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南下鏖战:烽火映初心(第三部分)

小说: 铁痕   作者:星之路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章节无错乱精修!
 

《铁痕》第二卷:星火燎原·第十三章 南下鏖战:烽火映初心(第三部分)

信号弹的红光还未在江面上消散,长江南岸的炮火己如暴雨般倾泻而下。赵铁山站在指挥船的船舷边,望远镜里清晰地看到江面上的木船被炮弹掀翻,飞溅的水花夹杂着木屑在空中散落。李刚扶着摇晃的船桅,大声嘶吼:“司令员!敌人的岸防炮太密集了,咱们的木船没有装甲,伤亡不小!”

话音刚落,一颗炮弹落在指挥船右侧三丈处,掀起的巨浪将船身拍得剧烈倾斜。赵铁山死死攥住船舷上的铁环,目光扫过江面——华东野战军的船队在东路遭遇同样猛烈的阻击,中路的华北军区部队正试图用炮火压制敌人,却因距离过远效果甚微。“让炮兵连把所有迫击炮架到靠前的木船上,抵近射击!”赵铁山抹掉脸上的江水,“韩虎的先头营带火箭筒手,集中突破敌人的左翼缺口,那里是他们的火力盲区!”

传令兵顶着炮火跳上摇摇晃晃的通讯船,赵铁山的命令很快传达到各船队。三艘装满迫击炮的木船冒险突前,在距离南岸不足五百米处突然停船,炮口迅速对准敌人的岸防炮阵地。随着“放!”的口令声,密集的迫击炮弹如流星般掠过江面,准确落在敌人的炮位上,南岸的炮火顿时哑了大半。

韩虎的先头营趁机全速前进。他站在船头,手里的驳壳枪指着南岸:“火箭筒手准备!看到碉堡就炸!”木船刚靠近滩头,敌人的轻重机枪就从掩体后喷吐火舌,排在最前面的一艘船瞬间被打穿数个洞,三名战士掉进江里。“快搭人墙!”韩虎大吼着跳进齐腰深的江水,战士们纷纷跟着下水,用身体挡住子弹,掩护火箭筒手架设装备。

“轰!轰!”两声巨响,敌人的两个明堡被火箭弹炸开。小石头带着排里的战士们踩着水冲上岸,刚占领一个土坡,就看到坡后藏着敌人的暗堡,枪口正对着正在登陆的医护队。“卧倒!”小石头扑过去推开身边的战友,自己的胳膊被流弹划开一道深口子。他顾不上包扎,抓起一颗手榴弹,趁着暗堡换弹的间隙冲过去,拉燃引线从射击口塞了进去。

暗堡的爆炸声中,林静带着医护队终于登上滩头。临时救护点刚在一处废弃的茅草屋旁搭起,就有伤员被抬了过来——一名战士的腿被炮弹碎片击中,骨头都露了出来,疼得浑身发抖。林静咬着牙用止血带勒紧伤口,护士小张递过消毒棉时,手还在因为害怕而颤抖。“别怕,咱们多救一个,前线就多一份力量。”林静说着,熟练地给伤员清理伤口、缝合包扎,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滴在伤员的军装上。

江面的战斗还在继续。赵铁山的指挥船刚靠岸,就接到韩虎的急报:左翼阵地虽然突破,但敌人的预备队正从侧翼包抄过来,先头营快顶不住了。他立刻带着警卫员赶往前沿,沿途全是正在冲锋的战士和抬着伤员的担架。陈明的宣传队正趴在土坡后,用扩音喇叭向敌人喊话:“蒋军士兵们!北平己经和平解放,江南很快就会解放,放下武器投降吧,解放军优待俘虏!”

