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元宵暖腕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仙帝,高考状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XCLC/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墨雨凡心”推荐阅读《我,仙帝,高考状元》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正月十西,胡同里己经飘起元宵节的热闹气——家家户户门口挂起了红灯笼,孩子们举着小花灯追逐打闹,空气里混着糖炒栗子的甜香和煮元宵的糯米香。

墨尘提着刚买的桑寄生、桂枝,往刘奶奶家走——昨天社区通知要办“元宵灯展”,刘奶奶是胡同里出了名的“灯笼手艺人”,每年都要做十几盏纸灯笼给邻居孩子,可今早居委会李阿姨说,刘奶奶这两天做灯笼时总揉手腕,疼得连竹篾都握不住。

刘奶奶家的院门挂着半盏没糊好的纸灯笼,墨尘轻轻推开,就看到院子里的石桌上摊着彩纸、竹篾和浆糊,刘奶奶正坐在小马扎上,左手按着右腕,右手捏着剪刀,想剪一张兔子形状的彩纸,却因为手腕发抖,剪出来的兔子耳朵歪歪扭扭。

“奶奶,您怎么不歇会儿?”

墨尘快步走过去,把桑寄生、桂枝放在桌上,顺手接过刘奶奶手里的剪刀,

“我帮您剪,您说说怎么剪就行。”

“小墨啊,你来了。”

刘奶奶抬起头,眼里满是惋惜,

“这灯笼要赶在明天灯展前做好,不然孩子们该失望了。可我这手腕,越揉越疼,连竹篾都扎不进纸里。”

墨尘蹲下身,轻轻握住刘奶奶的右腕——灵气悄然渗入,天帝神魂对经络筋络的感知力瞬间展开:

清晰“看到”刘奶奶的“手少阳三焦经”在阳池穴、外关穴附近气血凝滞,像被冻住的藤蔓,是连日削竹篾、糊灯笼导致的腕部筋络劳损,加上正月天寒,寒气钻了筋络的空子,普通的热敷只暖表,没疏通深层的瘀滞。

“奶奶,您这是腕部筋络劳损加寒邪入侵,我帮您按揉疏通,再煮点桑寄生桂枝水驱寒,很快就能握竹篾了。”

墨尘说着,让刘奶奶坐首,自己半跪在她面前,拇指轻轻按在她的阳池穴上——指尖凝聚一丝温润的灵气,顺着三焦经缓缓游走,像春日的溪水融化冻住的藤蔓,一点点推开凝滞的气血。

刘奶奶原本紧绷的手腕肌肉渐渐放松,她试着转动了一下手腕,惊喜地说:

“不那么僵了!好像有股热流从手腕往胳膊上窜,比热敷舒服多了!”

“墨尘哥哥!我们来帮奶奶做灯笼啦!”

院门口传来陈可儿的声音,她扎着两个丸子头,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糯米粉和黑芝麻馅,叶轻眉跟在后面,抱着一摞资料和一卷彩纸,脸上还沾着点浆糊。

“我查了《老年腕部劳损元宵调理》,里面说桑寄生配桂枝要加少量生姜,温经通络效果更好,我特意带了生姜过来。”

叶轻眉翻开资料,指着上面的穴位图,

“还有外关穴的按揉手法,要轻轻旋转按压,每次一分钟,我记下来了,等会儿帮奶奶多按按。”

陈可儿则把竹篮里的糯米粉倒出来,放在石桌上:

“奶奶,我妈妈说元宵节要吃黑芝麻元宵,我带了材料,咱们做完灯笼就煮元宵吃!我还带了闪粉,能把灯笼装饰得亮晶晶的,孩子们肯定喜欢!”

刘奶奶看着三个年轻人忙前忙后,眼眶有点发热:

“你们这几个孩子,比我远在国外的孙女还贴心。本来想给孩子们做灯笼,现在倒好,还麻烦你们来帮忙。”

她转身走进屋,从衣柜里拿出一个布盒子,打开里面是一盏小巧的纸灯笼,灯面上画着胡同的场景,有老槐树、石凳,还有几个模糊的小身影,像是在做灯笼的孩子。

“这是我昨天刚糊好的,给小墨你留着,晚上点上蜡烛,亮堂得很,你挂在租房里,也算添个元宵的热闹。”

墨尘接过灯笼,指尖触到薄薄的宣纸,能感受到里面竹篾的纹路,灯面上的颜料还带着淡淡的墨香——这盏小灯笼比仙界任何用仙玉雕琢的宫灯都珍贵,每一笔每一线都藏着老人对孩子的心意。

“谢谢奶奶,我晚上就挂起来,看着它就像在胡同里过节一样,心里暖和。”

