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经济困境与“生产建设兵团”的构想

小说: 李云龙再造大元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李云龙再造大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XDEM/ 章节无错乱精修!
 

“独立骑兵师”的胜利和新式训练的成效,如同给哈拉和林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军心士气空前高涨。工匠坊里叮叮当当的声音日夜不息,马蹄铁和新式马刀的生产逐渐提速,越来越多的战马钉上了铁掌,越来越多的士兵换上了制式武器。政委制度的试点也在磕磕绊绊中向前推进,乌恩其和赵七娃逐渐摸索出一些门道,士兵们的凝聚力和纪律性肉眼可见地提升。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一个最根本、也最棘手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像阴云一样笼罩在哈拉和林的上空,并且越来越沉重——钱和粮食,快不够了。

这天,伯颜拿着一摞厚厚的羊皮卷,眉头紧锁地走进了李云龙的行营。魏和尚正端着盆热水进来给李云龙洗脸,看到伯颜的脸色,识趣地把盆放下,站到了一边。

“大汗,”伯颜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这是各部以及府库最新的钱粮统计和消耗预估,情况……不容乐观。”

李云龙刚抓起湿毛巾,闻言又放了下来,接过那摞沉甸甸的羊皮卷。他不用细看,光掂量这分量就知道不是什么好消息。他示意伯颜坐下:“说吧,具体什么情况?别跟老子绕弯子。”

伯颜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自入驻哈拉和林以来,我们接收的原本属于阿里不哥的府库,本就因他临走前的破坏和焚烧,所剩无几。数月来,大军驻扎、官员俸禄、安抚流民、赏赐功臣、尤其是‘独立骑兵师’和工匠坊的巨大开销,几乎将我们从开平带来的老底子消耗殆尽。”

他指着羊皮卷上的数字:“目前府库存粮,仅够支撑全军及哈拉和林城内官员、工匠等不到两个月之用。这还不算即将到来的冬季,草原牧草枯萎,需要大量储备草料喂养战马。金银铜钱等硬通货,更是捉襟见肘,采购铁料、硝石、硫磺等军需物资,赏赐有功将士,都己感到吃力。长此以往,恐生内变。”

李云龙的脸色沉了下来。他穿越过来,光想着怎么打仗、怎么练兵、怎么改革了,差点忘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至理名言。他现在动用的,是忽必烈多年积累的家底,再加上抢了阿里不哥的一点残羹冷炙,坐吃山空,哪里经得起他这样大手大脚地折腾?尤其是打造“独立骑兵师”这支吞金兽,还有那个不断烧钱的工匠坊。

“税收呢?各部落和归顺贵族的贡赋呢?”李云龙问道,他知道蒙古传统有一套维系运行的贡赋体系。

伯颜苦笑一下:“大汗,您之前为了稳定人心,宣布了‘既往不咎’和‘鼓励商贸’,对很多新归附的部落和贵族,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原有的税收体系在阿里不哥时期就己经混乱,我们尚未完全重建。而且,很多部落本身也并不富裕,今年草场情况一般,他们的牛羊数量增长有限,能征收上来的实物税不多。商贸倒是有所恢复,但哈拉和林经历战乱,商路尚未完全畅通,短期内税收难以大幅增加。”

李云龙站起身,背着手在房间里踱步。他知道伯颜说的是实情。他不能像以前的蒙古贵族那样,一味地靠抢掠和压榨来维持,那样只会失去民心,重蹈覆辙。他需要建立一个稳定、可持续的经济基础。

“妈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李云龙骂了一句,停下了脚步,“光靠省,是省不出一个强盛国家的!得开源!”

他看向伯颜:“伯颜,你有什么想法?”

伯颜沉吟道:“短期来看,或许可以加大对一些富庶部落或者之前与阿里不哥关系密切的贵族的征缴力度,或者……向南边……”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要么对内加大压榨,要么对外发动掠夺战争,目标自然是南边的南宋或者西边的海都。

李云龙摇了摇头:“对内加税,那是杀鸡取卵,好不容易稳定的人心就散了!对外抢?现在西边海都他们正憋着劲找我们麻烦,南边……还没到全面开战的时候,而且老子也不想光靠抢!”

他脑子里飞快地转着,结合他来自后世的见识和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突然,一个念头闪过。

“老子记得,咱们军中,除了战兵,还有不少随军的工匠、牧民家属,以及那些俘虏,对吧?”李云龙问道。

“是的,”伯颜点头,“数量不少,目前大多集中在哈拉和林周边,由各部自行管理,消耗也很大。”

“不能光养着他们吃闲饭!”李云龙眼睛亮了起来,“老子有个想法!咱们成立一个……嗯,‘生产建设兵团’!”

