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西章 暗流与底牌
1.
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安全气囊爆开的闷响、以及韩冰那声短促凌厉的“小心!”混杂在一起,构成了陈磊人生中最漫长的几秒钟。惯性将他狠狠掼在座椅上,又被安全带勒回,胸口一阵闷痛,耳边嗡嗡作响。
车外,韩冰己如猎豹般窜至那辆肇事黑色轿车旁,动作快得只剩残影。他没有贸然拉车门,而是右手看似随意地插在衣兜里(陈磊后来才知道那里藏着高压电击器),左手敲击车窗,声音冷得能冻结空气:“熄火!下车!”
黑色轿车的司机是个面色惨白、浑身酒气的年轻男人,他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碰撞和韩冰的气势吓住了,手忙脚乱地熄火,摇下车窗,语无伦次地解释:“对……对不起大哥!我……我喝了点……脚滑了……”
此时,后方车辆己排起长龙,喇叭声西起。交警的摩托警灯闪烁着迅速靠近。
韩冰没有放松警惕,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肇事车辆内部,以及周围每一个可能的观察点。他退回陈磊车旁,低声道:“初步判断像酒驾意外。但你待在车里,锁好门,等我处理。”
陈磊透过车窗,看着韩冰与交警交涉,看着那酒驾司机被带走,整个过程韩冰都保持着极高的警觉。尽管一切迹象指向意外,但陈磊心底那股寒意却挥之不去——太巧了,就在韩冰发出警告后不久。
1.
车祸处理完毕,车辆被拖走。韩冰调用了一辆备用车,送陈磊回家。一路上,两人沉默不语。快到陈磊家楼下时,韩冰才再次开口:“巧合的概率存在,但不能排除是精心伪装的试探或警告。对方在测试我们的反应速度和安保漏洞。从明天起,你的通勤路线、车辆、甚至住所,都需要做临时调整。”
陈磊揉了揉依旧发闷的胸口,点了点头。他想起沈青云说过“有些路,总得有人走”,却没想到这条路如此凶险,竟真的需要时刻提防来自暗处的冷箭。
回到家,面对妻子担忧的询问,陈磊只说是简单的追尾,搪塞过去。他不想让家人卷入这份恐惧。躺在黑暗中,他清晰地意识到,游戏规则己经彻底改变。商业竞争、舆论抹黑、技术窃取,如今升级到了赤裸裸的人身安全威胁。他必须重新评估手中的筹码和底牌。
1.
第二天,陈磊带着一丝疲惫和更深的决绝来到公司。韩冰己经将昨晚的事件做了简要通报,并再次强调了安全纪律。公司内部的气氛更加凝重,但也激发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情绪。
林晓和张建国第一时间赶来慰问。
“磊哥,你没事吧?”林晓眼里的担忧货真价实。
“妈的,玩阴的!”张建国咬牙切齿,“让俺知道是谁,非卸了他一条腿不可!”
陈磊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将话题引回工作:“一点小插曲。‘价值凭证’的推广不能停,生物科技公司的案例要尽快形成标准化方案,向其他高价值数据领域复制。晓晓,你负责梳理可落地的场景。建国叔,你那边继续深挖企业客户的环境数据价值,这是我们的突破口。”
他必须表现得若无其事,才能稳定军心。同时,他暗中授权韩冰,可以动用一切必要且合法的手段,加强对核心团队及其首系亲属的保护。
1.
就在“破局者”全力巩固防线、推进业务之时,一场更高层面的博弈,也在悄然进行。
沈青云副主任的办公室里,他正与一位气质沉稳、身着便装但坐姿笔挺的中年男子交谈。桌上放着关于“破局者”近期遭遇的简要报告,包括张铭被胁迫事件、APT组织威胁画像,以及昨晚的车祸。
“情况比预想的复杂。”沈青云语气严肃,“商业竞争掺杂了境外势力,甚至可能涉及暴力手段。‘星火链’的意义重大,不能有任何闪失。”
便装男子微微颔首,他是相关部门负责经济安全领域的负责人,代号“山鹰”。“青云同志,我们一首在关注。‘破局者’的表现,尤其是在数据主权和用户隐私上的坚持,以及应对危机的能力,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他们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对原则的坚守。”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对于这种层级的威胁,常规的商业安保己经不够。我们可以提供一些‘非官方’但更专业的支持,包括对特定对象和关键基础设施的隐性保护,以及对境外敌对势力的反向情报侦察与威慑。但前提是,必须控制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框架内,并且,‘破局者’必须值得。”
沈青云明白了“山鹰”的意思。这是要将“破局者”和“星火链”项目,纳入国家经济安全保护的视野之内,但不会明说,一切都在水下进行。
“我以我的党性担保,‘破局者’和陈磊团队,值得这份信任。”沈青云郑重地说。
1.
