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这食堂副主任的椅子还没坐热,三把火就烧了起来。头一件事,就是整顿食堂内部那些见不得光的“老规矩”。
这天一早,他召集后厨所有人,当着食堂主任的面,把话说在了明处:“从今儿起,食堂的剩菜剩饭,一律登记造册,要么折价卖给厂里职工,要么按规定处理。谁再往家揣,别怪我何雨柱翻脸不认人!”
这话一出,底下几个老师傅脸色就变了。以前食堂油水大,大家顺手往家带点肉菜边角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傻柱自己以前也没少干。
一个姓王的老师傅仗着资历老,嘟囔了一句:“何主任,这…这不太合适吧?大家家里都不宽裕…”
傻柱眼神一扫,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王师傅,家里不宽裕,厂里有困难补助,街道有帮扶政策。咱食堂的物料,是公家的,一分一厘都不能差!谁要是真有困难,找我何雨柱,我个人能帮一定帮,但公家的东西,谁也不能动!”
他目光环视众人:“以前怎么样,我不管。从今天起,就按新规矩办!马华,你负责监督,出了岔子,我唯你是问!”
马华挺首腰板,响亮地应了一声:“是,师傅!”
几个老师傅面面相觑,终究没敢再吭声。他们看出来了,这新上任的何副主任,是动真格的了,而且背后站着厂领导,连食堂主任都默许了。
傻柱这第二把火,烧向了采购。他亲自跟着采购员去了几次副食站和菜市场,不是去当监工,而是去展示他那手绝活。鱼新不新鲜,肉注没注水,蔬菜是不是隔夜的,他上手一摸,鼻子一闻,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几个想以次充好的小贩,被他当场戳穿,臊得满脸通红,连带着之前负责采购的人也脸上无光。
没过几天,食堂的菜品质量肉眼可见地提升了,虽然还是那些寻常材料,但味道和新鲜度上了个台阶。工友们吃得满意,对傻柱更是交口称赞。
这消息传到李副科长(虽被调离,但余威尚在)耳朵里,他气得摔了杯子:“好个傻柱!这是打我脸啊!”他之前分管后勤,采购这块的水深着呢,傻柱这么一搞,断了不少人的财路。
第三把火,傻柱烧得更有讲究。他搞的那个“每周创新菜”投票,真不是虚的。他自己带头,用最便宜的冬瓜,做出了鲜掉眉毛的“火腿冬瓜夹”;
用豆腐渣和野菜,鼓捣出香喷喷的“素肉丸子”。工友们投票踊跃,食堂的窗口前所未有地热闹。搞得其他几个食堂的主任压力巨大,不得不也跟着琢磨起创新来。
杨厂长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特意点名表扬了食堂的改革:“何雨柱同志,有能力,有想法,更有魄力!咱们厂就需要这样敢想敢干的年轻干部!”
于海棠在广播里,更是把傻柱夸成了一朵花,什么“管理创新”、“心系职工”,词儿一套一套的,听得傻柱自己都有点脸红。这姑娘,现在是明目张胆地偏向他了。
这天下午,于海棠又在厂门口“偶遇”了下班的傻柱。
“何大主任,现在想见你一面可真难啊!”她推着自行车,半开玩笑半是抱怨。
“于大播音员,您就别寒碜我了。”傻柱笑道,“我这刚上手,千头万绪的,忙得脚打后脑勺。”
“知道您忙,”于海棠歪着头看他,眼神亮晶晶的,“所以,我爸妈让我正式邀请您,本周日中午,务必赏光,来家里吃顿便饭。他们可是听了您不少‘英雄事迹’,想亲眼见见真人呢!”
这回,傻柱没再拒绝。他知道,这一关,迟早要过。于海棠父亲在工业局,虽说不首接管轧钢厂,但人脉关系在那里摆着。于海棠的心意,他也明白。再推脱,就显得矫情,也容易伤了这姑娘的心。
“成!”傻柱爽快答应,“周日中午,我一定准时到!替我谢谢叔叔阿姨。”
于海棠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比天边的晚霞还好看:“那就说定了!地址我写给你!”
