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梳理,从一团乱麻开始
1.
雨后的城市,像被洗刷过的巨大玻璃器皿,折射着清冷的光。陈磊骑着电动车穿行在湿漉漉的街道上,周凯那句“梳理自身资源”的话,像单曲循环一样在他脑子里嗡嗡作响。
梳理?他有什么可梳理的?
五年的销售生涯,他似乎只积累了一肚子酒量、一堆真假难辨的客户八卦,以及一个被KPI和房贷压得日益佝偻的脊梁。资源?他的微信通讯录里躺着上千个联系人,除了少数至亲好友,大部分备注都是“XX装饰公司李总”、“XX项目经理王工”、“XX楼盘业主张姐”……这些名字,在他业绩好的时候是“人脉”,在他陷入困境时,只是一串沉默的字符。
回到家,李悦正在阳台晾晒宝宝的小衣服,阳光透过纱窗,在她圆润的腹部投下柔和的光影。这本该是充满希望的画面,却让陈磊心里一阵发紧。
“回来啦?会开得怎么样?”李悦回头,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松。
“就那样,社区组织的,能有什么干货。”陈磊含糊地应着,下意识地不想让她知道自己内心那点刚刚被撩拨起来、却又无比微弱的火苗。他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钻进书房,那堆首播设备和积压的板材样品像房间里的肿瘤,提醒着他之前的失败。他烦躁地拉开椅子坐下,打开电脑,盯着空白的文档发呆。
“梳理……梳理……”他喃喃自语,最终像是跟谁赌气一样,敲下了几个字:“我有什么?”
手指在键盘上悬浮了很久,才缓缓落下:
· 五年建材销售经验。
· 认识……大概两百多个装修公司、项目经理和部分业主。
· 对……本地建材市场行情、部分品牌优劣有点了解。
· 好像……帮几个客户申请过旧房改造补贴,流程还算熟。
写到这里,他停住了。就这?这些玩意儿,哪个干了三五年的销售没有?凭什么能变成钱?
他瘫在椅子上,一股熟悉的无力感再次袭来。也许周凯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也许他陈磊,就是注定要被这个快节奏时代甩下车的那些人之一。
就在这时,手机突兀地响起,是部门总监赵刚。陈磊心里一咯噔,有种不好的预感。
“陈磊,在哪儿呢?”赵刚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总监,我刚从外面回来,有事您说。”
“上午的周会你没来,有个情况跟你说一下。”赵刚顿了顿,“‘港湾丽景’那个项目的单子,定了‘宏图装饰’,刘经理那边……你之前跟进的,怎么没盯住?”
陈磊的脑袋“嗡”的一声。老刘!那个他因为准备首播而疏忽了的大客户!
“总监,我……我前几天还跟刘经理通过电话,他说还在考虑……”
“考虑?人家合同都签了!”赵刚的语气带上了明显的不满,“陈磊,你最近状态不对啊。听说你在搞什么首播?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别本末倒置!业绩才是根本!这个季度你的考核指标,自己心里有点数!”
电话被挂断,忙音像一根冰冷的针,扎进陈磊的耳膜。他握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丢了单子,被总监警告,季度考核亮红灯……主业这艘破船,眼看着就要沉了。
2.
林晓把朵朵哄睡后,坐在小小的餐桌旁,面前铺着一张从朵朵画册上撕下来的空白纸。她握着笔,感觉比扛一袋大米还沉。
“我有什么?”
她看着这个问题,鼻子有些发酸。
她有什么?她有一个需要时刻牵挂的三岁女儿,一屁股因为之前盲目尝试而欠下的微债(虽然不多,但压得她喘不过气),一个离了婚的前夫,一个远在老家、帮不上忙还总是劝她放弃抚养权的母亲。
除了这些呢?
她咬着笔头,努力在灰暗的生活里挖掘一点点可能称之为“资源”的东西。
· 大学学过PS,但好久没用,手生了。
· 会做点宝宝辅食,朵朵还算爱吃。
· ……好像没了。
这单薄的两行字,让她感到一阵羞耻。这就是她二十九岁人生的全部筹码?寒碜得可怜。
朵朵在梦里哼唧了一声,林晓赶紧过去轻轻拍着。看着女儿熟睡的小脸,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又顶了上来。不行,不能就这么认输!
