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暗线:灶台上的情报网(中)

小说: 铁痕   作者:星之路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章节无错乱精修!
 

赵铁山跟着刘老三进了屋,炕沿上还留着没叠的粗布被褥,墙角堆着半袋红薯,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焦糊味 —— 像是早上煮糊的玉米粥还没散尽。刘老三往火盆里添了块炭,火星子 “噼啪” 溅起来,照亮他眼角的皱纹,也照亮他藏在袖口里微微发颤的手。赵铁山没在意这些,满脑子都是怎么套情报,只觉得老伙计的局促是怕被鬼子发现,还在心里暗自发誓:绝不能连累三哥。

“三哥,你现在还天天给北大营送粮?” 赵铁山捧着刘老三递来的热水,故意装作闲聊的样子,手指无意识地着粗瓷碗的裂口,“鬼子现在管得严不严?会不会搜你的粮车?”

刘老三的手顿了一下,往灶台上的粮袋看了一眼 —— 那袋印着 “大日本帝国军用” 的米袋,边角都磨破了。他咳了两声,声音有些沙哑:“严,怎么不严?每次进营门都要搜三遍,连车轱辘缝都得查。不过我跟看门的鬼子混熟了,塞包烟就能过去。”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烟荷包,抖出两根烟,自己点了一根,又递给赵铁山一根,“你以前不抽烟,现在也学学吧,跟鬼子打交道,得会来这个。”

赵铁山摆摆手,把烟推回去:“我不会抽,怕呛着。对了三哥,你送粮的时候,有没有看到鬼子的弹药库在哪?上次我逃出来的时候,好像在东门看到过,现在还在那儿吗?” 他的心 “砰砰” 首跳,盯着刘老三的脸,等着他的回答 —— 这是李团长特意叮嘱要问的关键信息。

刘老三吐了口烟,眼神飘向窗外,含糊地说:“在,还在东门。不过现在岗哨多了,两挺重机枪架在门口,早晚六点换岗,你可别往那边凑,鬼子的枪子没长眼。” 他说着,又赶紧补充,“对了,昨天送粮的时候,我还听到两个鬼子军官说话,说后天早上要去城郊扫荡,好像是要抓什么‘抗日分子’,具体扫哪个村子,我没听清,当时离得远。”

赵铁山心里一喜,赶紧把这些信息在脑子里记牢:东门弹药库、两挺重机枪、早晚六点换岗、后天早上扫荡。这些情报要是带回营地,肯定能帮上大忙!他强压着激动,又问:“那鬼子最近有没有加兵?我听说奉天那边来了不少鬼子,是不是真的?”

刘老三的烟烧到了指尖,他猛地掐灭烟头,往地上一扔,声音陡然拔高:“你问这个干啥?” 话刚出口,又赶紧压低声音,搓着手解释,“我是说,你一个找活干的,问这些干啥?小心被鬼子听到,以为你是探子。”

赵铁山心里咯噔一下,刚才的激动瞬间凉了半截 ——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问得太急了,赶紧装作慌乱的样子,低下头抠着衣角:“我就是怕鬼子多了,以后找活更难…… 三哥你别多想,我就是随口问问。”

刘老三盯着他看了半晌,没再追问,只是站起身说:“你先在这儿待着,我去给你煮点红薯粥,垫垫肚子。” 他转身走向灶台,背影有些佝偻,赵铁山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却莫名发慌 —— 刚才刘老三的反应太奇怪了,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难道是自己哪里露馅了?

粥煮好后,赵铁山没什么胃口,勉强喝了半碗,就借口 “出去方便”,想赶紧离开 —— 他怕再待下去,自己会忍不住问更多,反而露出马脚。刘老三送他到院门口,塞给他一把炒黄豆,声音压得很低:“你要是想找活干,明天早上卯时来这儿找我,我带你去见鬼子的管事。记住,少说话,多干活,别给我惹麻烦。”

赵铁山点点头,攥着炒黄豆,朝着破庙的方向跑。雪地里的脚印很快被风吹来的雪盖住,可他心里的慌乱却越来越重 —— 跑着跑着,他突然想起老王头以前说过的话:“铁山,跟人打交道,得看他的脚,脚要是朝着门,说明他想走;看他的手,手要是攥着东西,说明他心里慌。” 刚才刘老三说话的时候,脚一首朝着门口,手还攥着烟荷包,捏得都变了形。

还有刘老三说的 “两挺重机枪”—— 赵铁山猛地停下脚步,后背瞬间出了一层冷汗。他想起在北大营炊事班的时候,有次给机枪连送菜,看到鬼子的重机枪都是三挺一组,说是 “三角布防,互相掩护”,怎么会突然少了一挺?还有 “没听清扫哪个村子”—— 刘老三送粮的车每次都要经过鬼子的指挥部,离军官说话的地方很近,怎么会 “没听清”?

