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骑兵师”凯旋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哈拉和林的大街小巷。当诺敏、张雄、巴特尔率领着队伍,押解着长长的俘虏队列,驱赶着夺回的牛羊马匹,浩浩荡荡返回城外大营时,几乎全城的百姓和留守的士兵都涌出来围观。
队伍虽然经过长途行军和激战,带着征尘与疲惫,但士兵们个个挺胸抬头,眼神里充满了自豪和锐气。他们身上沾染的血迹和尘土,在围观者眼中成了荣耀的勋章。尤其是看到那些垂头丧气的俘虏和数量庞大的战利品,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
“大汗万岁!”
“独立骑兵师威武!”
欢呼声此起彼伏,让骑在马上的诺敏等人心潮澎湃,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胜利带来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李云龙没有搞盛大的欢迎仪式,他依旧在行营那间简陋的大厅里等着他们。不过,他让人准备了热腾腾的羊肉汤和奶酒。
诺敏三人卸下武器,走进大厅,向李云龙行礼。
“行了行了,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了。”李云龙笑着摆手,指了指旁边冒着热气的大锅和酒坛,“赶紧的,先喝口热的,垫垫肚子!这一仗辛苦你们了!”
三人也确实又累又饿,道谢后,也不客气,端起碗就喝了起来。热汤下肚,浑身舒坦。
“仗打得不赖!”李云龙看着他们,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赞赏,“以少胜多,伤亡还小,打出了咱们的威风和新战法的厉害!老子脸上有光!”
巴特尔一抹嘴,嘿嘿笑道:“大汗,主要是您指挥得好!还有那些‘土飞机’,太带劲了!一响起来,敌人全懵了!”
张雄比较稳重,补充道:“大汗,新战术在实战中检验,效果显著。尤其是下马步战构筑工事,有效减少了敌军箭矢造成的伤亡。小队配合战术在清剿残敌时也非常有效。”
诺敏放下碗,认真地说:“大汗,此战能胜,全赖您平日教导和全军将士用命。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总结改进。”
“哦?什么问题?说说看。”李云龙来了兴趣,他就喜欢这种打了胜仗还能保持清醒的干部。
诺敏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第一,长途奔袭的隐蔽性基本达成,但夜间行军速度还是偏慢,部分士兵不习惯,出现了掉队情况。第二,新式马刀只有部分换装,战斗中明显感觉到制式武器的优势,统一换装需加快。第三,火药威力巨大,但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运输、储存、使用规范仍需完善。此次就有两个弟兄因为操作稍有不慎,被轻微灼伤。第西,部分军官,尤其是一些基层百夫长,对新战术理解仍不够深入,临阵指挥略显呆板,还需要加强培训。”
张雄也补充道:“还有战利品和俘虏的处置问题。此次俘获甚多,如何甄别、管理、安置,需要一套明确的章程。另外,士兵们初次经历如此大胜,难免产生骄躁情绪,需要及时引导。”
李云龙仔细听着,不时点头。这些问题,有些在他预料之中,有些则是实战中暴露的新问题。
“嗯,你们总结得很好!”李云龙肯定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部队才能进步!这样,给你们三天时间休整,同时以你们师部为主,给老子写一份详细的战斗总结报告!要把你们刚才说的这些问题,还有具体的战斗过程、战术运用细节、敌我表现、经验教训,都给老子写清楚!越详细越好!这份报告,老子要让全军学习!”
“是!”三人齐声应道。
“关于战利品和俘虏,”李云龙对伯颜吩咐道,“伯颜,你牵头,制定个规矩。战利品,原则上大部分归公,统一分配,但要拿出一定比例,奖励给有功将士!俘虏,严格甄别,愿意归顺的,打散编入各部队或者安排屯田;死硬分子,送去挖矿修路!总之,不能白养着!”
“臣遵旨。”伯颜领命。
“还有,”李云龙看向诺敏和张雄,“你们提到的士兵情绪和军官培训问题,很重要。胜利是好事,但不能冲昏头脑。军官不理解战术,就打不了胜仗。”他沉吟了一下,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老子寻思着,光有军事主官还不够,得有人专门负责管思想,管生活,管纪律,协助军事主官做士兵的工作,确保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魏和尚在一旁听着,好奇地问:“团长,您说的是……监军?”他印象里,宋朝军队好像就有监军,但那玩意儿好像经常坏事。
“屁的监军!”李云龙一瞪眼,“监军是来捣乱的!老子说的是……嗯,叫‘政治委员’!简称‘政委’!”他又蹦出了一个新词。
“政委?”诺敏三人和伯颜都面面相觑,这又是个没听过的称呼。
“对,政委!”李云龙越想越觉得这个制度有必要引入,“政委,主要负责部队的思想教育,给士兵讲清楚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关心士兵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监督军纪执行,确保官兵平等!同时,也是军事主官的得力助手,在重大决策上参与意见,但不能干涉军事指挥!说白了,就是管好‘人’的工作,让部队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正确的方向!”
他这套源于现代军队政治工作的理念,让诺敏等人听得似懂非懂,但又觉得很有道理。一支只知道打仗的军队,和一支明白为何而战、内部团结的军队,战斗力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政委,由什么人担任?”张雄问道,他感觉这工作似乎很繁杂,要求很高。
“可以从有文化、明事理、在士兵中有威望的军官中选拔,也可以从地方上招募一些读书人,经过培训后派到部队。”李云龙说道,“先从你们‘独立骑兵师’开始试点!诺敏,张雄,你们回去琢磨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或者需要什么样的人,报给老子!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李云龙再造大元 咱们慢慢把这个制度建立起来!”
