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阿敦,得了那张好弓,这事儿像一阵风似的,没半天功夫就在整个寨子里传遍了。大伙儿再看到努尔哈赤,那眼神可就有点不一样了。以前多是同情、怜悯,或者干脆是轻视,现在里头却混进了点儿别的东西,是惊讶,是佩服,甚至还有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没看出来啊,小罕子还有这本事?”
“塔克世在世的时候,箭法就是一绝,看来是得了真传了。”
“唉,可惜了,家里成了这个样子……”
“肯姐怕是更容不下他喽……”
这些议论,多多少少也飘进了努尔哈赤的耳朵里。他听了,也只是当风吹过耳畔,并不往心里去。名声这东西,虚得很,当不了饭吃,也挡不了寒。他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把手里这点皮货和山鸡尾羽变成实实在在能派上用场的东西。
那张从阿敦手里赢来的弓,他仔细检查过了,确实是好家伙。弓身是用上好的柘木做的,弹性足,韧性好,刷的桐油也均匀,握在手里沉甸甸的,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他试着空拉了几下,弓弦绷得紧紧的,发出的声音又沉又稳,跟他那张旧弓软绵绵的“嘎吱”声完全不同。有了这张弓,他打猎的底气足了不少。
第二天,他起得比往常更早,天还墨黑墨黑的,只有东边天际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鱼肚白。他小心翼翼地把藏在草铺底下的皮子和尾羽拿出来,用一块洗得发白的旧包袱皮包好,捆扎结实。又带上那张新弓和几支最好的箭——箭簇他都重新仔细打磨过,在昏暗的油灯下闪着幽冷的青光。怀里,依旧揣着半个硬窝窝头。
他看了一眼睡得正熟的弟弟们,舒尔哈齐在梦里还咂摸着嘴,不知道是不是梦到了好吃的。雅尔哈齐和巴雅喇挤在一起,小脸在睡梦中显得格外安宁。努尔哈赤心里软了一下,随即又硬了起来。他得出去,得去碰碰运气,光在寨子附近转悠,攒到猴年马月也不够。
他今天的目标,是离寨子三十多里外的一个小集市。那地方处在几个部落的交界处,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偶尔会有来自抚顺甚至更远地方的行商出现,用盐巴、铁器、布匹之类的东西,换取当地的皮货、山货。虽然规模远不能和抚顺马市相比,但对他来说,是个相对现实的选择。
轻轻带上门,他深吸了一口黎明前冰冷而清新的空气,踏上了通往寨外的小路。
三十多里山路,可不是说着玩的。尤其是对他这种营养跟不上,肚子里没多少油水的人来说,更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他走得很快,尽量节省体力,但山路崎岖,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没多久,额头上就见了汗,破靴子里的脚底板也开始火辣辣地疼。
他不敢停歇,心里揣着事,脚步就不敢慢下来。一路上,他遇到了几个同样早起赶路的人,有去砍柴的,有去远处地里干活的,互相点点头,就算打了招呼。也有人看他背着包袱,拿着弓,风尘仆仆的样子,好奇地问一句:“小罕子,这一大早的,去哪儿啊?”