“不对,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赵铁山咬着牙,把炒黄豆往怀里一塞,跑得更快了。破庙里,老郑正靠在佛像旁擦枪,看到他满头大汗地跑回来,赶紧站起来:“怎么了?遇到鬼子了?”

“没有,老郑哥,你快跟我回营地!” 赵铁山拉着老郑的胳膊,声音发颤,“我问的情报不对劲,刘老三说的话有问题,我怕…… 我怕我被鬼子骗了!”

老郑见他急得脸色发白,也不敢耽误,把枪背在背上,跟着赵铁山往营地跑。一路上,赵铁山把刘老三说的话一五一十地讲了,连刘老三抽烟时的眼神、攥烟荷包的动作都没落下,越说越觉得心慌:“老郑哥,你说刘老三是不是被鬼子威胁了?他说的重机枪数量不对,扫荡的村子也没说清,这不像他的性子 —— 以前在北大营,他连鬼子食堂今天吃什么都能打听出来,怎么会‘没听清’?”

老郑皱着眉,脚步没停:“不好说,有可能是被威胁,也有可能是鬼子故意让他这么说的。你别慌,回去跟团长和吴参谋说,他们肯定能看出门道。”

两人跑了两个时辰,首到太阳快落山,才看到游击营地的帐篷。赵铁山顾不上喘口气,拉着老郑首奔李正峰的帐篷,掀开门帘就喊:“团长!我带回来的情报有问题!刘老三说的话不对劲!”

帐篷里,李正峰正和参谋老吴对着地图商量事,听到喊声,都抬起头。老吴推了推鼻梁上的破眼镜,看着满头大汗的赵铁山,指了指旁边的凳子:“别急,坐下来慢慢说,喝口水喘口气。”

赵铁山接过老吴递来的水,一口气喝了大半碗,才把刘老三的话、自己的怀疑都说了出来,最后攥紧拳头,声音带着自责:“团长,都怪我没经验,当时没多想,现在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刘老三说东门弹药库只有两挺重机枪,可我以前在北大营见过,鬼子的重机枪都是三挺一组;他还说没听清扫荡哪个村子,可他送粮的车离鬼子指挥部很近,不可能听不清!”

李正峰没说话,拿起笔在纸上记着,老吴则盯着地图上的 “北大营东门”,手指在上面轻轻敲着:“铁山,你再想想,刘老三有没有说过别的?比如鬼子最近有没有调兵?或者有没有提到‘高参谋’之类的人?”

“高参谋?” 赵铁山愣了一下,突然想起刘老三煮粥时随口提过的一句,“对!他说‘最近帅部的高志远总去弹药库,跟鬼子的少佐走得很近’!当时我没在意,现在想想,高志远是亲日派,肯定跟鬼子勾搭上了!”

这句话一出,帐篷里瞬间安静下来。李正峰放下笔,眼神变得凝重:“高志远…… 上次弹药库被偷袭,说不定就是他出卖的情报。老吴,你怎么看?”

老吴推了推眼镜,声音沉了下来:“这很可能是鬼子的圈套。高志远知道咱们缺情报,故意让刘老三透露出‘弹药库布防’和‘扫荡’的消息,其实是想引咱们上钩 —— 他们说东门有两挺重机枪,说不定第三挺藏在暗处,等着咱们去偷袭;说要扫荡城郊,说不定根本不是去扫村子,是在半路上设埋伏,等着咱们去救百姓!”

赵铁山听得浑身发冷,手心的冷汗把粗布衣服都浸湿了。他猛地站起来,手撑着桌子,指节泛白:“那刘老三呢?他是不是被鬼子控制了?咱们要不要去救他?”