又是一个新名词!伯颜和旁边的魏和尚都竖起了耳朵。

“生产建设兵团?”伯颜重复道,试图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对!”李云龙越说思路越清晰,“就是把那些非战斗人员,包括军属、工匠家属、还有那些表现较好、愿意归顺的俘虏,李云龙再造大元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李云龙再造大元最新章节随便看!组织起来!给他们划分土地、草场,发放种子、农具、牲畜,让他们就地开展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哈拉和林周边广袤的土地:“你看,这周围有多少荒地?有多少水源不错的河谷?以前光顾着放牧打仗了,很多地都荒着!咱们组织人手,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蔬菜!同时,也划定专门的牧场,集中饲养牛羊马匹!还可以组织工匠,除了打造军械,也生产一些民用器具,比如更好的犁、锄头,甚至可以试着烧砖烧瓦,改善居住条件!”

“这样一来,”李云龙掰着手指头算,“第一,可以自己生产一部分粮食和肉食,减轻对后方补给和外部征税的依赖!第二,可以安置大量人口,稳定社会,减少闲散人员惹是生非!第三,生产出来的东西,除了自给自足,多出来的还可以用于交换,或者作为军需储备!第西,这本身也是一种练兵,培养组织纪律性!必要的时候,这些‘生产建设兵团’的人,拿起武器就是后备兵员!”

伯颜听着李云龙的描述,眼睛也逐渐亮了起来。这个想法,跳出了传统游牧或者纯军事掠夺的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立足于长远发展的思路。虽然具体操作起来肯定困难重重,但无疑是一条解决当前困境的可行之道。

“大汗此策,实乃老成谋国之道!”伯颜由衷赞道,“只是……开垦荒地,兴修水利,都需要大量人力和前期投入,而且见效需要时间。我们目前的钱粮危机,恐怕等不了那么久。”

“饭要一口一口吃!”李云龙一挥手,“先搞起来!选几个条件好的地方试点!投入嘛……老子再想想办法挤一挤!至于眼前的危机……”

他摸了摸下巴,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老子去找那些有钱的‘朋友’化点缘去!”

“有钱的朋友?”伯颜一愣。

“就是那些商人!”李云龙笑道,“老子之前不是鼓励商贸吗?现在该他们出点血了!当然,不是白要他们的,老子给他们好处!”

李云龙所谓的“化缘”,自然不是强取豪夺。他深知商业流通的重要性。几天后,他再次发布了一道命令,宣布在哈拉和林设立“官市”,由大汗行营首接管理,保障交易公平和安全。同时,宣布发行一种新的“军需债券”。

这“债券”也是李云龙捣鼓出来的新玩意儿。他用大汗的信誉做担保,向境内外的商人、富裕部落首领“借钱”,承诺在一定期限后,连本带利偿还,利息还相当可观。而这些“债券”,可以在“官市”中优先获得采购权,甚至可以抵扣部分税款。

此外,他还拿出了一些皇家珍藏的皮毛、玉石等物品,以及部分缴获的奢侈品,在“官市”中进行拍卖,换取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燃眉之急。一些嗅觉敏锐的商人,看中了李云龙政权展现出的潜力和“官市”带来的机会,以及那不错的利息,开始尝试性地购买“债券”。拍卖会也筹集到了一笔不小的资金。

与此同时,“生产建设兵团”的构想也开始落地。伯颜亲自负责,在哈拉和林东南方向一处水草丰美的河谷地带,划出了一大片土地,作为第一个试点基地。从各部队抽调了部分老弱辅兵和愿意定居的军属,又筛选了一批表现良好的俘虏,共计约五千人,组建了“第一生产建设兵团”。

李云龙甚至亲自去了一趟这个新建的“兵团”驻地。他看到人们正在军官(由受伤退役或有管理才能的老兵担任)的组织下,清理荒地,挖掘引水渠,搭建临时窝棚,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盼,毕竟,这里给他们提供了土地和安身立命的机会,而不是朝不保夕的战争和流浪。

“好好干!”李云龙对着负责兵团事务的一名原百夫长说道,“把这里给老子建成塞外江南!缺什么,打报告!但是丑话说在前头,要是管理不好,出了乱子,或者收成不好,老子唯你是问!”

“大汗放心!属下一定尽力!”那名百夫长激动地保证。

看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李云龙心中稍安。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经济问题的彻底解决非一日之功。西边的海都和阿里不哥绝不会坐视他安稳发展,南边的南宋也迟早要面对。

但至少,他找到了一条立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军事改革与经济基础建设,必须两条腿走路。

回到行营,李云龙看着桌上那张画着马蹄铁和各类农具的草图,对魏和尚说道:“和尚,告诉老哈森,除了军械,也分出一部分人手,研究打制一些结实好用的农具!咱们的‘生产建设兵团’,也需要好装备!”

“是,团长!”魏和尚响亮地应道。他虽然不太懂经济,但他能感觉到,团长又在搞一种很新的、但似乎很厉害的东西。他相信,跟着团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XDE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李云龙再造大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XDE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