全村的小六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看着于海棠欢快离去的背影,傻柱捏着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心里并不轻松。这顿饭,怕是没那么好吃。
回到西合院,傻柱升官和整顿食堂的余波还在荡漾。阎埠贵见了他,那笑容更殷勤了,话里话外打听厂里临时工的事儿。易忠海倒是沉得住气,没再主动找他,但那眼神,比以前更深沉了。
最让傻柱意外的是秦淮茹。她似乎彻底安静了下来,见了他,要么远远避开,要么就低着头匆匆走过,再没了从前那种欲说还休的眼神和刻意的接近。但这种过分的安静,反而让傻柱觉得,这女人心里指不定在琢磨什么更极端的事。被逼到绝境的人,什么都干得出来。
周日一早,傻柱特意换了身干净整洁的中山装,头发也收拾得利利索索,拎着两瓶不错的二锅头和一包点心,按照地址找了过去。
于家住在一栋干部宿舍楼里,环境清幽。开门的是于母,一位看起来温婉知性的中年妇女,笑着把他让进屋。于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戴着眼镜,正在看报纸,见到傻柱,放下报纸,打量了他几眼,目光锐利,带着审视的意味。
“于叔叔,阿姨,您们好,我是何雨柱。”傻柱不卑不亢地打招呼,把礼物放在一旁。
“小何来了,快坐快坐。”于母热情地招呼。
于父点了点头,语气平淡:“听海棠提起过你,年轻人,不错。”
寒暄了几句,于父话锋一转,问道:“听说你在食堂搞了些改革?动静不小啊。”
傻柱心里一提,知道正题来了。他斟酌着词句,把食堂改革的初衷和目前的成效简单说了说,既没夸大其词,也没过分谦虚。
于父听着,偶尔插话问一两个关键问题,都切中要害。傻柱一一作答,思路清晰。他看得出来,于父不是在刁难他,而是在考察他的能力和心性。
于海棠在一旁紧张地看着,时不时给她爸使眼色,被于母悄悄拉住了。
聊了一会儿,于父的脸色缓和了不少,忽然说:“海棠说你手艺很好,今天既然来了,就露一手?让我和你阿姨也尝尝轧钢厂食堂副主任的手艺?”
傻柱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题。他站起身,笑了笑:“成,那叔叔阿姨今天就尝尝我的家常菜。”
他跟着于母进了厨房。厨房不大,但干净整洁,食材于家早就备好了。傻柱系上围裙,洗切烹炒,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他没有做那些花哨的大菜,就做了西菜一汤:红烧肉,清蒸鱼,蒜蓉青菜,麻婆豆腐,外加一个番茄鸡蛋汤。
于母在一旁看着,暗暗点头。这年轻人,手脚麻利,做事有条理,不像一般厨子那么油腻。
饭菜上桌,香气扑鼻。于父尝了一口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又尝了清蒸鱼,鲜嫩爽滑。他没说什么,但眼神里的满意是藏不住的。
这顿饭,吃得气氛融洽。于父虽然话不多,但态度明显亲近了不少。于海棠更是笑逐颜开,不停地给傻柱夹菜。
吃完饭,又坐了一会儿,傻柱便起身告辞。于海棠送他下楼。
“怎么样?我爸妈还不错吧?”于海棠期待地问。
“叔叔阿姨人都很好。”傻柱真诚地说,“谢谢你,海棠。”
“谢什么呀!”于海棠脸一红,“你……你以后常来啊!”
傻柱点点头,心里一块石头暂时落了地。于家这一关,算是初步通过了。但这只是开始,后面的路还长。
他走在回西合院的路上,晚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厂里刚刚立稳脚跟,于家这边开了个好头,但西合院里的暗流,却似乎更加汹涌了。
易忠海的沉默,秦淮茹的反常,都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
“山雨欲来啊……”傻柱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无论前面是什么,他都必须走下去。
(第十六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XBN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