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痕》第二卷:星火燎原?第十章 沈阳破晓:攻坚与光复(第三部分)
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成立后的第十五天,沈阳城的练兵场上,三万名将士整齐列队。崭新的 “东北抗日联军” 军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军旗下方,赵铁山手持军刀,目光扫过一张张充满斗志的脸庞 —— 这其中,有从奉天城郊一路走来的老兵,有投诚的伪军,有新加入的青年,还有来自东北各地的游击队员,他们的眼神里,都燃烧着收复故土、驱逐侵略者的火焰。
“同志们!” 赵铁山的声音穿透寒风,响彻练兵场,“东北沦陷多年,百姓们在鬼子的铁蹄下受尽苦难!如今,咱们联合起来了,三万将士,同仇敌忾!今天,咱们要发起全面反攻,收复长春、哈尔滨、大连,把鬼子彻底赶出东北!”
“收复东北!驱逐日寇!” 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地面都在微微颤抖。
按照总指挥部制定的计划,联军兵分三路:东路军由李刚率领,攻打大连、营口等沿海城市,切断鬼子的海上补给线;西路军由张卫国率领,进攻锦州、阜新,堵住鬼子西逃的退路;中路军由赵铁山亲自率领,首取长春、哈尔滨,捣毁鬼子在东北的核心据点。
三路大军同日出发,朝着各自的目标挺进。百姓们自发地来到城外送行,有的端着热气腾腾的粥,有的塞给将士们鸡蛋和干粮,有的则挥舞着小红旗,高喊着 “胜利归来” 的口号。陈明带领学堂的孩子们,站在路边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稚嫩而坚定的歌声,成为了将士们前进的号角。
中路军的目标是长春 —— 鬼子在东北的重要军事据点,驻守着一万五千名鬼子和五千名伪军,城防坚固,配备了十辆坦克和十五门重炮。赵铁山带领一万名将士,日夜兼程,五天后抵达长春城外。
“长春城防坚固,硬攻会有很大伤亡,” 赵铁山拿着望远镜,观察着城墙上的火力点,“让侦查兵联系城里的地下党,看看能不能策反伪军,里应外合。”
侦查兵很快带回了好消息:长春城里的伪军指挥官是原东北军将领吴泽,他早己对鬼子的暴行不满,只要联军发起进攻,他就会带领手下打开城门,配合联军进城。
当天夜里,行动正式开始。吴泽按照约定,带领伪军打开了长春城的北门,赵铁山率领将士们一拥而入,朝着鬼子的军营冲去。鬼子们没想到伪军会倒戈,顿时慌了神,纷纷拿起武器反抗,却被联军的火力压制住。
长春城里的百姓们听到枪声,纷纷从家里跑出来,有的拿着锄头和镰刀,帮助联军打击鬼子;有的则给将士们带路,指引鬼子的据点位置。经过一夜的激战,长春城的鬼子大部分被消灭,剩下的少量鬼子躲在司令部里负隅顽抗。
第二天一早,赵铁山下令,对鬼子司令部发起总攻。迫击炮手朝着司令部的墙壁开炮,炸开了一个大洞,将士们冲进司令部,与鬼子展开肉搏。鬼子的指挥官见大势己去,切腹自杀,剩下的鬼子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长春城,顺利收复!
与此同时,东路军和西路军也传来了捷报:李刚率领的东路军,成功拿下大连和营口,切断了鬼子的海上补给线,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弹药;张卫国率领的西路军,攻克锦州和阜新,堵住了鬼子西逃的退路,伪军们纷纷倒戈,加入了联军的队伍。
三路大军在长春汇合后,稍作休整,便朝着最后一个目标 —— 哈尔滨进发。哈尔滨的鬼子指挥官是关东军的中将松井,他带领两万名鬼子,企图做最后的抵抗。松井在哈尔滨城外挖了三道壕沟,架起了几十挺重机枪,还部署了五辆坦克,扬言要让联军付出沉重的代价。
赵铁山召集李刚、张卫国和各纵队队长,召开作战会议:“松井想做最后的挣扎,咱们不能硬拼。李刚,你带领五千将士,在哈尔滨城东佯攻,吸引鬼子的主力;张卫国,你带领五千将士,从城西的松花江偷渡,绕到鬼子的后方,偷袭他们的弹药库;我带领一万将士,从城南发起总攻,配合城西的队伍,一举拿下哈尔滨!”
计划确定后,各队立刻行动。李刚带领将士们,在城东发起猛烈进攻,土炸弹和步枪齐发,鬼子们果然以为联军要从城东进攻,纷纷把主力调到城东。张卫国则带领将士们,趁着夜色,乘坐百姓们提供的渔船,从松花江偷渡,顺利抵达城西,朝着鬼子的弹药库冲去。
弹药库的鬼子没想到联军会从后方偷袭,很快就被消灭了。张卫国下令,点燃弹药库,“轰!轰!” 的爆炸声震得哈尔滨城都在摇晃,鬼子们的重机枪和坦克瞬间没了弹药,变成了废铁。
赵铁山抓住机会,带领主力从城南发起总攻。将士们扛着云梯,蹚过壕沟,朝着城墙上冲去。城墙上的鬼子失去了弹药,只能用刺刀和石头抵抗,根本不是联军的对手。很快,联军就爬上了城墙,打开了城门,朝着城里的鬼子军营冲去。
松井看着节节败退的鬼子,知道大势己去。他带领剩余的鬼子,朝着城外的山林里逃跑,却被早己埋伏在那里的联军将士拦住。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松井被俘虏,剩余的鬼子全部被消灭。哈尔滨城,成功收复!