喊话真的起了作用。敌人的队伍里开始出现混乱,几名士兵举着枪从掩体后走出来,手里还举着写有“投降”的白布。韩虎抓住机会,大喊:“冲啊!”战士们如潮水般冲向敌人的阵地,原本顽抗的敌人瞬间溃不成军,有的扔掉武器逃跑,有的干脆跪在地上投降。

就在这时,一辆国民党军的坦克从阵地后方冲了出来,炮口对准了正在救治俘虏的医护队。林静刚把一名受伤的俘虏扶到担架上,就看到坦克的炮口亮起红光。“小心!”小石头猛地扑过去,将林静和俘虏一起推倒在战壕里,坦克炮弹擦着战壕顶部飞过,炸毁了旁边的茅草屋。

“火箭筒手呢?”赵铁山赶到时,坦克正碾压着战士们的尸体前进。韩虎急得满头大汗:“火箭筒刚才打碉堡用完了弹药!”赵铁山目光扫过战场,看到不远处有敌人丢弃的反坦克手雷,他弯腰抓起两颗,就要冲过去。“司令员不可!”李刚死死拉住他,“让我来!”说着就带着两名战士,借着战壕的掩护向坦克靠近。

坦克的机枪疯狂扫射,一名战士中弹倒下。李刚趁机滚到坦克侧面,拉开手雷引线,塞进了坦克的履带里。“轰隆”一声,坦克的履带被炸毁,停在原地动弹不得。里面的敌人刚打开舱盖想要逃跑,就被韩虎的战士们俘虏。李刚站起身时,才发现自己的胳膊被弹片划伤,鲜血染红了袖子。

经过五个小时的激战,东北野战军终于攻占了长江南岸的登陆阵地。当赵铁山站在阵地最高点,看着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涌上南岸时,远处传来华东野战军攻克东路阵地的捷报。他拿出望远镜,望向江南纵深的方向——那里,就是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道屏障,己经被撕开了缺口。

夜幕降临时,部队在滩头阵地休整。林静的医护队忙得脚不沾地,一天下来,她们救治了两百多名伤员,自己却连一口热饭都没吃。陈明带着宣传队的队员们,给战士们和俘虏分发食物,一名俘虏捧着手里的馒头,眼泪掉了下来:“俺是被抓壮丁来的,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解放军真是好人啊!”

赵铁山和韩虎、李刚坐在战壕里,借着马灯的光研究地图。“敌人的主力撤退到了南京外围的镇江,那里有他们的坚固防线。”李刚指着地图上的红点,“咱们要是强攻,怕是又要付出不小的伤亡。”赵铁山沉思片刻,想起了北平和平解放的经验:“让陈明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联系镇江的地下党,看看能不能争取部分敌军起义,里应外合突破防线。铁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铁痕最新章节随便看!”

第二天一早,陈明就带着宣传队赶到镇江外围,架起扩音喇叭开始喊话。地下党的联络员也悄悄送出消息:镇江守军中的一个师,师长是云南人,早就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不满,愿意率部起义,但需要解放军派出代表进城谈判。赵铁山决定亲自去谈判,李刚担心他的安全,坚持要带一个营的战士跟着。

“不用带太多人,两个人就够了。”赵铁山拍了拍李刚的肩膀,“咱们是来谈判的,不是来打仗的,人多了反而会引起对方的警惕。”他带着李刚和一名翻译,换上便装,跟着联络员走进了镇江城。师长张仲良见到赵铁山时,很是惊讶:“赵司令居然真的敢一个人来,这份胆识,张某佩服。”

谈判很顺利。张仲良提出,起义后希望部队能编入解放军,参加解放南京的战斗。赵铁山当即表示:“欢迎各位加入革命队伍,以后咱们就是同志,一起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当天下午,张仲良就率部起义,打开了镇江的城门,解放军顺利进入城内,没有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这座军事重镇。

占领镇江后,南京就暴露在解放军的兵锋之下。赵铁山和陈毅司令员会面后,决定兵分三路进攻南京:华东野战军从东路进攻,东北野战军从西路进攻,起义的张仲良部从中路牵制敌人。4月23日凌晨,总攻命令下达,三路大军同时向南京发起进攻。

