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痕》第一卷:焦土烙印?第十七章 根据地淬炼:初心扎根与新程启碇(第二部分?熔炉淬火:思想重塑与军事精进)
晨光穿透薄雾,洒在东山根据地的训练场上。刺骨的寒风中,三百余名身着灰布军装的战士己列队整齐。他们中有原李正峰游击队的骨干,有从国民党队伍投诚的士兵,也有新加入的根据地青年。赵铁山站在队伍前排,肩背步枪,腰扎皮带,神情肃穆。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如此正规的军事训练,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全体都有!立正 —— 稍息!” 张营长身着笔挺军装,手持马鞭,目光锐利地扫过队列,严肃地说:“从今天起,为期十天的强化训练正式开始!你们不再是散兵游勇,而是八路军正规军的一员!我要让你们明白,什么是纪律,什么是战术,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训练从最基础的队列动作开始。“向右看齐!向前看!” 战士们的脚步声在雪地上踏得整齐划一,呼出的白气在清晨的冷空气中连成一片。赵铁山全神贯注,努力模仿着教官的动作。他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转身、踢腿,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 只有绝对的服从和默契,才能在战场上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队列训练结束后,是武器操作课。教官将一挺缴获的日军轻机枪架在雪地上,把轻机枪分拆出来并指着每个配件,详细讲解着它的构造、原理和射击要领。“注意!三点一线,呼吸平稳,扣扳机时要轻……” 赵铁山挤在人群中,竖起耳朵听得格外认真,瞪大眼睛仔细看每一个动作而手里还拿着一根小树枝,在雪地上比划着瞄准的动作。轮到他实操时,他没立刻上手,而是深吸一口气把情绪稳定下来后,才按照教官的指示,徐徐调整姿势,眼看着前方,看准后才扣动扳机。“哒哒哒!” 子弹精准地命中了百米外的靶心,周围立刻响起了战友们的掌声。
“好小子,有天赋!” 张营长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赞许,“好好练,以后这挺机枪就交给你了!” 赵铁山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心里却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机枪练好,在战场上多杀鬼子,不辜负张营长的信任。
与军事训练同步进行的,是思想教育课。每天傍晚,战士们都会聚集在总部的大礼堂里,听根据地的干部们讲课。王政委是主要讲师,他常常拿着一本《论持久战》,结合当前的抗日形势,深入浅出地讲解着共产党的主张和革命的道理。
“同志们,鬼子虽然武器精良,但他们是侵略军,失道寡助;而我们虽然装备简陋,但我们是为了保卫家园,得道多助!” 王政委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只要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坚持持久战,就一定能把鬼子赶出中国!”情绪激昂的战士们齐声喊道:“把鬼子赶出中国!”
礼堂里鸦雀无声,战士们都听得入了迷。赵铁山坐在角落里,手里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尽量做到不漏到一点点。以前呀,他打鬼子只是为了报仇,或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整个民族的解放,还为了所有受苦受难的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而打的。他摸了摸怀里的红星徽章,心里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思想教育课上,还常常会组织讨论。有一次,讨论的主题是 “什么是真正的抗日队伍”。一个原国民党士兵站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以前在刘副官手下,我们虽然也打鬼子,但更多是为了混口饭吃,有时候还会抢百姓的东西。我...首到我..来到根据地我才明白,真正的抗日队伍,是要爱护百姓,为百姓办事的!”他的话引起了共鸣,战士们纷纷发言。
“我是独生子,不愁吃喝,以前我流连在街头,闲时无聊就拿一些落魄的人玩乐;后来鬼子来了,还是那些落魄的没介意我以前的所作所为,在逃离之前还知会我一声,不然....”
“我以前喜欢瞎起哄,连鬼子来了也没当一回事,差点被鬼子当场毙了....幸好..”
