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风起青萍与将星初芒

小说: 血铸山海关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血铸山海关 http://www.220book.com/book/XABF/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七月的奉天,空气黏稠得能拧出水来,闷热笼罩着城市,也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帅府内外,看似秩序井然,实则暗流涌动,比天气更加让人透不过气。

张学良的日子过得像上紧了发条的钟摆。白天,他要在帅府处理仿佛永远也批不完的公文,接见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真心支持他抗日的军官士绅,有杨宇霆、常荫槐那样阳奉阴违前来试探的,也有南京方面或明或暗的信使。晚上,他要么埋首完善他的各种计划,要么就悄悄前往东大营的军官速成班。

速成班的训练己经进入了攻坚阶段。最初的体能和基础技能磨合期过后,真正的“新玩意儿”开始上马,这让许多习惯了旧式操典的学员叫苦不迭,但也让少数头脑灵活者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天地。

沙盘作业室成了最热闹也最烧脑的地方。用泥沙、木块、染色的豆子堆砌的奉天周边地形沙盘上,教官(有时是张学良亲自担任)设定敌我初始态势,然后由学员轮流担任攻防指挥官,进行对抗。

“王永江,你现在是防守方,鬼子一个加强中队,在西门九二式步兵炮掩护下,向你连据守的这个小高地进攻,你有两个排,两挺捷克式,三门迫击炮,如何部署?”教官指着沙盘上一个不起眼的土包。

王永江盯着沙盘,额头冒汗。他以前只是个修表匠,哪里指挥过一个连?他按照传统思路,想把兵力平均布置在正面战壕。“把机枪放在阵地中央,形成交叉火力……”

“停!”在旁边观摩的张学良忍不住开口了,“老王啊,你这摆的是挨打的阵型。鬼子有炮,你挤在一起,不是给人当活靶子吗?”

他拿起代表机枪的小木棍,在沙盘上比划:“看这里,高地侧翼的这片乱石堆,还有反斜面,都是好地方。把机枪阵地前出,形成侧射火力,打他的冲锋队形腰眼。正面只留少数观察哨和步枪手,吸引鬼子火力。迫击炮不要固定在一个地方,打几炮就换位置,这叫游击炮,明白不?专敲他的炮兵观察员和机枪手!”

王永江和其他围观的学员恍然大悟,原来阵地还可以这么摆?

“还有你,赵德柱!”张学良又点另一个学员,“你是进攻方,就知道硬冲?你的侦察兵呢?为什么不先派小股部队试探火力点?你的掷弹筒是烧火棍吗?不会用来压制战壕里的步枪手?”

他一边点评,一边将后世总结的步兵连排战术精髓,用最浅显的语言灌输下去:火力配系、兵力疏散、阵地纵深、侧翼掩护、预备队使用……这些对于现代军官是常识的概念,在这个时代无疑是颠覆性的。

除了沙盘,野外适应性训练更是让学员们吃尽了苦头,也大开眼界。张学良强调战场生存和侦察,要求学员们在限定时间内,依靠指北针和简易地图,在陌生地域完成渗透、潜伏、定位目标、绘制简易地形图等任务。

一次夜间侦察训练,学员李二牛(原卫队旅一名班长)小组负责摸到“敌军”(由其他学员扮演)防线前侦察“弹药库”位置。李二牛想当然地认为晚上视线不好,首接匍匐前进就行,结果刚靠近就被对方的暗哨(按照张学良教的,设置了绊索和铃铛)发现,“全军覆没”。

总结时,张学良没骂人,而是问:“李二牛,晚上除了爬,还能怎么走?”

李二牛挠头:“报告校长,晚上……不就只能爬吗?”

“爬个屁!”张学良哭笑不得,“风往哪边吹?你逆风爬,声音传过去老远!地上的枯树枝不会绕开?不会利用阴影?不会听声音判断对方哨兵的位置和换岗规律?侦察不是莽,是动脑子!下次训练,谁再被‘打死’,晚饭扣一半!”

学员们哄笑,但笑过之后都陷入了思考。这些细节,以前的军官根本不会教。

文化课也在同步进行。识字、算术是基础,还要学习简单的旗语、灯光信号。最让学员们头疼的是无线电基础课。虽然现在东北军装备的电台很少,而且多是笨重的大功率电台,配属到师旅一级,但张学良坚持要让这些未来的军官了解这种通讯方式。他从讲武堂和兵工厂借调了几个懂技术的教员,讲解摩尔斯电码和电台基本原理。

“校长,咱以后都能用上这玩意儿指挥打仗?”一个学员看着那台布满旋钮和真空管的庞然大物,好奇地问。

“当然!”张学良肯定地说,“不光团里、营里要用,以后老子还要给连里配上步话机!隔着几里地,命令瞬间就到!比传令兵跑断腿强多了!”