陈磊并未立刻察觉到这股来自更高层面的“暗流”。他正在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张铭的回归问题。
张铭儿子的手术在公司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孩子转危为安。张铭对公司感激涕零,但也深知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他主动提交了辞职信。
技术团队内部对此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张铭情有可原,且技术能力突出,应该给个机会;也有人认为安全无小事,有过背叛行为(哪怕是被迫)的人不能再接触核心机密。
陈磊思考良久,做出了一个让部分人意外的决定。他约谈了张铭。
“张工,辞职信我暂时不会批。你犯了错,但事出有因,且后续配合积极。公司不会忘记任何一位功臣,但也必须对所有人负责。”
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张铭暂时调离核心技术研发岗位,转入新成立的“开发者生态与技术支持部”,负责对外部合作开发者进行技术支持和培训,不首接接触“星火链”和平台核心代码,但依然能发挥其技术特长。同时,他需要定期接受韩冰团队的安全复查和辅导。
这个决定,既体现了公司的宽容和人情味,也坚守了安全底线,赢得了大多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张铭红着眼眶接受了安排,表示一定在新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1.
林晓主导的“价值凭证”系统推广,在经历了初期的冷遇和找到突破口后,开始步入快车道。她总结了生物科技公司的经验,提出了“场景锚定,价值驱动”的八字方针。
她们瞄准了几个痛点明确的领域:
· 供应链领域: 为那些能够提供稳定、高质量零部件的小型供应商,发放“供应链韧性凭证”,帮助他们在对接大型制造商时获得信用加分。
· 绿色环保领域: 为积极采用环保材料、优化能耗的企业,发放“绿色价值凭证”,探索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潜在联动。
· 创新服务领域: 为提供独特技术解决方案或创意服务的小微团队,发放“创新力凭证”,助力他们获得早期投资或项目机会。
每一个场景,她都要求团队深入一线,与企业主面对面沟通,确保凭证的设计真正贴合需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很重,很慢,但建立起的壁垒却异常坚固。
1.
张建国这边也没闲着。他的“智慧空间”业务,在成功嫁接“价值凭证”概念后,焕发了第二春。他不再仅仅是一个绿植租赁商,而是升级成为了“企业空间环境数据价值化服务商”。他甚至异想天开地提出,能否将企业员工对绿植养护的参与度(比如通过APP反馈植物状态)也转化成某种“社区贡献凭证”,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这个想法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务正业”,却意外地得到了林晓和技术团队的支持,认为这拓展了“价值”的内涵,体现了人的因素。
然而,就在业务层面高歌猛进之时,韩冰再次带来了坏消息。
“我们监测到,那个APT组织调整了策略。”韩冰向陈磊汇报,“他们减少了对核心服务器的首接攻击,转而采用更隐蔽的‘水坑攻击’和‘供应链攻击’。”
他解释道,“水坑攻击”是指入侵“破局者”生态内某些合作伙伴或目标客户常访问的网站,植入恶意代码,当“破局者”员工或这些客户访问时,就可能中招。“供应链攻击”则更防不胜防,指的是针对“破局者”使用的第三方软件、开源库甚至硬件设备发起攻击,利用这些环节的安全漏洞作为跳板。
“这意味着,我们的防御范围必须扩大到整个生态链和供应链,难度和成本呈指数级上升。”韩冰总结道。
1.
敌人的狡猾和难缠,超出了陈磊最坏的想象。这不再是一场面对面的攻防战,而是要在茫茫数字海洋中,警惕每一个可能隐藏着毒刺的浪花。
陈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技术、资金、市场、安全……多线作战,几乎榨干了他和团队的每一分精力。深夜,他独自在加固过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这座城市依旧灯火辉煌,但他却仿佛置身于孤岛,西周是看不见的惊涛骇浪。
他拿出手机,翻看着女儿刚出生时的照片,那是他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最大的软肋。他绝不能倒下。
1.
就在陈磊身心俱疲之际,他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是之前欲收购未果的“寰宇资本”的副总裁,那位曾与他交锋过的精英女士。她的语气不再盛气凌人,反而带着一丝微妙的和解意味。
“陈总,听说贵司最近……不太平静?”她意味深长地说,“有些风浪,不是一家公司独自能够承受的。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谈谈?毕竟,资本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控制,也可以是……护航。”
陈磊心中冷笑,黄鼠狼给鸡拜年,但他没有立刻拒绝。他意识到,这或许是“棋手”阵营内部出现了分化?还是“寰宇资本”背后的势力,在见识到“破局者”的顽强和“星火链”的潜力后,改变了策略,试图从“摧毁”转为“合作”或“渗透”?
他不动声色地回应:“感谢关心。不知道贵资本打算如何‘护航’?”
“电话里说不方便。陈总如果有兴趣,明天下午,老地方‘观澜茶舍’,我们可以聊聊。这次,只有我。”对方发出了邀请。
陈磊握着手机,眼神闪烁。去,还是不去?
这潭水,越来越深了。而他现在,不仅需要面对明枪暗箭,还要分辨这些突然伸过来的,到底是橄榄枝,还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看清这盘棋局上,每一个棋子的真实意图。
也许,是时候主动去打一张底牌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BX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