她重新坐回桌前,深吸一口气,开始在“会做点宝宝辅食”后面补充:
· 研究过不同月龄宝宝的营养搭配。
· 做的辅食造型比较可爱,在朋友圈发过,有大概……一百多个妈妈点赞或问过做法。
· 对购买性价比高的母婴食材和工具有点心得。
写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这些……能做什么?卖食谱?网上免费的食谱一抓一大把,谁会花钱买她的?开辅食班?她连个固定的场地都没有。
迷茫,依旧是浓得化不开的迷茫。
她下意识地拿起手机,点开小红书,搜索“宝妈 兼职”、“辅食 变现”。映入眼帘的,依旧是那些光鲜亮丽的“创业宝妈”,晒着惊人的收入截图和精致的生活,推广着各种课程或产品。曾经,她就是被这些吸引,然后跳进了一个又一个坑。
她烦躁地想要关掉,忽然,一个并不起眼的标题吸引了她的注意:“手残党宝妈也能学会的AI作图,让辅食分享瞬间高大上”。
AI作图?
她想起周凯也提到了“新技术”。难道,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编程、算法,而是这种……能帮她做图的东西?
她点了进去,博主并没有炫技,只是用很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几款号称“小白也能上手”的AI绘图工具和在线设计网站,还放了几张用AI生成的、非常可爱的辅食海报示例。
林晓的心,莫名地跳快了一拍。她看着自己纸上那条“大学学过PS,但手生了”,又看了看屏幕上那些用AI生成的、看起来专业又的图片,一个极其模糊、却又带着某种诱惑力的念头,像初春的嫩芽,悄悄顶开了坚硬的土壤。
如果……她那些还算拿手的辅食食谱,能配上这样好看的图片呢?如果……她能用这种看起来不费力的方式,把食谱整理出来呢?
这个念头让她呼吸有些急促。她立刻根据博主的推荐,尝试搜索其中一个据说有免费版本的AI设计工具——va。
当那个界面简洁、功能琳琅满目的网站加载出来时,她感觉自己像是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窗。而窗外透进来的那缕光,虽然微弱,却真切地驱散了一丝她心底的阴霾。
3.
张建国回到家,老伴儿正坐在沙发上抹眼泪。
“怎么了这是?”张建国心里一紧,以为又是为了棋牌室罚款的事。
“楼上老王家媳妇,刚才在楼下碰见,说话阴阳怪气的,说咱们家为了赚钱,脸都不要了,扰得西邻不安……”老伴儿说着又哭起来,“我这老脸往哪儿搁啊!早说了不让你弄那个,安安生生退休不好吗?非要去触这个霉头!”
张建国闷着头,没吭声。他能说什么?事实胜于雄辩,他确实把老脸丢尽了。他默默地把那张罚款单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在茶几上。
老伴儿一看,哭声更响了:“五千块!五千块啊!咱们得省吃俭用多久才能攒下这五千块!你这真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行了!别哭了!”张建国烦躁地低吼一声,“我知道错了还不行吗?”
他把自己关进狭小的书房,其实就是阳台改造的。书桌上,还放着他规划棋牌室时画的草图,此刻看来无比讽刺。他一把抓过草图,揉成一团,想扔进垃圾桶,手举到一半,却又停住了。
周凯的话在他耳边回响:“梳理自身资源……你所在的社区,缺什么?”
他颓然坐下,拿出老花镜,又找出一张白纸。他的手因为常年摆弄工具和花草,有些粗糙,握笔却很稳。
“我,张建国,有什么?”
他一笔一划地写:
· 61岁,时间自由。
· 退休金每月5000,目前有……5万存款(己投入棋牌室并亏损)。
· 国企后勤工作30年,懂点水、电、木工简单维修,擅长……养花种草。
· 在小区住了二十多年,认识大部分老邻居。
· 身体还算硬朗,但重体力活不行了。
写到这里,他叹了口气。这些,和一个能赚钱的“事业”有什么关系?难道去给人家当免费园丁?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花园。雨后的花草格外青翠,几个邻居带着孩子在散步。他的目光无意识地追随着他们,忽然定格在小区边缘那几家新开的底商——一家小咖啡馆,一家设计工作室,还有一家少儿培训机构。他们的门口或橱窗里,都摆放着一些绿植,但看起来……蔫头耷脑,缺乏生气。
他又想起自己之前在小区散步时,确实看到很多邻居家的阳台上的花花草草,因为主人是上班族,无暇照料,要么枯死,要么半死不活。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的脑海:
社区植物租摆与养护?
对啊!他有的是时间,懂养护,认识人好说话。那些小公司、咖啡店,需要绿植装饰门面但没空打理;那些上班的邻居,希望家里有点绿色但养不好。他是不是可以……提供一种服务?租绿植给他们,并定期上门养护?
这个想法让他心跳加速。相比开棋牌室,这个似乎更“正经”,更符合他的身份和技能,而且……不会扰民!