努尔哈赤只是含糊地应一声:“出去转转。”并不多说。
太阳渐渐升高,驱散了山林间的晨雾,也带来了一丝暖意。他走到一条小溪边,蹲下来喝了几口凉水,又就着水,啃了几口那硬邦邦的窝窝头。窝窝头渣子掉进溪水里,立刻引来几条小鱼争抢。他看着那几条小鱼,心里叹了口气,要是能有多余的粮食,做个渔网,说不定也能有点收获。可现在,什么都缺。
休息了一小会儿,他继续赶路。越往前走,人烟越稀少,路也越来越难走。有些地方根本算不上路,只是野兽踩出来的小径,或者干脆就是在乱石和灌木丛中穿行。他的裤腿被露水和荆棘打得湿透,紧紧贴在皮肤上,又冷又难受。
但他心里揣着那个小集市,揣着用皮货换回东西的希望,这点苦,也就咬牙忍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那个位于山坳里的小集市。远远望去,能看到一些简陋的棚子,还有一些用树枝、草席搭起来的临时摊位。人声隐隐约约传来,比起他那个死气沉沉的寨子,这里总算多了点鲜活气。
他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集市确实不大,拢共也就几十个摊子。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有关外常见的皮货、药材、山珍,也有从南边来的粗布、盐巴、铁锅、剪刀,甚至还有几个卖小零食的,比如糖人、炸果子什么的,引得一些跟着大人来的孩子眼巴巴地瞅着。
空气里混杂着各种味道:牲口的粪便味、皮子的腥膻味、油炸食物的香味、还有人们身上汗水的味道,形成一种集市特有的、热闹而又有点混沌的气息。
努尔哈赤还是第一次独自来这种地方,心里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他紧紧抱着自己的包袱,在一个角落里找了个空位,学着别人的样子,把包袱皮摊开,将里面鞣制好的皮子和那几束捆扎好的山鸡尾羽小心翼翼地摆了出来。
然后,他就蹲在后面,有些局促地等待着。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听着他们用各种口音讨价还价,他觉得眼睛有点不够用。
他的摊子很小,东西也不起眼,过了好一会儿,也没人过来问。偶尔有人瞥一眼,目光也只是在那几张皮子上扫过,并没有停留。那几束颜色鲜艳的尾羽,倒是吸引了一个穿着体面些的汉人模样的商人注意,他拿起来看了看,捏了捏,又问了问价钱。
努尔哈赤心里没底,胡乱报了个数。那商人笑了笑,把尾羽放下,说了句:“小子,你这东西是不错,可惜啊,不是最好的锦鸡尾羽,值不了那么多。”说完就走了。
努尔哈赤心里一沉,有点失望。看来自己这些东西,确实不算什么好货色。
又等了一阵子,太阳晒得人发晕,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他带来的窝窝头早就吃完了,看着旁边摊子上那金黄油亮的炸果子,他忍不住咽了口口水,但摸了摸空空如也的怀里,只能把目光移开。
正当他有些灰心,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努尔哈赤 准备收拾东西回去的时候,一个穿着蒙古袍子,满脸络腮胡子的壮实汉子在他的摊子前停了下来。这汉子皮肤黝黑,眼神锐利,腰间挂着一把弯刀,看着很彪悍。他蹲下身,拿起那张鞣制得最好的狍子皮,仔细地摸着,又对着光看了看。
“小子,这皮子是你打的?鞣制的手艺还行。”蒙古汉子开口了,声音洪亮,带着浓重的口音。
努尔哈赤连忙点头:“是,是我打的,自己鞣的。”
“怎么卖?”蒙古汉子很首接。
努尔哈赤心里盘算着,他需要盐,需要铁,更需要钱。他鼓起勇气,报了一个比刚才那山鸡尾羽稍微实际点的价钱。
蒙古汉子皱了皱眉,伸出几个手指:“这个数,连这几张山鸡皮,我都要了。”
努尔哈赤一看,价钱比他预期的要低不少,他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大叔,这……太低了。这狍子皮一点破损都没有,鞣制也费了功夫的……”
蒙古汉子眼睛一瞪,似乎有些不耐烦:“就这个价!爱卖不卖!这集市上又不是只有你一家有皮子!”
努尔哈赤心里着急,他知道自己急需换到东西,但又不甘心就这么贱卖了。他张了张嘴,还想再争取一下。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卖药材的老者,似乎看不过去了,慢悠悠地插了一句:“这位巴特尔(蒙古语:英雄、勇士),这皮子成色确实不错,这娃子也不容易,你看……”
蒙古汉子看了看那老者,又看了看努尔哈赤那倔强又带着点恳求的眼神,哼了一声,稍微加了点价:“行了行了,就这个数!再多没有了!再磨叽我真不要了!”
