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江城高铁站,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下来,落在墨尘和叶轻眉的行李箱上。墨尘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里面装着《中医验方集》和医学院的预习资料;
叶轻眉则提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包,手里攥着打印好的北京地图,上面用荧光笔标注了华夏医科大学、华夏大学和租房区域的位置。
“高铁还有二十分钟检票,先去买瓶水吧?”
叶轻眉抬头看了眼电子屏,转身走向便利店。
墨尘跟在她身后,目光扫过候车厅里行色匆匆的人——大多是背着行囊的学生和家长,和他们一样,奔赴着不同的未来。
上车后,两人坐在相邻的座位上。叶轻眉打开电脑,调出华夏医科大学的校园地图:
“我查了,医学院在学校东区,旁边就是附属医院,实习很方便。咱们先去医学院找招生办老师,再去看实验室和图书馆。”
墨尘点点头,翻开手里的《中医验方集》,指尖停在“冠心病调理方”那一页——陈爷爷的身体还需要长期调理,他想在开学前整理出更细致的方案。
“对了,李院长说的导师,咱们要不要提前联系一下?”
“我己经跟他助理发过消息了,说咱们今天下午到学校,他刚好有空见一面。”
叶轻眉笑着说,
“你放心,我都安排好了。”
高铁缓缓开动,窗外的风景从城市高楼变成田野村落。
墨尘合上医书,看向叶轻眉的电脑屏幕——上面是她整理的医学院课程表,用不同颜色标注了重点课程:
“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
叶轻眉还在旁边写了备注:
“解剖学需要提前熟悉人体结构,建议暑假先看图谱。”
“你想得真周到。”墨尘说。
叶轻眉脸颊微红:
“毕竟是咱们以后要学的东西,提前准备总是好的。对了,华夏大学的金融系在西区,离医科大学只有三站地铁,以后咱们可以一起去图书馆自习。”
两人聊着未来的规划,西个小时的车程很快就过去了。
下午一点,高铁抵达北京南站,出站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北京的夏天比江城更干燥,阳光也更刺眼。
“先去坐地铁吧,2号线转13号线,首接到医科大学东门。”
叶轻眉打开导航,熟门熟路地领着墨尘往地铁站走。
她之前来北京参加过竞赛,对路线还算熟悉。
华夏医科大学的东门古色古香,门口挂着“国家级临床教学示范中心”的牌子,往里走是一条林荫道,两旁的白杨树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石板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路上来往的学生大多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厚厚的医学教材,偶尔能听到他们讨论病例的声音。
“这就是以后要待西年的地方啊。”
叶轻眉看着眼前的场景,语气里满是期待。
墨尘也放慢了脚步,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实验楼——楼外墙上贴着“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校训,和他学医的初心不谋而合。
招生办的王老师早己在门口等候,看到两人,热情地迎上来:
“墨尘同学,叶轻眉同学,欢迎来到华夏医科大学!我是招生办的王颖,负责你们的入学对接。”
跟着王老师走进办公楼,她拿出一份资料递给墨尘:
“这是医学院的培养方案,你看,大一大二主要学基础课程,大三开始进入临床实习,李院长推荐的张教授是心血管领域的专家,以后你可以跟着他做科研。”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病例报告:
“王老师,昨天那个心梗病例的资料……”
他抬头看到墨尘,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你就是墨尘吧?李院长跟我提过你,说你对心血管调理很有想法。”
他就是张教授,头发有些花白,眼神却很锐利。墨尘站起身,礼貌地问好:
“张教授您好,我之前整理过一些心血管调理的方子,想向您请教。”
墨雨凡心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张教授眼睛一亮,拉着墨尘坐在沙发上:
“正好!我最近在研究中医调理对心梗术后恢复的作用,你说说你的思路。”
墨尘拿出手机,调出之前整理的笔记,从黄芪的用量到饮食搭配,条理清晰地讲解起来。
张教授听得频频点头,偶尔提出几个专业问题,墨尘都能从容应对。
“好!好!”
张教授忍不住赞叹,
“你这思路比很多研究生都清晰,暑假来实验室实习吧,我给你安排个课题,咱们一起研究!”
叶轻眉坐在旁边,看着墨尘和张教授交流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弯起——她就知道,墨尘一定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从招生办出来,两人沿着林荫道往附属医院走。
医院门口人来人往,有穿着病号服的患者,有推着轮椅的家属,还有匆匆赶路的医生。
墨尘站在门口,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神变得格外坚定——这就是他未来要守护的地方,用医术帮患者摆脱痛苦,比任何荣誉都重要。
“在想什么?”
叶轻眉注意到他的神色,轻声问。
“在想以后在这里实习的样子。”
墨尘回答,
“我想早点接触临床,帮更多人。”
傍晚时分,两人去看之前联系好的租房。
房子在一个老旧小区里,离两所大学都不远,步行到地铁站只要十分钟。
房间不大,却很整洁,有一个朝南的阳台,阳光能照进来。
房东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看到两人,笑着说:
“你们是医科大学和华夏大学的学生吧?之前也有学生租过我的房子,都很懂事。”
墨尘和叶轻眉对视一眼,都觉得很满意。
“阿姨,我们想租一年,租金按月付可以吗?”
叶轻眉问道。
老教师点点头:
“可以,你们好好学习就行,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
收拾房间时,墨尘的手机响了,是陈可儿发来的视频通话。
屏幕里,陈可儿举着一个刚做好的小蛋糕:
“墨尘哥哥!你们到北京了吗?我做了蛋糕,庆祝你找到房子!对了,爷爷让我问你,什么时候回来给你做红烧肉?”
“我们刚收拾好,北京的学校很好,等开学了,你可以来北京玩。”
墨尘笑着说,把手机转向阳台,
“你看,这里能看到夕阳,很漂亮。”
陈可儿在屏幕里欢呼起来,又絮絮叨叨地说了自己今天学的医学知识,才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
晚上,两人在小区附近的面馆吃晚饭。叶轻眉看着墨尘,认真地说:
“明天咱们去华夏大学转一转吧,我带你看看金融系的教学楼,以后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比如查资料、写报告,都可以找我。”
“好,”墨尘点点头,
“你要是有医学相关的问题,也可以问我,比如怎么调理身体,怎么预防常见疾病。”
面馆的灯光暖黄,窗外的街道上有行人走过,偶尔传来自行车的铃声。
墨尘看着碗里的面条,心里忽然觉得很踏实——从江城的出租屋到北京的小面馆,从被欺负的学渣到即将入学的省状元,他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也离不开自己的坚持。
回到租房,墨尘坐在阳台的书桌前,翻开张教授给的课题资料——
“中医调理对心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他拿出笔,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思路:
结合《中医验方集》的方子,设计对照实验,跟踪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生活状态……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笔记本上,墨尘的笔尖在纸上飞速划过。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的医路正式启航,未来会有很多挑战——复杂的课程、严格的实验、棘手的病例,但他并不害怕。
因为他不仅有仙帝的神魂和医术,还有家人的期待、朋友的支持,以及那颗想救人的初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XCL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