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抿了一口后说道:“所以我们更要沉住气,以静制动。你派两个最可靠的同志,乔装成小贩,盯着那个左眉骨有疤的特务,摸清他的落脚点、联络方式以及经常接触的人。另外,立刻通知夏衍,让他提前一天出发去香港,路上务必小心——我担心汪精卫的人会在他去香港的路上设伏,抢他手里的募捐名单和联络暗号,那可是我们复刊《救亡日报》的重要资金来源。”
李克农点头应下,将周先生的嘱咐一一记在心里,刚要起身离开,周先生又叫住他,语气郑重:“还有,国民党内部派系复杂,戴笠的军统也在桂林活动频繁。他们和汪精卫的人虽然是死对头,互相看不顺眼,甚至经常发生冲突,但在‘防共’‘反共’这件事上却是一致的。你要时刻保持警惕,既要防范汪精卫的汉奸势力,也要留意军统的小动作,他们很可能会借着汪精卫的事大做文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走出民房时,巷口的阳光己经有些刺眼,照在青石板路上反射出明亮的光。李克农紧紧攥着手里的牛皮纸信封,心里清楚——这些照片,就像一颗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桂林复杂的局势。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在炸弹爆炸前,找到安全的拆弹方法,既要保护好自己,也要维护好国共合作的大局,为抗战事业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三、桂戏冷场:烽火中的文化觉醒
夜幕降临,桂林大戏院门口张灯结彩,两盏巨大的红灯笼悬挂在门两侧,灯笼上“桂戏专场”西个鎏金大字在灯光的映照下格外醒目,吸引着路人的目光。白崇禧特意让人在门口安排了一个班的卫兵,不仅是为了保护周先生和文艺界人士的安全,防止特务捣乱,也是想借这场戏,展现桂系对文化界的重视与诚意——毕竟,随着战火蔓延,越来越多的学者、作家、艺术家涌入桂林,赢得他们的支持与认可,对桂系巩固在西南地区的地位至关重要。
戏院内座无虚席,红色的幕布垂落着,显得庄重而喜庆。当锣鼓声响起,幕布缓缓拉开时,台下的掌声却有些稀疏,显得有气无力。夏衍坐在洪深旁边,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却久久没有打开,只是轻轻着扇面上的墨竹图案。他瞥了一眼台上——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头戴精致的头饰,正字正腔圆地唱着经典桂戏《王老虎抢亲》,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桥段在明亮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虚幻,与当下紧张的抗战氛围格格不入。
“都什么时候了,还演这些风花雪月的东西。”洪深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明显的不满与无奈,“南京陷了,三十万同胞惨死;长沙烧了,两万多百姓葬身火海;武汉丢了,多少战士在前线浴血奋战。现在多少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他们倒好,还在唱什么‘郎情妾意’‘花前月下’,这不是在戳大家的心窝子吗?”他说着,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失望。
作者“青丘山的卫穆”推荐阅读《阵地:山河铭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DX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