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轻轻点头,目光扫过台下——前排的白崇禧正襟危坐,脸上努力维持着笑容,可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手指无意识地着座椅扶手;周先生端着一杯清茶,目光平静地看着台上,手指却在杯沿轻轻,若有所思;后排的观众则更首接,有的低头窃窃私语,讨论着前线的战况;有的频频看表,显得坐立难安;还有的干脆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假装睡觉,对台上的表演毫无兴趣。
没过多久,就有人起身离席。起初只是零星几人,他们动作轻缓,尽量不打扰他人,可随着剧情的推进,离席的人越来越多,脚步声在安静的戏院里格外刺耳。一个穿着长衫、戴着圆框眼镜的学者起身时,不小心撞到了旁边的人,他连忙弯腰道歉:“对不住,对不住,实在是没心思看下去,我得回去改稿子,明天还要给《救亡日报》复刊号投稿,写一篇关于文化抗战的评论。”说完,便匆匆离去。
不到半场,台下就空了大半,原本热闹的戏院显得有些冷清。白崇禧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从最初的尴尬到后来的凝重,双手紧紧攥着座椅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他原本想借这场戏让大家在紧张的抗战氛围中放松一下,展现桂系的文化关怀,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让气氛变得格外尴尬,甚至可能引起文艺界人士的不满。
“白将军,别往心里去。”周先生看出了他的窘迫,侧过身轻声说道,语气温和而真诚,“现在国难当头,百姓心里都装着抗战的事,牵挂着前线的战士和沦陷区的同胞,确实没心思欣赏这些传统的才子佳人剧目。就像当年我们在上海创办《救亡日报》时,一开始也登过一些文艺小品和风花雪月的文章,后来发现读者更想看的是前线的战况报道、百姓的苦难经历,还有鼓舞人心的抗日呼声——文化要跟着时代的脉搏走,戏曲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更应该如此。”
白崇禧长长地叹了口气,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军装的领口,语气带着歉意:“周先生说得是,是我考虑不周,没有结合当下的局势,让大家扫了兴。这戏也确实没什么看头了,我送您回去吧,我们路上再好好聊聊。”周先生点头应允,两人悄悄从侧门离席,洪深、夏衍等文艺界人士也紧随其后,脸上没有丝毫留恋。
走出戏院,晚风拂面而来,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戏院内的沉闷。白崇禧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周恩来,神色愧疚而诚恳:“周先生,今天真是怠慢了。我原本想让大家放松一下心情,缓解一下抗战的紧张压力,没想到反而让大家更不痛快,实在是我的失误。”
周先生笑着摇了摇头,摆了摆手:“白将军不必自责。客观来说,演员的唱功很扎实,桂戏的独特韵味也展现得很地道,只是题材和内容确实跟不上当下的形势。”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阵地:山河铭记(http://www.220book.com/book/XDX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