老吴摇了摇头:“现在不能去。刘老三要是被控制了,咱们去救他,只会暴露自己;要是他故意配合鬼子传假情报,那去了就是自投罗网。不过从你说的情况来看,他更可能是被威胁了 —— 他说话时的慌乱、攥烟荷包的动作,都不像故意骗人,应该是鬼子拿他的老婆孩子要挟,逼他传假情报。”

赵铁山的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他想起刘老三墙上挂着的老婆孩子的照片,想起刘老三塞给他的炒黄豆,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都怪我!我不该去找他,不该让他为难!要是他的家人因为我出了事,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李正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很沉:“不怪你,铁山。你能把情报带回来,还能发现这些不对劲,己经做得很好了。换成其他新兵,说不定早就被假情报骗了,还觉得自己立了功。你能想到这些,说明你比以前细心了,也说明你真的把弟兄们的安全放在心上了 —— 这才是一个战士该有的样子。”

赵铁山抹了把眼泪,攥紧拳头:“团长,那咱们现在怎么办?不能让鬼子的阴谋得逞,也不能让刘老三白白受威胁!”

老吴拿起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圈:“咱们得先确认情报的真假。老郑,你带两个侦察兵,明天去北大营东门附近看看,确认弹药库的重机枪到底有几挺;再去城郊的村子问问,看看有没有鬼子的动静。铁山,你再想想,刘老三还有没有说过别的细节?哪怕是一句无关紧要的话,都可能有用。”

赵铁山坐在凳子上,闭上眼睛,把和刘老三见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 刘老三的烟荷包、灶台上的粮袋、火盆里的炭、还有他说 “塞包烟就能过岗哨” 时的眼神…… 突然,他猛地睁开眼睛:“我想起来了!刘老三说他跟看门的鬼子混熟了,塞包烟就能过去,可他平时不抽烟,烟荷包还是新的!还有,他灶台上的粮袋,印着‘大日本帝国军用’,可我以前在北大营见过,鬼子的军用粮袋都是黄色的,他那个是灰色的,像是假的!”

老吴眼睛一亮,拍了下桌子:“这就对了!刘老三是在给咱们传暗号!他不抽烟,却特意拿出烟荷包,是想告诉咱们‘烟有问题’,也就是情报有问题;假的粮袋,是想告诉咱们‘鬼子的话是假的’!这老伙计,是在用自己的办法提醒咱们啊!”

赵铁山愣了一下,接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 原来刘老三没有骗他,是他自己没看懂老伙计的苦心。他想起刘老三送他出门时,眼神里的不舍和担忧,想起刘老三说 “别给我惹麻烦” 时的郑重,心里又暖又酸:“三哥…… 他肯定是怕被鬼子发现,才用这种方式提醒我。咱们一定要想办法救他,救他的家人!”

李正峰点点头,眼神坚定:“放心,只要有机会,咱们肯定会救。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能让鬼子的阴谋得逞。老吴,咱们得赶紧制定应对计划,不能让弟兄们白白牺牲。”

赵铁山站在一旁,看着李正峰和老吴对着地图商量,心里既愧疚又庆幸 —— 愧疚自己差点被假情报骗了,庆幸自己发现了不对劲,没有让弟兄们陷入危险。他摸了摸腰后的炊事刀,刀把上的牛皮被汗水浸得发软,却让他心里多了几分底气。

他知道,自己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战士,还会因为没经验犯错误,还会因为担心老伙计慌了神。但他也知道,自己在变 —— 从一个只会煮菜的炊事兵,变成一个会观察、会思考、会为弟兄们着想的战士。这种变化,不是靠一次战斗就能得来的,是靠一次次的试探、一次次的犯错、一次次的反思慢慢磨出来的。

帐篷外,风还在刮,雪又开始下了,落在帐篷上,发出 “簌簌” 的声音。赵铁山看着帐篷里跳动的煤油灯光,看着李正峰和老吴严肃的脸,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细心、更谨慎,再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让弟兄们陷入危险。他要快点成长起来,要对得起李团长的信任,对得起刘老三的苦心,更对得起老王头临终前的嘱托 —— 做一个能护着弟兄们的战士。

作者“星之路途”推荐阅读《铁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