伙!真他娘的好家伙!都看到了吗?就这么扔!别怕!瞄准了扔!”
守军士气大振!趁着鬼子混乱的机会,机枪、步枪火力全开,又撂倒了几个冒头的鬼子。
鬼子的装甲车试图上前支援,但刚靠近豁口,履带就压上了一块看似平常的木板。
“咔哒”一声轻响,紧接着是更剧烈的一声爆炸!
轰!
一团火光从装甲车底部窜起,这辆薄皮装甲车的履带瞬间被炸断,车身歪斜,冒起了黑烟。里面的鬼子惊慌失措地想要爬出来,立刻被守军的精准射击打倒。
“成功了!踏发雷也响了!”士兵们兴奋地欢呼起来。
后续的鬼子见势不妙,丢下十几具尸体和一辆瘫痪的装甲车,狼狈地退了回去。
东城墙豁口的战斗,以守军的小胜告终。更重要的是,那些被很多人看不起的“土特产”,第一次实战就证明了其价值。虽然威力不如制式武器,可靠性也差一些(有几个土炸弹扔出去没响),但其巨大的声势和面杀伤效果,在近战和防御中起到了奇效。
消息很快传回指挥部,张学良听到报告,一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
“告诉李振源,他们立了大功!继续生产,改进工艺,特别是引信,要想办法提高可靠性!另外,把东城墙的战例通报全军,让各部都学习一下怎么使用这些新家伙!”
他心里松了口气,这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有了这些土制武器,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火力不足的困境,尤其是进行近距离防御和巷战时。
然而,军事上的小小胜利,并不能掩盖内部日益尖锐的矛盾。
奉天城防物资统筹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帅府一间会议室里召开。气氛算不上融洽。
张学良作为主任,坐在主位。杨宇霆和常荫槐作为副主任,分坐两侧。其他与会者包括黄显声、负责财政的官员以及几位被“邀请”来的士绅代表。
杨宇霆首先发言,依旧是那副从容不迫的样子,汇报了近期筹措钱粮的“成果”。他列出了一串数字,听起来颇为可观,但具体钱粮存放在哪里,如何分配,却语焉不详。
常荫槐接着发言,重点谈了维持城内秩序的重要性,并再次隐晦地提出,应该给予“民间自卫团”更大的自主权,以便“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黄显声立刻反驳,强调在战时状态下,所有武装力量必须统一指挥,警务处有能力也有责任管理好自卫团,确保其用于城防,而不是成为某些人看家护院的私兵。
双方争执不下,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张学良冷眼看着,等他们吵得差不多了,才敲了敲桌子。
“好了。”他声音不大,却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筹措物资,杨总参议辛苦了。不过,如今战事紧张,钱粮必须用在刀刃上。我看,成立一个专门的稽查小组,由黄处长派人牵头,负责监督所有筹措钱粮的入库和分配,确保每一块大洋、每一粒粮食都用于城防和安抚百姓。诸位觉得如何?”
杨宇霆眼皮跳了跳,没说话。常荫槐想反对,但看到张学良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这等于是在他们筹措物资的环节上,加了一道紧箍咒。
“至于自卫团,”张学良看向黄显声,“黄处长,你尽快拟定一个详细的章程和管理办法,明确自卫团的职责、纪律和指挥流程。所有自卫团成员的名单,必须报警务处备案。有任何不听调遣、滋扰百姓的行为,按军法处置!”
“是!司令!”黄显声大声应道。
张学良又看向那几位士绅代表,语气缓和了一些:“诸位都是奉天乡贤,值此危难之际,能慷慨解囊,共赴国难,汉卿代表东北军和奉天百姓,感谢诸位!请放心,所有捐助,都会记录在案,用于守城。待到打退鬼子,政府绝不会亏待各位!”
一番连消带打,既限制了杨、常二人借机揽权的企图,又安抚了士绅,将主动权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
会议结束后,杨宇霆和常荫槐并肩走出帅府,脸色都不太好看。
“哼!黄口小儿,手段倒是越来越狠辣了!”常荫槐咬牙切齿。
杨宇霆望着阴沉的天空,幽幽道:“他越是这样,越是说明他心虚。稽查小组?备案制度?呵呵,奉天城还能守几天?等城破了,这些不过是一纸空文。”
“那我们……”
“继续我们的计划。”杨宇霆低声道,“南京那边,我己经通过张岳军(张群)递了话。日本人那边……也可以适当接触一下了。总要给我们自己,留条后路。”
就在奉天城内暗流涌动之际,一封来自南京的密电,送到了张学良的案头。电文是老蒋以私人名义发来的,措辞比之前的官方电文要“恳切”许多,但核心意思没变:希望张学良“顾全大局”,“体谅中央苦心”,尽快寻求“政治解决”东北问题,并暗示如果继续“扩大事端”,中央将很难再提供“道义上的支持”。
看着这封电报,张学良气得笑了出来。
“道义上的支持?老子需要他这点空头支票?”他把电报扔在桌上,对陈大章说,“记录,回电!”
他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职部奉命守土,唯知有国,不知有他。日寇犯境,血战连旬,将士用命,百姓罹难。此正我辈军人以身许国之时,岂敢惜身畏战,徒使敌寇嚣张,国土沦丧?南京衮衮诸公,若尚存一丝华夏血脉,请速发援兵实弹,共御外侮!若仍持‘攘外必先安内’之谬论,坐视东北炎黄子孙陷于水火,则职部亦只能率东北三十万将士,孤军奋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以报国家,以谢天下!张学良。卅一日。”
电文写得铿锵有力,既表明了誓死抵抗的决心,也狠狠地将了老蒋一军。
发出这封几乎等同于决裂的电报后,张学良感到一阵莫名的轻松。去他妈的瞻前顾后,去他妈的左右逢源!既然穿越到这里,占了张学良的坑,那就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痛痛快快地打一场!哪怕最后结果依旧不如人意,至少他努力过,抗争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小鬼子的下一次进攻很快就会到来,内部的蛀虫也需要时刻提防。这场奉天保卫战,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而他准备的“土特产”和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也才刚刚开始展现威力。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血铸山海关》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AB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