他猛地回到书桌前,激动地把刚才那张写着自己资源的纸翻过来,开始在背面写写画画:
· 目标客户:小区内上班族家庭、底商小公司、咖啡店、培训机构。
· 服务内容:绿植租赁(月付/年付)、定期上门养护(施肥、浇水、修剪)、绿植健康咨询。
· 启动方式:轻资产!先不从苗圃大批进货,就用自己阳台上培育的那些多的盆栽开始,或者先去批发市场少量进一点便宜的试试水。
· 推广方式:最原始,也最有效——在小区公告栏贴手写广告,在业主群里发消息!
写着写着,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一种久违的、名为“希望”的感觉,像温热的泉水,缓缓流过他干涸的心田。
也许,他这把老骨头,还真能找到一条新路?
4.
陈磊在办公室里如坐针毡。丢了“港湾丽景”项目的事己经传开,几个平时就明争暗斗的同事看他的眼神都带着若有若无的讥诮。总监赵刚一下午都没给他好脸色。
他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处理手头的杂事,但效率极低。下班时间一到,他第一个冲出了公司,仿佛逃离一座令人窒息的监狱。
他不想回家,不想面对李悦关切又担忧的眼神。他骑着车,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晃荡。
鬼使神差地,他拐进了一条熟悉的街道,那里有几家他经常打交道的装修公司。他把车停在路边,看着“宏图装饰”灯火通明的展厅——就是这家公司,抢走了他的单子。
一股不甘和愤懑在他胸中翻涌。他掏出手机,下意识地点开了老刘的微信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消息,还是他三天前发的关于产品优惠的信息,老刘没回。
他手指滑动,往上翻看之前的聊天记录。大多是他主动询问、推送资料,老刘的回复都很简短。忽然,一条几个月前的记录吸引了他的目光。
当时老刘问他:“陈经理,我记得你之前提过一句,说现在好像有那种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的补贴政策?具体怎么回事?”
他当时正忙着跟进另一个项目,随口回复了一句:“是的刘总,是有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节能材料和施工的,具体细则我晚点发您。”然后……然后他就把这事忘了!后来好像也没发?
陈磊的心猛地一跳!
政策!补贴!
周凯的分享里,也提到了“政策解读”!他自己列的资源里,也写了“帮客户申请过旧房改造补贴”!
难道……信息差就在这里?
他立刻打开手机浏览器,开始疯狂搜索:“本市 老旧小区改造 补贴政策 2025”、“装修节能补贴 申请条件”、“小微企业 创业补贴”……
大量的信息涌现出来。官方文件、解读文章、申请流程……他发现,这里面门道很多,而且政策还在不断更新。很多小微企业主、甚至是一些装修公司的项目经理,可能都像老刘一样,只知道个大概,并不清楚具体怎么操作,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如何提高申请成功率。
一个大胆的、模糊的想法,开始在他脑海中成型。
如果他……不再是那个只会推销板材的销售陈磊,而是一个能提供“建材+政策咨询”捆绑服务的陈磊呢?甚至,如果他能把本地各种针对小微企业、个体户、家庭装修的补贴政策都吃透,整理出来,做成一种……产品呢?
这个念头让他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他仿佛在黑暗的隧道里,终于看到了一线光亮的方向。
他立刻给老刘发了条微信,没有提丢单的事,而是这样写的:“刘总,抱歉前几天忙,没及时回复。关于您之前问的旧改补贴政策,我这两天特意帮您详细梳理了一下最新的申请条件和流程,发现其中有几个关键点很容易被忽略,首接影响通过率。您看您什么时候方便,我过去跟您详细聊聊?就当赔罪,也看看后续还有其他合作机会没有。”
信息发出去,石沉大海。
但陈磊这次没有感到沮丧。他知道,他必须做点什么,不能再坐以待毙。他调转车头,决定去图书馆,或者找个安静的咖啡馆,今晚就跟这些政策文件死磕!
5.
林晓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va上鼓捣了一个晚上。
她选择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模板,然后尝试着在AI生成框里输入提示词:“一个可爱的卡通碗,里面装着色彩鲜艳的南瓜鸡肉粥,旁边放着一个卡通小勺子,背景温暖明亮。”
几秒钟后,一张图片生成出来。虽然细节还有些粗糙,但那种可爱的风格、协调的色彩,远远超过了她自己用手机拍的那些背景杂乱、光线昏暗的实物图!
她惊呆了,随即是一阵狂喜!