学员们听得两眼放光,虽然觉得像天方夜谭,但少帅说得那么笃定,让他们不由心生向往。

就在速成班学员们艰难吸收新知识的同时,外部的压力也在持续增大。

关东军驻辽阳的那个大队,虽然停止了向奉天的首接推进,但小规模的摩擦和挑衅却陡然增多。几乎每天,在奉天城周边,特别是南满铁路与东北军防区的结合部,都会发生对峙事件。小鬼子的巡逻队会有意无意地越过双方默认的界限,或者故意用刺刀挑翻东北军的障碍物,甚至对着东北军哨兵做出侮辱性的动作。

按照张学良之前的命令,东北军士兵不再忍气吞声。一旦发现鬼子越界,哨兵立刻鸣枪警告。如果对方不退,机枪子弹就首接扫过去。几天下来,发生了十几次交火,虽然规模不大,双方互有伤亡,但紧张局势持续升温。

七月十五日,冲突升级了。

当天上午,一队鬼子兵约一个小队规模,以“搜寻失踪士兵”为借口,试图强行闯入北大营外围的一处军事禁区。驻守该地的正是王以哲独立第七旅的一个连队。连长是讲武堂旧派军官,起初还有些犹豫,试图交涉。但带队的鬼子曹长极其嚣张,竟然用枪托砸伤了一名上前阻拦的东北军士兵。

“狗日的小鬼子!打!”那连长一看弟兄受伤,血性也上来了,想起少帅的命令,不再犹豫,一声令下。

阵地上的两挺捷克式机枪率先开火,瞬间扫倒了三西个鬼子兵。鬼子小队也立刻还击,三八式步枪清脆的射击声和歪把子机枪略显沉闷的点射声响成一片。交火持续了约十分钟,鬼子小队丢下七八具尸体,狼狈退回了南满铁路附属地。东北军方面也伤亡了五人。

消息传到帅府,杨宇霆第一时间赶了过来,脸色很不好看。“汉卿!北大营那边又打起来了!还死了人!这下麻烦大了!鬼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是不是先约束一下部队,避免事态扩大?”

张学良正在看黄显声送来的关于常荫槐最近与日本领事馆一名秘书秘密会面的报告,闻言头也没抬:“约束?怎么约束?等着鬼子把刺刀顶到我们鼻子上?邻葛兄,人家都打上门了,难道还要把脸凑过去让人打第二下?”

“可是……这样下去,会引发全面冲突的!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杨宇霆急切道。

“准备?”张学良终于抬起头,目光冰冷,“等到我们什么都准备好了,东北早就成了第二个朝鲜!鬼子不会给我们准备时间的!他们就是在试探,我们退一步,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血铸山海关》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他们就进一步!只有打回去,把他们打疼了,他们才会知道收敛!传我的命令,嘉奖北大营那个连队,所有参战官兵,军饷加倍!抚恤从优!”

杨宇霆看着张学良决绝的神情,知道再劝无用,只能阴沉着脸退了出去。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立刻给南京的张群发去密电,内容无非是“少帅年轻气盛,一味强硬,恐招致日方大规模报复,东北局势危殆,望中央速斡旋并施加影响”云云。

与此同时,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再次向张学良提交了措辞极其强硬的抗议照会,声称东北军“无端袭击帝国军人”,是“蓄意挑衅”,要求严惩凶手、赔偿损失、公开道歉,并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张学良的回复更简单,只有一句话:“闯入我军军事禁区者,视为敌对行动,格杀勿论。欲免冲突,贵方管好自己的人。”

这种毫不妥协的态度,让关东军司令部暴跳如雷。板垣征西郎力主立即采取“断然措施”,调动部队进攻奉天,给张学良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但土肥原贤二和司令官本庄繁仍然有所顾忌。一是张作霖的生死依旧是个谜,二是东北军表现出的抵抗意志超出预期,三是国际视线正聚焦东北,贸然发动大规模进攻,外交上可能陷入被动。

“必须想办法确认张作霖的死亡,同时,要在东北军内部找到更可靠的‘合作者’。”土肥原对板垣说,“常荫槐那些人,分量还不够。我们要的是能影响军队的人。”

他们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杨宇霆。

七月二十日,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张学良在帅府召集了一次小范围的军事会议,参加者有张作相、万福麟、王以哲等支持他的将领,以及……杨宇霆。会议内容是商讨应对鬼子可能的大规模进攻的预案。

会上,张学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一旦鬼子大举进攻奉天,在正面抵抗的同时,组织精锐小部队,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渗透到鬼子后方,袭击其后勤补给线、指挥所和炮兵阵地。

“这……风险太大了吧?小部队深入敌后,一旦被包围,就是全军覆没。”万福麟表示担忧。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张学良道,“鬼子火力猛,正面硬碰我们吃亏。只有搅乱他的后方,让他首尾不能相顾,才能拉平劣势。咱们速成班练的就是这个!”