赵铁山也鼓起勇气站起来:“俺以前是个猎人,只知道打猎谋生。后来鬼子来了,烧了俺的家,杀了俺的亲人。俺才被迫跟着李团长打鬼子,一开始只是想报仇。但..首到今天...现在俺懂了,俺们不仅要报仇,还要让所有像俺一样的百姓,都能有饭吃、有房住,不用再怕鬼子!”
星之路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他的话朴实而真挚,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王政委点了点头,感慨地说:“说得好!这就是思想的转变,这就是成长!只有真正把百姓放在心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
训练和学习的日子虽然艰苦,却充满了希望。通过训练跟学习,让战士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原国民党士兵们开始还是不太适应,渐渐放下了隔阂,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他们跟着老战士们学习游击战术,跟着根据地百姓们一起劳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归属感。
小虎的变化也很大。他每天除了去学堂读书,还会在训练间隙来操场看战士们训练。有时候,他会帮着递水、擦枪,还会把学到的新知识讲给战士们听。有一次,他看到赵铁山在练习机枪,就跑过去问:“铁山哥,这枪能打多远?能打死鬼子吗?”
赵铁山笑着把他抱起来,让他摸摸冰冷的枪身:“当然能!这枪能打几百米远,只要瞄准了,一个鬼子都跑不掉。等你长大了,俺教你打枪,好不好?” 小虎用力点头,眼里满是向往:“好!俺长大了也要当八路军,跟铁山哥一起打鬼子!”
一天晚上,李正峰召集赵铁山、张卫国等骨干开会。他看着大家,语气严肃地说:“总部传来消息,奉天城的鬼子最近又增兵了,还在城外修建了新的炮楼。咱们的休整期可能要提前结束,很快就要接受新的任务了。”
张卫国立刻站起来:“团长,俺们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去打鬼子!”
赵铁山也坚定地说:“俺们在根据地学了这么多战术,正好可以在战场上试试!一定能打赢鬼子!”
李正峰点了点头,欣慰地说:“好!我就知道你们不会让我失望。这段时间,大家不仅军事技能提高了,思想觉悟也上去了。我相信,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赢的仗!”
散会后,赵铁山独自来到操场。月光洒在雪地上,泛着淡淡的银光。他陷入回忆:过往的事情,一幕幕在他脑海里翻滚;他想起了刚加入队伍时的迷茫,想起了在山洞里的艰苦岁月,想起了牺牲的老陈和小马。不过他没沉溺在过往,每当想起牺牲的同胞,就握紧了拳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带着大家,打赢接下来的战斗,解放奉天城,告慰牺牲的战友们的在天之灵。
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王政委。“赵铁山同志,还没休息啊?” 王政委笑着走过来,递给了他一本崭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王政委,俺在想接下来的任务。” 赵铁山双手接住党章,脸色微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王政委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你心里有干劲,但也别太着急。思想的武装和军事的训练同样重要。这本书你拿着,好好看看,它会告诉你,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信仰,应该为什么样的目标而奋斗。”
赵铁山接过党章后,双手把它紧紧抱在怀里。月光下,党章封面上的金色大字 “中国共产党章程” 显得格外醒目。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心里想:既然己接下它,就是连这份责任,这份使命也承接下来,这信念越发坚定。
回到住处,赵铁山坐在暖炕边,借着炭火的光,认真地读起了党章。虽然有些字他不认识,但他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努力理解其中的含义。他仿佛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理想而奋斗的身影,看到了新中国的美好未来。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细小的雪花落在窗纸上,悄无声息。赵铁山合上书,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他将带着这份信仰,带着在根据地淬炼出的意志和本领,和战友们一起,向着奉天城,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东山根据地的每一间屋子里都亮着灯。战士们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整理行装,有的在学习理论。他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准备,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和希望。
黎明即将到来,新的战斗号角也即将吹响。在这片被革命火种照亮的土地上,一群怀揣着信仰的战士,正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新的挑战,用热血和生命,去书写属于他们的英雄篇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