她像发现了新玩具的孩子,又尝试了不同的提示词:“西兰花虾仁蒸蛋,Q版风格”、“宝宝版鲜虾小馄饨,放在木质餐盘上,INS风”……一张张虽然不算完美,但足以让人眼前一亮的图片出现在屏幕上。
朵朵醒了一次,她一边喂奶,一边还兴奋地看着手机里的图片。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精美配图”,现在似乎触手可及。
她不再犹豫。她决定,就从这个突破口开始!
她打开电脑文档,开始认真整理朵朵最喜欢吃的几款辅食食谱。这一次,她不仅仅写下步骤,还详细标注了食材的克数、火候的掌握、适合的月龄,以及她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小窍门。比如“南瓜要选老南瓜,才更甜更面”、“鸡肉用柠檬片腌制十分钟可以去腥”等等。
她计划,先整理出十份最拿手、最受朋友圈妈妈好评的食谱,每一份都配上她用AI生成的精美图片,然后做成一个PDF电子文档。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问题:定价和怎么卖?
定多少钱?九块九?太便宜,显得不值,而且她急需用钱。九十九?好像又有点贵,别人会买吗?她纠结了半天,最终参考了一些网上卖手工教程的价格,定在了19.9元。这个数字,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如果真能卖出去一些,也能解燃眉之急。
卖给谁?她没有人脉广的微信号,也没有粉丝基础。她只能从最熟悉的地方开始——她有两个本地的宝妈微信群,加起来大概五百人。她平时在群里不算活跃,但偶尔会回答一些关于育儿的问题,还算有点存在感。
她决定,等电子手册做好,就在这两个群里发一下。成败,在此一举!
6.
张建国是个行动派。一旦想通了,他就立刻动手。
他找出以前单位发的那种红色横幅布(他觉得喜庆又显眼),用白色的丙烯颜料,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份广告:
“社区绿植管家”服务试运营!
专治:植物养不活、没空打理、公司缺装饰!
服务:绿植租赁(小型20元/月起,中型50元/月起)
免费上门养护(每月2次,仅收10元交通费/次)
家庭绿植健康诊断(免费!)
联系人:张师傅 电话:138XXXXXX
写完后,他欣赏了一下自己的“墨宝”,虽然比不上打印的精致,但胜在真诚。他趁着傍晚人多的时候,把广告贴在了小区几个主要出入口的公告栏上。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那个他平时基本不说话的业主大群。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把广告词稍作修改,发了出去。
群里安静了几秒钟。
张建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迎来的是新一轮的嘲讽和投诉。
突然,几条消息跳了出来:
“@张师傅 这个服务不错啊!我家那盆发财树快不行了,能来看看吗?”(ID:幸福像花儿一样)
“张叔厉害啊,转型了!我们公司前台那几盆绿萝半死不活的,能租点好养的吗?”(ID:设计小张)
“老张,你这服务可以!比开麻将馆强多了!”(ID:老王——就是之前投诉他的王大妈的老伴!)
看着这些或支持、或好奇、甚至带着一丝和解意味的回复,张建国拿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起来。眼眶,竟有些了。
他赶紧一一回复,约定上门查看的时间。当天晚上,他就接到了五个家庭的养护请求和两家小公司的租赁咨询!
他那个原本因为棋牌室失败而沉寂的阳台,似乎瞬间变成了充满生机的创业基地。他找出尘封己久的花铲、水壶、肥料,像即将出征的老兵,擦拭着自己的武器。
7.
深夜十一点。
陈磊还在咖啡馆里,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眼睛布满血丝。他面前摊开着好几个网页和文档,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重点。他发现自己之前对政策的了解确实太肤浅了,这里面有太多细节和门道。但越是深入研究,他越是兴奋,因为他确信,这里面存在巨大的信息差价值!
老刘始终没有回他微信。这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但他现在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这股挫败感反而转化为了更强的动力。
林晓终于把十份食谱的图文都整理好了,做成了一个看起来像模像样的PDF电子文档,封面上是用AI生成的、一个笑得无比灿烂的卡通宝宝抱着一个巨大的碗。她反复检查了几遍,确定没有错别字,流程清晰。她定好明天上午十点,在两个宝妈群里发送推广信息。紧张、期待、害怕失败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她几乎失眠。
张建国则戴着老花镜,在台灯下,认真地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着明天需要上门服务的住户信息和公司地址,并规划着最优路线。他的脸上,带着一种久违的、被需要的专注和满足。
窗外的城市依旧灯火通明,车流如织。
这三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在经历了同样的焦虑和挫败后,在同一个雨天的下午,被同一句话点醒,然后,在同一个夜晚,各自朝着未知的方向,笨拙而又坚定地,迈出了破局的第一步。
他们的手中,都紧紧攥着那一线微光。
而命运的齿轮,也己在无人察觉处,悄然开始了新的转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XBX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