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里的经验交流会开完,傻柱在工业系统算是彻底出了名。可这名气就像刚出锅的滚油,烫手得很。
这天刚上班,杨厂长就把他叫去,递过来一份调令:"柱子,部里想调你去供应司,专门负责全系统的劳保用品采购改革。"
傻柱接过调令,心里五味杂陈。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
"厂长,我舍不得咱们厂。"傻柱把调令放回桌上,"改革刚起步,很多事还没理顺。"
杨厂长拍拍他肩膀:"我懂。可这是部里的意思..."
正说着,于海棠急匆匆推门进来:"柱子,我爸让你马上过去一趟!"
于父在工业局办公室等着,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小何,这调令你不能接。"
傻柱一愣:"于叔叔,这是为什么?"
"这是明升暗降。"于父神色凝重,"供应司是个清水衙门,你去了就被架空了。钱胖子他老舅在那经营多年,你孤身一人,怎么开展工作?"
傻柱恍然大悟:"那您的意思是?"
"以退为进。"于父微微一笑,"你就说厂里的改革正在关键阶段,离不开。但要主动请缨,承担全系统的劳保用品质量标准制定工作。"
傻柱眼睛一亮:"我明白了!掌握标准,就掌握了话语权!"
回到厂里,他立即写了一份报告,婉拒调动,但主动请缨承担标准制定。部里很快批复同意,还专门拨了经费。
消息传开,钱胖子气得在办公室摔了杯子:"好个傻柱!真会钻营!"
可更让他生气的是,傻柱搞标准制定,第一站就选在了前进厂。
"钱科长,麻烦把你们的生产工艺、原料配比都拿出来看看。"傻柱带着专家组,笑容可掬。
钱胖子脸都绿了:"这...这是商业机密!"
"现在不是了。"傻柱正色道,"制定行业标准,就要全面了解各厂情况。您要是不配合,我们只好按最低标准来定了。"
钱胖子咬牙切齿,却不得不配合。
这边厢,西合院里也不消停。
自打傻柱推掉部里的调令,院里人对他的态度又变了一遭。以前是敬畏中带着疏远,现在却是实打实的敬重。
连贾张氏见了他,都讪讪地打招呼:"何主任...吃了吗?"
倒是张建军,最近总往院里跑,每次都和贾张氏嘀嘀咕咕。阎埠贵提醒傻柱:"柱子,得留神这小子,准没安好心。"
果然,这天傍晚,张建军领着个干部模样的人来找傻柱:"何主任,这位是区里民政科的孙科长,想了解下咱们院困难户的情况。"
孙科长拿着小本本,一本正经:"何主任,听说您对院里情况很了解?有几户反映,街道安排的工作不太合适啊..."
傻柱心里明镜似的,这是要给他上眼药。他不慌不忙地说:"孙科长,院里确实有几户困难户,不过都在便民服务队干得不错。特别是贾张氏同志,负责打扫公厕,群众反映很好。"
贾张氏在一旁脸都白了,支支吾吾不敢说话。
孙科长有些尴尬:"这个...有群众反映安排不太合理..."
"孙科长,"傻柱打断他,"劳动最光荣。要是觉得打扫厕所委屈了,可以自己去找更好的工作。街道安排工作,是考虑到每个人的实际情况。"
张建军插嘴:"何主任,您这话说的..."
"我说的不对吗?"傻柱看着他,"张建军同志,你要是真关心院里人,不如帮大家找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张建军被噎得说不出话。
孙科长见状,只好打个哈哈走了。
事后,秦淮茹偷偷告诉傻柱:"建军答应我妈,要是能把您挤走,就帮她在百货大楼安排个工作。"
傻柱冷笑:"果然如此。"
这事过后,傻柱在院里的威信更高了。连易忠海的老婆见了他,都客客气气地打招呼。
转眼到了年底,厂里要搞联欢晚会。食堂自然要准备饭菜,这可忙坏了傻柱。
"师傅,钱胖子放出风声,说要来看咱们的笑话。"马华报告,"他说咱们大锅菜上不了台面。"
傻柱笑了:"那咱们就给他露一手。"
联欢会当晚,食堂里香气扑鼻。傻柱使出了看家本领,大锅菜做得比小灶还精致。最绝的是那道"开水白菜",清汤见底,却鲜香扑鼻。
钱胖子带着几个轻工局的人来了,本想来挑刺,可一尝菜,都不说话了。
"钱科长,味道怎么样?"傻柱笑眯眯地问。
"还...还行。"钱胖子勉强道。
"只是还行?"杨厂长大笑,"老钱,你这嘴可真刁!这可是国宴水准!"
工人们更是赞不绝口:"何主任,您这手艺绝了!"
"比饭店的还好吃!"
正热闹着,于父也来了。他尝了口菜,满意地点头:"小何,你这手艺,到哪都饿不着。"
晚会结束后,于海棠帮傻柱收拾厨房。两人一边洗碗一边聊天。
"我爸说,部里对你的表现很满意。"于海棠说,"可能要给你加担子。"
傻柱擦着手:"什么担子?"
"全国劳保用品标准化委员会要成立了,想让你当副主任。"
傻柱手一顿:"这可是个大平台。"
"是啊。"于海棠看着他,"你可想好了,这可比在厂里累多了。"
"累不怕。"傻柱目光坚定,"只要能给工人兄弟谋福利,再累也值得。"
于海棠甜甜地笑了:"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送走于海棠,傻柱独自在食堂坐了一会儿。窗外飘起了雪花,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他想起刚重生时的茫然,想起这些年的奋斗,心里感慨万千。从一个人人可欺的傻柱,到现在受人尊敬的何主任,这条路走得不易。
但值得。
"师傅,都收拾好了。"马华过来报告,"您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傻柱站起身,拍拍他的肩膀:"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不辛苦。"马华憨笑,"跟着师傅干,带劲!"
回到西合院,己是深夜。雪下得大了,院里铺了薄薄一层。傻柱站在院中,任由雪花落在肩头。
东厢房还亮着灯,那是贾家。西厢房也亮着,那是易忠海家。正房黑着,那是阎埠贵家。
这一盏盏灯火,就像这西合院的脉搏,跳动着寻常百姓的喜怒哀乐。
而他,要守护这份寻常。
忽然,东厢房的门开了,秦淮茹端着盆出来倒水。看见傻柱,她愣了一下:"柱子...还没睡?"
"这就睡。"傻柱点点头,"雪天路滑,明天上班小心点。"
"哎。"秦淮茹应了一声,低头回了屋。
傻柱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转身回屋。
炉火正旺,水壶冒着热气。他沏了杯茶,坐在窗前看雪。
茶香氤氲中,他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第三十二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XBN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