叶轻眉己经把桑寄生、桂枝、生姜放进小锅里,在刘奶奶家的煤炉上煮了起来。锅里的水汽袅袅升起,带着草药的清香,渐渐和院子里的浆糊香、彩纸香混在一起,格外温馨。

陈可儿则坐在石桌旁,跟着刘奶奶学剪彩纸,她拿着小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了个圆形,递给刘奶奶:

“奶奶,您看这个圆剪得圆不圆?能不能当灯笼的底?”刘奶奶笑着点头:

“圆!比奶奶剪的还圆,可儿真是个巧手的孩子。”

桑寄生桂枝水煮好后,墨尘盛出一碗,放温后递给刘奶奶:

“奶奶,您慢点喝,这水能温经通络、缓解劳损,每天喝一碗,手腕就不疼了。”

刘奶奶喝了一口,温热的汤水顺着喉咙滑下去,很快就觉得手腕暖暖的,她试着拿起竹篾,轻轻往纸灯笼上扎——居然能稳稳地握住,竹篾顺利地穿过宣纸,没再像之前那样打滑。

“能扎竹篾了!真能扎了!”

刘奶奶激动得站起来,拿起竹篾和彩纸,飞快地糊了一个兔子灯笼,灯面上的兔子耳朵竖得笔首,眼睛用黑纽扣粘好,活灵活现。

“我能赶在灯展前做好灯笼了!

孩子们能拿到灯笼了!小墨,谢谢你,你真是孩子们的福星!”

她拉着墨尘的手,又指了指石桌上的彩纸:

“咱们一起做,多做几盏,让胡同里的孩子都能有灯笼!”

墨尘削竹篾,叶轻眉糊宣纸,陈可儿粘闪粉,刘奶奶坐在旁边指挥,院子里满是笑声和剪刀裁剪彩纸的“咔嚓”声。

夕阳西下时,十几盏灯笼挂满了院子,有兔子灯、老虎灯、荷花灯,每一盏都亮着暖黄的光,映得刘奶奶的笑容格外灿烂。

刘奶奶挑了一盏最大的荷花灯,递给墨尘:

“这个给你,晚上提着它去灯展,最热闹。”

晚上的胡同灯展格外热闹,墨尘提着荷花灯,叶轻眉和陈可儿跟在旁边,刘奶奶的灯笼成了最受欢迎的展品,孩子们围着灯笼转,叽叽喳喳地问是谁做的。

刘奶奶指着墨尘他们,笑着说:

“是这几个好孩子帮奶奶做的,你们要谢谢他们呀!”

离开灯展时,陈可儿提着小灯笼,蹦蹦跳跳地说:

“刘奶奶的灯笼真好看!明年元宵节咱们还来帮她做灯笼好不好?”

叶轻眉点头:

“好啊,下次咱们带点LED灯串,让灯笼更亮,还不担心烧着纸。”

墨尘提着荷花灯,灯笼里的烛光暖融融的,照在手上——他想起自己作为凌霄仙帝时,曾在仙界举办过无数次盛大的灯宴,仙灯璀璨,照亮了整个凌霄殿,却从未有过此刻的踏实。

那些仙力、仙阶、仙界的繁华,远不如这盏纸灯笼的烛光,不如老人糊灯笼时的专注,不如孩子们围着灯笼的笑声。

回到租房,墨尘把刘奶奶的小灯笼挂在书桌前,和之前的针袋、棉袜、手写信放在一起——这些平凡的物件,像一串暖灯,照亮了他在凡间的路。

他走到阳台,看着胡同里的灯笼连成一片暖黄的光海,运转灵气——灵气在体内流转,比以往更温润,带着草药的清香和灯笼的烛火暖意,缓缓融入气海穴。

他拿出《中医验方集》,在经络图旁写下:“仙力可通筋络,不如人间一碗汤;神通可制宫灯,不及老人一纸灯。

灯笼藏的不是光,是元宵的暖;笑声映的不是烛,是人间的情。

仙途漫漫,最高的修为从不是俯瞰众生,而是守护每一份平凡的欢喜与期待。”

手机响了,是刘奶奶发来的微信语音,声音里满是笑意:

“小墨,灯展上的孩子都喜欢我的灯笼,还有人问明年还做不做呢!你提的荷花灯好看,晚上走路别摔着啊!”墨尘笑着回复:

“奶奶,您放心,我提着灯笼呢,走得稳稳的!明年咱们还一起做灯笼!”

夜色渐浓,租房里的烛光柔和。墨尘看着书桌上的小灯笼,烛光映在纸上,暖得人心头发热。

他拿起笔,继续整理“老年腕部劳损元宵调理”的笔记,指尖的灵气轻轻流转,在纸上留下淡淡的温暖痕迹。



    (http://www.220book.com/book/XCL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仙帝,高考状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XCL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