努尔哈赤知道这大概是能争取到的最高价钱了,虽然还是不太满意,但也只能点点头:“好吧,就按您说的。”
交易完成,几张皮子换来了几块沉甸甸的、用粗糙草纸包着的盐巴,一小口袋黄小米,还有几枚磨损得很厉害的铜钱。那几束山鸡尾羽,最后也被一个路过的妇人用一小块粗布换走了。
握着那几枚冰凉的铜钱,看着那几块灰白色的盐巴和金黄的小米,努尔哈赤心里五味杂陈。忙活了这么久,冒着风险走这么远的路,就换了这么点东西。那点小米,估计都不够他们兄弟几个吃几顿稠粥的。那几块盐巴,倒是能顶一阵子。铜钱太少了,根本不够当盘缠。
失望是难免的。他原本还指望能换点铁,比如打个新箭簇什么的,或者多换点钱。现在看来,是自己想得太好了。
他把换到的东西小心地包好,背起弓,准备离开。路过那个卖炸果子的摊子时,他停下脚步,看着那的食物,犹豫了很久。弟弟们很久没吃过这样的零嘴了……他最终狠了狠心,掏出两枚铜钱,买了西个炸果子,用干净的树叶包好,揣进怀里。剩下的铜钱,他紧紧攥在手心,这是种子,不能乱花。
回程的路,感觉比来的时候还要漫长。身体疲惫,心里也更沉重。靠打猎和采集这点山货,想要攒够出门的资本,实在是太难了。他需要更值钱的东西,比如更大、更完整的野兽皮,或者人参、貂皮之类的珍贵山货。可那些东西,要么在深山里,极其危险,要么可遇不可求。
走到寨子附近的时候,天己经擦黑了。寨子里星星点点的灯火,在暮色中显得既温暖,又疏离。
他先没有首接回家,而是绕到了寨子后面一个僻静的角落,那里有一个废弃的土窖。他小心翼翼地把换来的盐巴和小米藏进去一大半,只拿出一小部分带回家。铜钱也仔细地藏好。不是他信不过家里人,而是他太了解肯姐了,这些东西要是全部拿回去,估计用不了两天,就全都落到她亲生孩子肚子里了。他得留点后手,为了他那个模糊却坚定的计划。
做完这一切,他才整理了一下衣服,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朝着那个灯火最熟悉,却也最让人心情复杂的家走去。
推开家门,一股熟悉的、混合着烟火和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肯姐正在灶台边忙活,看到他回来,眼皮都没抬一下。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正在帮忙烧火,巴雅喇坐在炕上,摆弄着一个草编的小玩意儿。
“哥!你回来了!”舒尔哈齐第一个看到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努尔哈赤“嗯”了一声,把手里那一小袋小米和一块盐巴递给肯姐:“额娘,换了点米和盐。”
肯姐接过去,掂量了一下,撇撇嘴:“就这么点?够谁吃的?跑出去一天,就弄回这点东西?”话虽这么说,她还是把东西收了起来。
努尔哈赤没理会她的抱怨,走到炕边,从怀里掏出那个用树叶包着的、己经有点凉了的炸果子,递给眼巴巴望着的巴雅喇:“喏,吃吧。”
巴雅喇眼睛一下子亮了,接过炸果子,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脸上立刻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也围了过来,努尔哈赤把剩下的分给他们俩。
肯姐看到,哼了一声:“有钱买这些不当吃不当喝的东西,不如多换点粮食!”
努尔哈赤依旧没说话。他看着弟弟们吃得香甜的样子,心里那点因为收获不佳而产生的沮丧,似乎被冲淡了一些。虽然前路艰难,但至少,他还能为弟弟们做点什么。
夜里,躺在炕上,听着弟弟们均匀的呼吸声,努尔哈赤睁着眼睛,毫无睡意。怀里那几枚铜钱的轮廓,硌得他胸口有点疼。
这次集市之行,让他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光靠小打小闹,不行。他需要更大的本钱,需要更稳定的来源,或者……需要冒更大的风险。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窗外那黑黢黢的、连绵起伏的远山。那里,藏着危险,也藏着机遇。
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DP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