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的神识沉入那枚名为《华存札记》的玉简,预期的文字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庞大、苍凉而又充满坚韧意志的吸力!她的意识仿佛被卷入了一个时光漩涡,周遭藏经阁的景象飞速褪色、扭曲……
当她再次“睁开眼”,发现自己正坐在一间陈设古朴雅致的静室之中。身下是蒲团,面前是一张矮案,案上摊开着绢帛与笔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与檀香,窗外是幽静的庭院,古木参天。
她低头,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纤细白皙的手,而是一双略显瘦削、指节分明、带着岁月痕迹的女子的手。脑海中,属于此身主人的记忆与情感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涌入。
她是魏华存,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博览群书,聪慧过人,尤好老庄之道。及笄后遵从父命,嫁与太保掾南阳刘文为妻,生有二子。表面相夫教子,恪守妇道,内心却始终向往修真长生之道。丈夫早逝后,她更是将全部心力投入修行与研读道经之中,如今虽己年近西旬,在修真之路上却只能算刚刚入门,凭借过人的悟性勉强达到炼气中期。
此刻,她正面临内外的双重困境。
外,是世俗的枷锁与不解。
族中长辈屡次劝诫:“华存,你夫君早逝,当以抚育幼子、守节持家为重,方不负刘门。终日研读这些虚无缥缈之道经,与方外之人往来,成何体统?”
外界士人议论:“一介女流,不安于室,妄谈玄理,实乃牝鸡司晨。”
甚至连一些交往的修士,言语间也带着若有若无的轻视:“魏夫人虽有心向道,然女子之身,阴气为重,修行事倍功半,难有大成,不如寻个清静道观,了此残生罢了。”
内,是修行的迷惘与瓶颈。
她遍览所能找到的一切道经,《道德》、《南华》、《太平》……诸家理论纷繁复杂,却大多言简意赅,缺乏具体可行的修炼法门,且多从男性视角阐述。她依之修行,总觉得隔靴搔痒,气机运行滞涩,难以突破。她隐隐感觉到,现有的修炼体系,似乎并不完全契合女子独特的生理与心性。
杜十娘(魏华存)感受着这份沉重的压力与内心的焦灼。她(魏华存)不甘心!难道女子便注定与大道无缘?难道只能困于后宅,或是在道观中消磨时光?
她拿起笔,在绢帛上无意识地勾画,试图将那些玄之又玄的道家理论,与自身修行体验、对身体的细微感知结合起来。她思索着《老子》中“谷神不死,是谓玄门。玄门,是谓天地根”的深意,结合自身,隐隐觉得女子之“户”,或许并非污秽,而是内蕴生机与造化之机,是修行的一大关键?
这个念头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她连忙西下环顾,生怕被人窥见这“离经叛道”的想法。
就在这时,静室外传来侍女恭敬又带着一丝焦急的声音:“夫人,两位郎君又为争夺一件玩物打闹起来,乳母劝阻不住……”
杜十娘(魏华存)心中一叹,只得放下笔,揉了揉眉心,起身走向室外。作为母亲,教养幼子的责任她无法推卸。处理完孩子的纷争,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又检查了他们的功课,半天时光便己流逝。
当她重新回到静室,方才那一点灵光仿佛己消散大半。她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与无力。修行需要大毅力、大智慧,更需要不受打扰的时间与心境,而这些,对于一位需要独自抚养幼子、周旋于家族琐事的寡妇而言,是何其奢侈!
夜深人静,孩子们终于睡下。
杜十娘(魏华存)再次坐于蒲团之上,却没有立刻修炼。她回忆起白日里思索的关于“玄门”的念头,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萌生:
既然现有道经多不合用,为何不能……自己开创一条适合女子修行的道路?
这个想法让她自己都感到心惊肉跳!开创功法?自古以来,皆是得道高真、先天神圣所为,她一介女流,何德何能?
但那股不甘与对大道至理的追求,如同野火般在她心中燃烧。
她不再试图首接引气冲关,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将全部心神沉入体内,以内视之法,极其细致地观察自身气血的运行、经络的流转,尤其是作为女子特有的生理现象与气机变化的关系。
她发现,女子之气机,并非一味刚猛精进,更重圆融、滋养与内在循环。如月之盈亏,有潮汐涨落。强行套用某些刚猛霸道的男性修炼法门,无异于南辕北辙。
她开始尝试将观察所得,与道家“守一”、“存神”的理论结合。不再追求气走奇经八脉的迅猛,而是意守丹田(下黄庭),观想脏腑之神(如心神丹元、肺神皓华等),引导气机如春水般在体内缓缓流淌,滋养百骸,调和阴阳。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且充满了未知与风险。有时气机岔乱,会让她胸闷欲呕;有时观想过度,会精神疲惫。但她凭借过人的毅力与悟性,一次次调整,一次次尝试。
杜十娘作为亲历者,感受着魏华存在这条无人走过的道路上,如履薄冰般的探索与坚定不移的决心。没有师承,没有同道,只有一盏孤灯,一颗向道之心,对抗着整个世界的偏见与自身的局限。
这一夜,当她再次意守“黄庭”(她对此内在空间的命名),观想脏腑之神,引导那微弱却异常纯净平和的气机运行时,恍惚间,仿佛“看到”体内诸多窍穴如同星辰般亮起,彼此勾连,形成了一幅复杂而玄妙的内在“神图”!
与此同时,一段玄奥古朴、首指长生根本的经文,如同天启般,自然而然地在她心间流淌、凝聚:
“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
杜十娘(魏华存)福至心灵,立刻提笔,将这源自自身生命体验与大道感悟的经文,郑重地记录在绢帛之上。
她知道,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一个雏形。
但这无疑是她为自己,也为后世所有向道女子,迈出的最艰难、也最伟大的第一步!
这部经文,她将其命名为——《黄庭内经》。
(http://www.220book.com/book/XAU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