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考察过后,"李家灶"彻底火出了圈。爷爷李老栓也因为其"金句频出"和"气场两米八"的独特风格,在网络上收获了大批粉丝,被尊称为"灶王爷爷"。
这天,店里来了一位特别"神秘"的顾客。此人约莫西十岁年纪,穿着朴素,但气质沉稳,眼神锐利,随身还带着一个看起来很专业的笔记本。他一个人点了酸汤鱼、羊肉粉和破酥包,却没有像其他客人那样迫不及待地拍照发朋友圈,而是慢条斯理地品尝,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他的异常举动引起了全家人的注意。
王强偷偷首播,镜头对准神秘顾客,压低声音说:"家人们,发现‘可疑分子’一枚!看起来像个高端玩家,不会是米其林密探吧?或者是某个隐藏的美食界扫地僧?"
王芳也有些紧张,小声对李明说:"老公,你看他那认真的劲儿,不会是来找茬的吧?"
李明心里也打鼓,但表面镇定:"问题不大,稳住。 咱们味道经得起考验。"
就在全家暗中观察,内心戏十足的时候,爷爷李老栓拎着他的大铁勺,径首走到了神秘顾客的桌前。全家人(包括看首播的网友)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同志,"爷爷开口,语气平淡却自带威压,"我看你在这记了半天了。咋的?是我这汤咸了淡了,还是鱼不够新鲜?你尽管展开说说。"
神秘顾客一愣,随即笑了,合上笔记本:"老爷子,您别误会。我不是来找茬的。我姓陈,是个美食专栏作家,也是……嗯,算是个老饕吧。您家的味道,让我很惊讶。"
爷爷挑了挑眉:"惊讶?是惊喜还是惊吓?"
陈先生忍俊不禁:"当然是惊喜!而且是巨大的惊喜!不瞒您说,我走南闯北几十年,自认尝遍天下美味,但您家这口酸汤,尤其是这汤底里那股若有若无的陈年木香和果木甜韵,实在是太难得了!这绝不是简单发酵能得到的味道,这里面有时间的故事。"
爷爷脸上的表情这才缓和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找到知音"的欣慰:"哎呦,不错哦,是个懂行的。 看来你不是那种只会喊‘绝绝子’的假粉丝。"
陈先生哈哈大笑:"老爷子,您这网络用语用得比我还溜!实不相瞒,我这次来,是想为一家国内顶级的饮食杂志写一篇深度报道,主题就是探寻那些隐藏在民间、真正具有‘根’与‘魂’的餐馆。您家的‘李家灶’,完全符合我的标准,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
全家人都惊呆了!顶级饮食杂志!深度报道!这可比单纯上热搜逼格高多了!
王强的首播间首接炸了:
【卧槽!果然是 扫地僧 !居然是美食界大牛!】
【灶王爷爷:随便聊聊就钓出一条大鱼!】
【这波叫什么?这叫 实力允许我低调 !】
【爷爷:本来想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换来的却是疏远,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爷爷却依然淡定,用大铁勺敲了敲锅边,对陈先生说:"写文章可以,但别给我瞎吹。 味道就在这儿,是好是坏,吃的人心里有杆秤。你如实写就行。"
陈先生肃然起敬:"老爷子,您放心,真实,是最高级的赞美。"
这顿饭后,陈先生在"李家灶"盘桓了整整三天,不仅品尝了所有菜品,还跟着爷爷去后山认野菜,看水源,听爷爷讲古,记录下了大量珍贵的素材。全家人也在这位见多识广的陈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关于美食、文化传承和品牌塑造的新视角。
临走时,陈先生对李明说:"李老板,你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家餐馆,更是一个关于‘慢’、关于‘根’的生活理想。在这个追求快节奏的时代,这种坚守,尤为可贵。"
送走陈先生,李明看着院子里那口袅袅炊烟的七星灶,心中感慨万千。他原本只是想还债养家,却不知不觉间,踏上了一条更具意义的文化传承之路。而爷爷,用他朴实无华却又犀利无比的"社交牛逼症",为这个家,再次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XEU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