此时的南京城内,早己人心惶惶。国民党的高官们纷纷乘飞机逃跑,留下的部队根本没有斗志。当东北野战军的战士们冲进总统府时,里面早己空无一人,只有满地的文件和丢弃的武器。小石头和几名战士爬上总统府的楼顶,扯下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换上了鲜艳的红旗。

红旗升起的那一刻,南京城响起了震天的欢呼声。百姓们自发地走上街头,手里拿着小红旗,欢迎解放军进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拉着赵铁山的手,激动地说:“解放军同志,我们盼这一天盼了多少年啊!以后再也不用受国民党的压迫了!”

进城后,部队立刻展开接管工作。李刚带领战士们查封了国民党的银行和电台,防止敌人转移财产和散布谣言;韩虎带着部队巡逻街道,维持治安,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林静的医护队在城里设立了医疗点,免费为百姓看病;陈明则接管了国民党的报社,出版了《南京解放报》,向百姓宣传解放军的政策。

在清理总统府时,战士们发现了一批国民党的机密文件,其中有一份是蒋介石制定的“退守台湾”的计划。赵铁山看完文件后,立刻上报党中央。党中央随即下达命令,要求部队做好解放台湾的准备。赵铁山接到命令后,立刻开始整顿部队,训练战士们的海上作战能力。

一天下午,赵铁山在南京街头视察时,遇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杨家村的王二柱。原来,王二柱听说解放军解放了南京,就带着村里的几名百姓,推着小车赶来送粮。“赵司令,俺们从杨家村一路过来,走了一个多月,就是想给咱们解放军送点粮食。”王二柱擦了擦脸上的汗,指着身后的小车,“这里有玉米、高粱,还有俺们自己做的馒头,都是百姓们的心意。”

赵铁山看着王二柱和他身后的百姓,眼里泛起了泪光。他想起了1937年在杨家村的破庙里,和乡亲们一起举起拳头抗日的场景;想起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百姓们欢送部队北上的场景;如今,全国即将解放,乡亲们又千里迢迢赶来送粮,这份军民情谊,比山还重,比海还深。

“二柱,谢谢乡亲们。”赵铁山握着王二柱的手,“等全国解放了,咱们就一起建设家园,让杨家村的百姓,让全国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王二柱点点头,激动地说:“俺们相信您,相信解放军!只要跟着您,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就在部队准备解放台湾时,党中央传来了新的指示:全国大部分地区己经解放,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秩序,解放台湾的任务暂缓。赵铁山接到指示后,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立刻调整部署,带领部队投入到南京的建设工作中。

他组织战士们修复被战火损坏的工厂和学校,帮助百姓恢复生产;他召开南京各行业代表会议,听取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南京的建设规划;他还派人回到东北,邀请沈阳机床厂、鞍山钢铁厂的技术人员,来南京帮助恢复工业生产。

一个月后,南京的第一家工厂恢复生产,生产出的第一批产品是农具,送到了郊区的农民手中。当农民们拿到崭新的锄头和镰刀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赵铁山站在工厂门口,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烽火岁月即将过去,建设祖国的新征程,己经开启。

这天晚上,赵铁山来到南京的长江岸边,望着滔滔江水。江面上,船只往来穿梭,灯火点点;江岸边,百姓们在散步、聊天,孩子们在追逐嬉戏。李刚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杯热茶:“司令员,您看,这就是咱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和平稳定。”

赵铁山接过热茶,喝了一口,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他想起了在东北抗日牺牲的战友,想起了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战士,想起了杨家村的乡亲们。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建设祖国的道路还很长。但他更相信,只要军民同心,传承革命先辈的初心,就一定能把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强大。第十三章“南下鏖战:烽火映初心”的故事,在南京解放的祥和氛围中落下帷幕,而属于中国人民的建设篇章,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