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升任后勤科副科长后,第一次正式坐在属于自己的办公室里。窗外是轧钢厂高耸的烟囱,桌上摆着刚领来的办公用品,一切都透着新鲜劲儿。可还没等他坐热乎,麻烦就找上门了。
"何副主任,您看这事闹的。"老保管孙富贵愁眉苦脸地推门进来,"库房里那批劳保鞋,按您定的新标准,十双里得退回去八双。前进厂的钱科长刚才打电话来,说咱们这是故意刁难。"
傻柱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孙师傅,我记得您孙子在上幼儿园吧?要是幼儿园的玩具以次充好,您乐意吗?"
孙富贵张了张嘴,没接上话。
"工人兄弟们穿着不合格的劳保鞋在车间干活,万一出了事,谁担这个责任?"傻柱站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两双鞋,"走,咱们去车间现场试试。"
到了锻工车间,傻柱把两双鞋往地上一放。旧鞋鞋底己经磨得溜光,新鞋的防滑纹路还清晰可见。他叫来几个老师傅现场试穿,结果一目了然。
"何主任,这新鞋确实得劲!"一个老锻工竖大拇指,"以前穿那双旧的,在油地上走总打滑,现在稳当多了!"
傻柱转向孙富贵:"孙师傅,您说咱们是该继续用这十双里能挑出两双好鞋的旧货,还是换这十双里只有两双需要返工的新货?"
孙富贵老脸一红,讪讪地走了。
这事刚摆平,采购科的老赵又找上门来。这人跟李副科长是连襟,在采购科经营多年,是个难缠的主儿。
"何副主任,您新定的这个比价采购制度,怕是行不通啊。"老赵眯着眼,"那些老供应商都是合作多年的关系户,说换就换,影响多不好。"
傻柱从抽屉里拿出一沓票据:"赵科长,这是上个月采购劳保手套的单据。同样的东西,咱们厂采购价比红星厂高出两成。您说这是为什么?"
老赵脸色一变:"这...这质量不一样..."
"质量?"傻柱笑了,"要不要把两家厂的手套都拿来,让工人们摸摸看?"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杨厂长沉着脸走进来:"怎么回事?我在走廊就听见你们吵吵。"
老赵赶紧诉苦:"厂长,何副主任非要换供应商,这要得罪多少人啊!"
杨厂长没理他,转向傻柱:"柱子,你说说。"
傻柱把单据往前一推:"厂长,同样的劳保手套,咱们厂多花了两成的钱。这还只是一项,要是把所有采购项目都捋一遍,每年能省下的钱够给全厂工人涨一级工资。"
杨厂长的眼睛亮了:"有这种事?"
"我初步算了算,"傻柱拿出一份报表,"光是劳保用品这一块,每年就能省下三万多元。要是把原材料采购也规范起来,数字更大。"
老赵急得首跺脚:"厂长,不能听他一面之词啊!那些老供应商可都是..."
"都是什么?"杨厂长冷冷打断,"是你家亲戚?"
一句话噎得老赵说不出话。
"这事就这么定了。"杨厂长拍板,"柱子,你尽管放手去干,有什么困难首接找我。"
老赵灰溜溜地走了,傻柱却知道,这事没那么简单。果然,下午就有人来报信,说老赵去找钱胖子喝酒去了。
"让他们喝。"傻柱不以为然,"马华,你去把各车间的工人代表请来,咱们开个座谈会。"
晚上的座谈会开得热火朝天。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平时采购中的猫腻说了个底朝天。哪个车间的工具以次充好,哪批原料缺斤短两,桩桩件件都被记了下来。
"何主任,您要是真能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全车间给您请功!"一个老工人激动地说。
傻柱把记录整理好:"老师傅,您放心。从明天起,所有采购物品都要经过使用车间确认签字才能入库。工人们说好,才是真的好。"
这套组合拳打出去,后勤科的风气为之一变。那些原本等着看笑话的老油条们,现在见了傻柱都规规矩矩的。
但这平静底下,暗流仍在涌动。
这天晚上,傻柱加完班回西合院,远远就看见一个人影在他家门口转悠。走近一看,竟是易忠海的外甥张建军。
"何主任,才回来啊。"张建军皮笑肉不笑地说,"我舅妈让我来问问,我舅那事..."
"法院判的案子,你找我有什么用?"傻柱不动声色。
"话不能这么说。"张建军凑近一步,"我听说何主任的父亲何大清,当年在丰润老家..."
傻柱心里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我父亲的事组织上早有结论。怎么,你想翻案?"
"不敢不敢。"张建军干笑两声,"就是提醒何主任,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这话你该去跟法院说。"傻柱掏出钥匙开门,"我要休息了,请回吧。"
关上门,傻柱的脸色沉了下来。这些人果然在打他父亲的主意,看来得提前做准备了。
第二天一早,他就去了街道武装部,把父亲何大清的材料重新整理了一份,主动交给组织备案。武装部的老王是他的老熟人,看完材料后说:"柱子,你做得对。有些人就是想拿这些陈年旧事做文章,咱们主动说清楚了,他们就没办法了。"
从武装部出来,傻柱顺路去看了于海棠。于海棠正在广播室准备稿件,见他来了,高兴地迎上来。
"听说你把后勤科整顿得不错啊。"她笑着说,"连工业局都有人打听你呢。"
"树大招风。"傻柱摇摇头,"现在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我笑话。"
"怕什么。"于海棠给他倒了杯水,"我爸说了,只要咱们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那些歪门邪道。"
正说着,广播室的门被推开,钱胖子腆着肚子走进来。
"哟,何副主任也在啊。"钱胖子阴阳怪气地说,"听说你们厂要换供应商?年轻人,做事别太绝啊。"
傻柱还没说话,于海棠先开口了:"钱科长,采购工作要为国家节约资金,这是政策。怎么,您有意见?"
钱胖子被噎得一愣,悻悻地说:"于播音员,这话说的...我也是为你们好。"
"不劳费心。"傻柱站起身,"我们厂的事,我们自己能处理好。"
从广播室出来,于海棠担心地说:"这个钱胖子,在轻工局关系很硬,你可得小心点。"
"放心。"傻柱目光坚定,"他越是这样,越说明咱们做对了。"
回到后勤科,傻柱立即召开全体会议,宣布实行新的采购制度:所有采购必须三家比价,所有入库物资必须使用车间签字确认,所有供应商必须实地考察。
几个老采购面面相觑,但没人敢再说什么。
散会后,王科长把傻柱拉到一边:"柱子,你这几把火烧得是不是太猛了?"
"王科长,"傻柱正色道,"咱们后勤科每年经手那么多钱,要是不把规矩立起来,对不起组织,更对不起工人兄弟。"
王科长叹了口气:"理是这么个理,可是..."
"没有可是。"傻柱打断他,"出了问题我负责。"
傍晚,傻柱独自在办公室整理档案。夕阳透过窗户,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桌上摆着新拟定的后勤管理制度,厚厚的一沓,是他这些天的心血。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前面的路还长,困难还多。但他相信,只要守住为工人服务的初心,就一定能走出一条新路。
窗外,下班的工人们有说有笑地走过。看着他们的笑脸,傻柱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第二十五章 完)
全村的小六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BN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