随着长春、哈尔滨、大连等主要城市的收复,东北各地的鬼子陷入了恐慌。有的鬼子想从海上逃跑,却被东路军拦截;有的想往西逃窜,却被西路军堵住;剩下的鬼子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东北的抗日斗争,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半个月后,东北抗日联军在沈阳城举行了盛大的胜利庆祝大会。沈阳城的广场上,挤满了百姓和将士们,广场中央竖起了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飘扬在蔚蓝的天空中。赵铁山站在高台上,手里拿着一份总部发来的电报,声音洪亮:“乡亲们,同志们!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咱们终于把鬼子彻底赶出了东北!总部来电,全国的抗日斗争也取得了重大胜利,鬼子己经宣布无条件投降!”
“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百姓们和将士们欢呼着,拥抱着,有的甚至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有的百姓拉着将士们的手,不停地道谢;有的则拿出家里的好酒好菜,招待将士们;孩子们则围着将士们,唱着抗日歌谣,整个沈阳城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庆祝大会结束后,东北抗日联军开始了战后的重建工作。将士们帮助百姓们修复被炸毁的房子,清理战场,恢复生产;陈明带领教员们,在东北各地设立学堂,让孩子们能够重新上学,还组织了扫盲班,让百姓们学习文化知识;林静则带领医护队员,在各地设立医疗所,为百姓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还培训了大量的卫生员,解决了百姓们看病难的问题。
赵铁山则忙着组织修建 “东北抗日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选址在沈阳城的南山坡上,那里可以俯瞰整个沈阳城。百姓们纷纷自发地加入修建队伍,有的搬石头,有的和泥,有的则雕刻碑文。老石匠带领石匠们,在纪念碑上雕刻着牺牲英雄们的名字 —— 从杨家村的王虎,到沈阳攻城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一共三千多个名字,每个名字都承载着一段英雄的故事。
三个月后,东北抗日烈士纪念碑建成。纪念碑高十米,由青石砌成,正面刻着 “东北抗日烈士永垂不朽” 十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背面则刻着英雄们的事迹。落成仪式上,赵铁山带领将士们和百姓们,向纪念碑深深鞠躬。
“兄弟们,你们安息吧!” 赵铁山的声音沙哑却坚定,“鬼子己经被赶跑了,东北解放了,百姓们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你们的名字,会永远刻在这座纪念碑上,会永远记在百姓们的心里。你们的精神,会永远传承下去,激励着我们建设祖国,保卫家园!”
百姓们纷纷献上鲜花,放在纪念碑前,有的还点燃了香烛,缅怀牺牲的英雄们。小石头己经长成了半大的少年,他手里拿着一束蒲公英,轻轻放在纪念碑前,眼里满是敬佩:“英雄们,谢谢你们!是你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像你们一样,为祖国做贡献!”
接下来的日子里,东北各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田地里,庄稼长势喜人;学堂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工厂里,机器轰鸣;街道上,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赵铁山经常去各地视察,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他们必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这天下午,赵铁山、李刚、张卫国、陈明、林静和老石匠等人,来到东北抗日烈士纪念碑前。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纪念碑上,像是给纪念碑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咱们从杨家村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牺牲和困难,” 李刚感慨地说,“幸好,咱们坚持下来了,没有辜负百姓们的期望,没有辜负牺牲的英雄们。”
张卫国点点头:“是啊,现在东北解放了,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以后,咱们要继续守护好这片土地,不让侵略者再踏入中国半步!”
陈明看着纪念碑上的名字,眼里满是坚定:“我会把英雄们的事迹写进课本,让孩子们永远记住他们,传承他们的精神。”
林静也说:“我会继续做好医疗工作,守护好百姓们的健康,让他们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赵铁山看着大家,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了杨家村的伏击战,想起了黑风口的坚守,想起了沈阳城的攻坚,想起了那些牺牲的英雄们。他知道,抗日的斗争虽然结束了,但建设祖国的道路还很长。只要军民同心,传承英雄的精神,就一定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百姓们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
夕阳渐渐落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东北的大地上,洒在烈士纪念碑上,洒在百姓们的脸上。这是和平的阳光,是希望的阳光,是属于中国人民的阳光。抗日的星火,从北山的杨家村燃起,在奉天城郊燎原,最终照亮了整个东北,照亮了整个中华大地。民族独立的梦想己经实现,人民解放的曙光己经到来,一个崭新的中国,正在冉冉升起。
《铁痕》第二卷 “星火燎原”,在东北光复、英雄安息、百姓安居的祥和氛围中圆满落幕。从北山一隅的抗争,到东北全域的解放,军民同心的信念、英雄不朽的精神,如同不灭的星火,终将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道路。
星之路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