“是!”诺敏和张雄虽然觉得这事有点新奇和挑战,但还是决定按照大汗的指示尝试一下。
休整的三天里,“独立骑兵师”大营并没有完全放松。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庆祝,诺敏和张雄带着师部参谋人员,开始埋头撰写那份详细的战斗总结报告。他们召集了参与战斗的各层级军官和士兵代表,反复回忆、讨论、核实每一个细节。
报告最终形成了一份厚厚的羊皮卷。里面不仅详细记录了敌我兵力、装备、行军路线、战斗过程,还重点分析了新战术在每个环节的应用效果和不足,列出了装备、训练、指挥、后勤等方面暴露出的数十个具体问题,并附上了初步的改进建议。
当这份沉甸甸的报告送到李云龙案头时,他花了整整一个下午仔细阅读。报告里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更多的是朴实甚至琐碎的记录和分析,但这正是李云龙最看重的地方。他从字里行间看到了诺敏等人的认真和成长,也看到了“独立骑兵师”真实的模样和未来的改进方向。
“好!写得好!”李云龙拍着报告,对魏和尚和伯颜说,“这才是一支现代化军队该有的样子!打赢了知道为什么赢,还能找出问题!传令!将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经验教训,整理成册,下发到各部队千户以上军官学习!让大家都看看,新仗该怎么打!”
同时,李云龙也根据报告中提到的装备问题,再次加紧了对手工作坊的督促。
工匠坊里,老哈森领导的“马蹄铁攻关小组”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调整后,他们成功摸索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马蹄铁打制和钉掌流程。
他们改进了铁砧和模具,能够较快地打出大、中、小三种基本符合大多数战马蹄型的弧形铁片,边缘微微上翘,更好地包裹马蹄。他们找到了经验最丰富的钉掌师傅,确定了钉入马蹄角质层安全区域的角度和深度,并且总结出了一套快速有效固定马匹、减轻马匹紧张和疼痛的方法。他们还用缴获的皮子制作了简单的护具,防止钉掌时被马匹踢伤。
李云龙亲自去看了一次钉掌演示。一匹性格温顺的战马被稳妥地固定在木架之间,钉掌师傅动作娴熟,量蹄、修剪老旧角质、选配合适的马蹄铁、烧红钉子、快速精准地钉入、最后用锉刀打磨边缘……整个过程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钉好马蹄铁的战马在原地踏了几步,似乎并没有太多不适,很快就被牵走去适应行走了。
“好!干得漂亮!”李云龙大喜,用力拍着老哈森的肩膀,“老哈森,你们立了大功了!所有参与人员,重重有赏!”
他当即下令:“立刻扩大生产!优先给‘独立骑兵师’的所有战马钉上马蹄铁!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军!要把这钉掌的技术,给老子推广开来,培养更多的钉掌师傅!”
制式马刀的生产线也逐步走上正轨。虽然产量依旧有限,但每天都有几十把闪着寒光的新式马刀被打造出来,送到“独立骑兵师”官兵手中。换装了新武器的士兵们,爱不释手,训练的劲头更足了。
至于“政委”的人选,诺敏和张雄经过商议,初步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师部的一位名叫乌恩其的文书官,识文断字,为人稳重,平时就喜欢跟士兵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在基层人缘很好。另一个是来自汉地、读过几年书后来投军的一个年轻参谋,叫赵七娃,脑子灵活,对李云龙提出的“人人平等”理念非常认同,经常在私下里跟同袍们宣讲。
李云龙亲自见了这两人,简单问了几个问题,觉得都是可造之材,便正式任命乌恩其担任“独立骑兵师”师政委,赵七娃担任第一团政委(巴特尔那个团),先行试点。
当乌恩其和赵七娃戴着刚刚赶制出来的、绣着奇怪符号(其实是李云龙简化版的八一徽章概念,但没人认得)的臂章,走马上任时,很多士兵和军官都投来好奇的目光。他们也不知道这“政委”到底是干啥的,只知道是大汗新设的官职。
乌恩其和赵七娃也有点懵,但他们记得大汗的嘱咐:关心士兵,宣讲道理,协助主官。于是,他们开始尝试着深入各营各连,跟士兵一起吃饭,听他们发牢骚,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比如谁家里来信有困难了,谁受伤了需要更好的照顾,谁和谁闹矛盾了……同时,他们也利用训练间隙,用最朴实的语言,给大家讲为什么跟着大汗打仗,打仗不是为了抢掠,而是为了更好的日子,为了不再有压迫……
起初,巴特尔对这种“婆婆妈妈”的事情很不以为然,觉得耽误训练。但渐渐地,他发现自从赵七娃来了之后,他团里的士兵抱怨少了,凝聚力似乎更强了,训练也更加自觉。有一次,两个百夫长因为战利品分配差点动手,还是赵七娃及时调解,公平处理,让两人心服口服。巴特尔这才慢慢改变看法,觉得这个“政委”好像还真有点用。
诺敏和张雄也感受到了“政委”带来的积极变化。部队的士气更加稳固,士兵们的思想动态有人及时掌握和疏导,他们作为军事主官,可以更专注于作战和训练。
李云龙通过诺敏的定期汇报,了解到“政委”制度试点初步顺利,心里踏实了不少。他知道,一支有灵魂、有信仰的军队,才是真正打不垮的铁军。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长。
西边的海都和阿里不哥,在吃了这次亏之后,暂时没有了大的动静,似乎在酝酿更大的风暴。南边的南宋,依旧在内部的争吵中蹉跎岁月。
李云龙站在行营的院子里,看着远处“独立骑兵师”训练场上飘扬的旗帜,听着隐约传来的口号声和打铁声,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他必须抓紧每一天,让他的新军更强大,让他的根基更稳固。
“龟孙子们,等着吧。老子的‘独立骑兵师’很快就会变得更硬,到时候,有你们好瞧的!”他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http://www.220book.com/book/XDE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