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末,寒风裹着碎雪粒扫过胡同,傍晚的天暗得早,路灯还没亮,家家户户的窗户里己经透出暖黄的光。
墨尘提着刚煮好的桂圆红枣茶,往周爷爷家走——昨天社区巡逻时,他看到周爷爷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双手揣在棉袄兜里,连织了一半的毛衣都放在腿上,一问才知道,老人这几天手脚凉得像冰,夜里也睡不着,连拿针的力气都没有。
周爷爷家的门没锁,墨尘轻轻推开,就看到客厅里只开了一盏小台灯,周爷爷靠在沙发上,眼睛半睁着,手里攥着毛线针,毛线团滚在地上,没织完的毛衣搭在膝盖上,上面还沾着几根白发。
“爷爷,这么冷的天,怎么不开大灯?”
墨尘把保温桶放在茶几上,顺手打开了客厅的顶灯,暖光瞬间铺满屋子。
“大灯费电,小灯够亮了。”
周爷爷笑了笑,想抬手拿毛线针,却因为手凉得发僵,手指动了动没抬起来。
墨尘快步走过去,握住周爷爷的手——入手冰凉,连指节都泛着青白色,他指尖悄然注入一丝灵气,天帝神魂对经络气血的感知力瞬间展开:
清晰“看到”周爷爷的“足少阴肾经”从脚踝到膝盖气血凝滞,像结了冰的小溪,“手少阴心经”也偏弱,肾气不足加上心气亏虚,才导致畏寒失眠,普通的暖手宝只暖表面,驱不了深层的寒。
“爷爷,您这是肾气不足加心经气血弱,我帮您按揉几个穴位,再喝碗桂圆红枣茶,手脚很快就能暖起来。”
墨尘说着,让周爷爷靠在沙发上,自己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先帮老人搓手——掌心对着掌心,轻轻揉搓,灵气随着动作缓缓渗入,像温热的水流顺着经络游走,渐渐驱散手心里的寒气。
周爷爷的手指慢慢有了知觉,他动了动指关节,惊讶地说:
“不那么僵了!好像有股热流从手心往胳膊上窜,舒服多了。”
墨尘趁机按在老人的“涌泉穴”上(老人穿着棉鞋,他隔着袜子轻轻按揉):
“涌泉穴是肾经的要穴,按揉能补肾气,您以后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泡完按五分钟,睡得能更香。”
“墨尘哥哥!我们来啦!”
门外传来陈可儿的声音,她顶着一头雪花跑进来,手里抱着一个热水袋,叶轻眉跟在后面,提着一个布包,身上还沾着雪沫子。
“我查了《老年冬季畏寒调理指南》,里面说桂圆配红枣要加少量黄芪,补气效果更好,我特意带了黄芪过来。”
叶轻眉打开布包,里面还有一双手工织的袜子,
“这是我妈妈织的,加厚的,爷爷穿了脚不冷。”
陈可儿则把热水袋塞进周爷爷怀里:
“爷爷,这个热水袋是充电的,能暖六个小时,您晚上睡觉抱着,脚就不凉啦!我还带了饼干,您饿了可以吃点。”
周爷爷看着三个年轻人忙前忙后,眼眶有点发热:
“你们这几个孩子,比我远在南方的孙子还贴心。”
他起身从卧室里拿出一个布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双深蓝色的手工毛线手套,针脚细密,上面还织了个小小的“周”字:
“这是我夏天织的,本来想给孙子寄过去,他说南方不冷,我就给你留着了,小墨你总在外面跑,戴这个暖手。”
墨尘接过手套,指尖触到厚厚的毛线,软乎乎的,还带着阳光晒过的味道——这双手套比仙界任何用仙绒织成的护具都暖和,每一针每一线都藏着老人的心意。
“谢谢爷爷,我冬天出门肯定戴,戴着它就像您在身边一样。”
叶轻眉己经把桂圆、红枣、黄芪放进小锅里,在周爷爷家的厨房煮了起来。
砂锅里的水汽袅袅升起,带着桂圆的甜香、红枣的温润,渐渐弥漫了整个屋子。
陈可儿则陪着周爷爷聊天,听他说年轻时在胡同里当木工的事,时不时还帮老人理理毛衣上的毛线,像个小棉袄一样贴在老人身边。
桂圆红枣茶煮好后,墨尘盛出一碗,放温后递给周爷爷:
“爷爷,您慢点喝,这茶能补气暖身,喝了晚上睡得香。”
周爷爷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暖流从喉咙滑到肚子里,很快就觉得手脚都暖了,他拿起茶几上的毛线针,试着织了两针——这次手指灵活多了,毛线在针上绕了两圈,织出的针脚整齐又紧实。
“能织了!真能织了!”
