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相机落在自己手里,等于掐断了他们的一条重要线索,但也意味着,接下来的日子里,桂林的谍战氛围会更加凶险,汪精卫的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等男人骂骂咧咧地跑回小楼,将门“砰”地一声关上,李克农才悄悄从暗巷里探出头,确认西周无人后,快步走向前面的巷口。周先生的轿车正安静地停在阴影里,司机见他回来,立刻降下后座车窗。李克农钻进副驾驶,迅速从怀里掏出相机,转身递给后座的周恩来,语气凝重:“周先生,是汪精卫‘七十六号’的人,左眉骨有疤,相机里的胶卷应该还完好无损,没被他们取走。”
周先生接过相机,指尖轻轻着冰凉的金属机身,眉头微微蹙起,眼神变得深邃:“看来桂林的水比我们想的还要深。你尽快把胶卷洗出来,仔细看看里面都拍了些什么,有没有涉及到核心机密。另外,立刻通知酒坊的同志,从今晚开始加强警戒,增派人手在巷口望风,汪精卫的人丢了相机,肯定会疯狂反扑,他们下一步很可能会把目标锁定在酒坊,毕竟那里是我们的重要据点。”
轿车缓缓驶进夜色,车窗外的桂林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犬吠和远处日军据点闪烁的探照灯,像幽灵般在黑暗中扫视,时刻提醒着众人——这座看似平静的西南小城,作者“青丘山的卫穆”推荐阅读《阵地:山河铭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早己被谍战的阴影笼罩,各方势力盘踞在此,暗流涌动,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二、照片背后:国共合作的暗流
次日清晨,福源酒坊的地窖里弥漫着淡淡的酒糟味和显影液的刺鼻气味,煤油灯的光昏昏沉沉地照在斑驳的土墙上,映出一排排整齐堆放的酒坛,坛口用红布密封着,上面还贴着泛黄的标签。李克农蹲在一张简陋的木板前,手里拿着装有显影液和定影液的瓷碗,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这里是他们连夜搭建的临时暗房,西周用厚重的黑布遮得严严实实,连一丝光线都透不进来,只有煤油灯的光晕在狭小的空间里晃动。
瓷盆里的相纸在显影液中渐渐显影,先是模糊的轮廓,随后越来越清晰。白崇禧与周先生在军务处门口握手的画面率先浮现,两人的表情庄重而严肃,连衣料的褶皱都清晰可见;接着是八路军办事处选址的外观,那栋位于中山中路的两层小楼,门口挂着的“修理铺”幌子被风吹得微微飘动,拍得一清二楚;最后几张,竟然是夏衍、任素宁昨天在酒坊院子里讨论《救亡日报》复刊方案的场景,夏衍手里拿着的草稿纸摊开着,上面“抗日宣传”“前线战况”等字样隐约可辨,任素宁低头记录的认真模样也被定格下来。
“好狠的手段。”李克农拿起一张刚从定影液中捞出来的照片,指尖捏着相纸边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们不仅盯梢白崇禧,连我们酒坊的日常活动都拍得这么清楚,显然是蹲守了不少时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XDX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