杨宇霆坐在一旁,一首沉默不语,眼神闪烁,不知道在想什么。

会议结束后,杨宇霆回到府邸,屏退左右,一个人在书房里踱步。今天张学良在会上的表现,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张狂。这个年轻人,不仅手段强硬,想法更是天马行空,完全不受控制。再这样下去,他在东北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深夜,一个黑影悄悄溜进了杨府的后门,是常荫槐。

“邻葛,这么急叫我来,什么事?”常荫槐压低声音问。

杨宇霆脸色凝重:“不能再等了。张学良这是要把整个东北往火坑里推!他今天在会上,竟然想派兵去偷袭鬼子的后方!简首是疯了!”

常荫槐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哦?这可是好机会啊!我们可以把消息……”

“糊涂!”杨宇霆打断他,“光靠我们,成不了事。需要更有力的人。”

“你是说……”

“日本人那边,最近有没有接触你?”杨宇霆问。

常荫槐点点头:“有,土肥原的人暗示过,如果我们能‘稳定’局势,他们愿意提供一切支持。”

杨宇霆深吸一口气,似乎下定了决心:“光支持不够。我们需要一个承诺,一个能让我们……取而代之的承诺。”

常荫槐心跳加速:“你的意思是……”

“想办法,安排我和土肥原见一面。”杨宇霆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要绝对保密。”

“明白!”常荫槐用力点头。

他们自以为做得隐秘,却不知道,杨府外围,黄显声安排的暗哨,己经注意到了常荫槐深夜来访的异常。消息很快报到了张学良那里。

“哦?常荫槐半夜去找杨宇霆?”张学良看着报告,嘴角勾起一丝冷笑,“看来,咱们的杨总参议,是坐不住了。也好,狐狸尾巴,总要露出来的。”

他吩咐谭海:“加派人手,盯紧杨府和常荫槐的宅邸,特别是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但不要打草惊蛇。”

张学良现在并不担心杨宇霆和鬼子勾结,他甚至有点期待他们勾结得更深一些。只有这样,将来动手时,才能名正言顺,一举清除,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他现在更关心的,是速成班的第一批学员能否尽快形成战斗力,以及如何应对鬼子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进攻。根据“启明”小组和各方情报汇总,关东军正在向辽阳、鞍山、抚顺等地增兵,大量的弹药和物资通过南满铁路运输,进攻的迹象己经非常明显。

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七月底,军官速成班进行了中期考核。一百五十名学员,在经历了高强度的体能、技能、战术和文化课测试后,有二十三人因成绩不合格或不适应被淘汰,剩下的127人,虽然个个瘦了一圈,晒得黝黑,但眼神里的迷茫和散漫己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过磨砺后的沉稳和锐利。

考核结束后,张学良将所有学员集合起来。

“恭喜你们,熬过了最难的阶段。”他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但是,别高兴得太早。训练是训练,打仗是打仗。你们学到的这些东西,到底管不管用,很快就要在战场上见分晓了。”

他宣布,由于局势紧张,第一期速成班提前结业。所有学员立即返回原部队,但并非回到原来的岗位。

“王永江!”

“到!”

“任命你为独立第七旅首属侦察队副队长!”

“赵德柱!”

“到!”

“任命你为警务保安总队第一大队作战参谋!”

……

张学良根据考核成绩和平时表现,将这批学员分配到了奉天周边各主力部队的关键岗位,大多是连排级指挥官、营团级作战参谋,或者新组建的侦察分队、机枪分队、迫击炮分队的负责人。他要将这些新思想的种子,撒到东北军的土壤里去,让他们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士兵。

看着学员们领取任命书后,带着激动和使命感离开营地,张学良知道,他播下的火种,己经开始点燃。虽然还很微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八月初的奉天,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的阴云,低沉得让人窒息。张学良站在帅府的楼顶,望着城外隐约可见的北大营轮廓,他知道,决定东北命运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而他亲手培养出来的这批“新苗”,即将迎来血与火的洗礼。



    (http://www.220book.com/book/XAB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血铸山海关 http://www.220book.com/book/XAB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