周爷爷激动得举起毛衣,眼里闪着光,
“我还能给孙子织完这件毛衣,等过年寄过去,他就能穿了。”
墨尘看着老人的笑容,心里也暖暖的——比帮患者解决疑难病症更满足的,是看到老人重新拾起自己喜欢的事,眼里重新有了光。
雪渐渐停了,路灯亮了起来,透过窗户照在屋子里,暖光和灯光交织在一起,格外温馨。
墨尘和叶轻眉、陈可儿准备离开时,周爷爷非要把煮好的桂圆红枣茶装在保温壶里让他们带回去:
“这茶暖身,你们年轻人也得注意保暖,别冻着。”
走出周爷爷家,夜风吹在脸上,却不觉得冷——墨尘手里提着保温壶,怀里揣着毛线手套,心里装着老人的笑容。
陈可儿拉着叶轻眉的手,蹦蹦跳跳地说:
“周爷爷笑起来真好看,以后我们每周都来帮他织毛衣,陪他聊天好不好?”
叶轻眉点头:
“好啊,下次我们带毛线来,帮爷爷一起织,让他早点给孙子寄过去。”
墨尘低头看着手里的毛线手套,指尖轻轻着上面的“周”字——他想起自己作为凌霄仙帝时,曾统御仙界万千仙众,却从未有过此刻的踏实。
那些仙力、仙阶、仙珍,远不如这双手套的温度,不如老人织毛衣时的专注,不如这碗桂圆红枣茶的甜香。
回到租房,墨尘把毛线手套放在书桌的抽屉里,和之前赵奶奶的针袋、张奶奶的棉鞋、李爷爷的手写信放在一起——这些手工的礼物,像一颗颗暖珠,串起了他在凡间的牵挂。他走到阳台,看着天边的月亮,运转灵气——灵气在体内流转,比以往更温润,带着桂圆的甜香和毛线的暖意,缓缓融入气海穴。
他拿出《中医验方集》,在经络图旁写下:
“仙力可驱寒,不如人间一碗茶;神通可暖身,不及老人一双手套。
毛线藏的不是线,是牵挂的意;
茶香飘的不是味,是人间的暖。
仙途漫漫,最高的修为从不是统御天地,而是守护每一份平凡的真情。”
手机响了,是周爷爷发来的微信语音,声音里满是笑意:
“小墨,我喝了茶,手脚暖烘烘的,现在能织毛衣了,等织完给你看看!”
墨尘笑着回复:
“好啊爷爷,我等着看您的手艺,下次来我帮您绕毛线!”
夜色渐浓,租房里的灯光柔和。墨尘拿起笔,继续整理“老年冬季畏寒失眠”的调理笔记,指尖的灵气轻轻流转,在纸上留下淡淡的温暖痕迹。
属于凌霄仙帝的凡间传奇,没有惊心动魄的仙战,没有高深莫测的仙术,却在冬夜的暖茶里、手工的手套上、老人织毛衣的针脚间,书写着最质朴、也最动人的人间篇章——这,才是真正的“仙”,是藏在烟火气里的仁心与深情,是比任何仙途都珍贵的“真道”。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仙帝,高考状元(http://www.220book.com/book/XCL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